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富爸爸 穷爸爸》 一
这本《富爸爸 穷爸爸》算是我在财商方面的启蒙书了,作者是美国人 罗伯特·清崎和莎伦·莱希特。其实《富爸爸 穷爸爸》不是一本书 而是一个系列的书。准确来讲《富爸爸 穷爸爸》系列更适合小孩儿的财商启蒙,还有一本《小狗钱钱》,作者是德国人 博多·舍费尔。对于成年人在财商方面的启蒙,陈志武老师的《金融通识课》和《金融投资课》两本书会更适合,但前提是需要知道股票、公司与股票的关系、基金、可转债、债券、市盈率、市净率等这些基本概念。

书中富爸爸用“我可付不起”和“我怎样才能付得起?”两句话阐述了穷人与富人思维模式的不同,富爸爸提出 要多用脑,大脑会越用越活跃,大脑越活跃财富就可能越多。作者小时候和好友在富爸爸的商店里打零工,没过多久作者总是抱怨富爸爸给的工资太少了,于是就去找富爸爸理论,要求涨工资。于是富爸爸就慢慢的从一个最低的时薪涨到一个成年人都难以抗拒的时薪,这个时候作者还是没有答应,他在思考富爸爸提出的‘这是你想要的吗?’的问题,最后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自己的最终目的不是拿一个固定不变的工资。富爸爸感到很欣慰,于是就说:大部分人都会因为恐惧和贪婪而只关注到眼前,就像驴拉车,驴只看到了吊在前面的胡萝卜,驴想吃胡萝卜,于是就不停地向前行走,却怎么也吃不到吊在前面的那根胡萝卜。到这里 你应该知道,驾驴拉车的那个人把胡萝卜吊在驴前面的目的是为了让驴可以最快地到达目的地,而非让驴吃胡萝卜。这种就叫‘只顾低头拉车 从不抬头看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抬头“看路”的,甚至是根本没有这样“看路”的认知。只能或者只专注于眼前的人是没有办法看见其他东西的。富爸爸还说:要想变得富有就不要只看着眼前的这点工资,那会限制你去发现更有价值的东西,要学会让钱给自己赚钱,还要不断的学习各种知识。对于学习,离开学校不是学习的终点 而应该是学习的起点。于是作者和好友又回到了商店里继续工作,有一天作者发现了 会有专人来收回没有卖出去的连环画进行统一销毁。作者灵机一动,就去跟这个人协商说 能不能把这些不要的连环画给自己,经过沟通之后那个人说,只要作者保证不售卖这些连环画就给他。最后 作者免费获得了这些连环画,和好友一起找了一间空房间把这些连环画放在里面,这就相当于一个图书室了(没有房租),把这些连环画以一个较低的价格出租给周边的小朋友。还以极低的工资聘请了好友的妹妹做图书室的管理员,有免费的图书看还有工资,这个妹妹就欣然的答应了。后来作者和好友又以同样的方式开展了多个类似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