再读毛姆
毛姆的小说,之前已经涉猎过一些,算是初读过故事轮廓。
最近重翻《毛姆短篇小说全集》,集中看他关于角色的描写,做了一些笔记,适当控制住自己想要划其他笔记线的冲动(人最好不要高估自己,一次做完一件事,弄清一个问题,解决一件事,已经足够好)。
但重读的收获,远不如此。
其中《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和《狮皮》重读的体验,近乎震撼。
前者蕴含的「生活令昔日的朋友面目全非」突然引发了共鸣,后疫情时代人际关系的变化,时常令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生活意义,我竟然也开始涉猎之前以为不会开启的话题与领域(虽然仍是带着我惯有接受信息的方式)
而《狮皮》中的讽刺(不确定能不能叫反讽,这是我多年前想要细究的一个内容),令人拍案惊奇。结局也是震撼的,当一个人在生活里扮演一个角色久了,不仅自己入戏过深,周围的人也会被代入戏。在我看来,这又有种双重讽刺的意味,参照现实生活,又无比的合理。这篇非常值得仿写。
《胆小鬼》中的手法,也很有借鉴意义。
《无奈之举》将男人的懦弱写得精彩至极。
《乞丐》给人的感觉是只要我想,任何情绪感触与见闻,我都可以写成小说。(前面的文字读起来很优美,我想看英文的原文)
《异国谷物》中关于菲尔迪·拉本斯坦的描写,开头是外貌,第二段的描写,可以说颇为精彩,如何在大段的描述中,不让人心生厌烦,真的很难得。AI的语言真的差好远
《创作的冲动》开头很枯燥,角色也很枯燥,结局却很意外,又很合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