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忽然就爱上了烟火气
周五了,晚上儿子不上晚自习。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当好厨娘,给家里的大伙子和小伙子做顿好吃的。
这一季的秋菜太丰盛了,鲜嫩又品种繁多,去到市场一场,感觉太富足了!
这么多菜,而且价格也不贵,吃也吃不过来。
去果多美买的大白菜3毛9一斤,小菠菜9毛9,圆白菜1块多,还有菜花、生菜、西葫芦、豆角……忍不住每样都想买,但是真的吃不了那么多。
去趟超市买点排骨鸡肉,焯水直接炖,或者红烧或者卤,都是原汁原味,不用加太多科技与狠货的调料。
好的东西都是要付出时间成本的,可能外人看不出来,但是自己知道。
实在忙碌的时候点个外卖,但是越来越觉得不想吃了。
儿子这个阶段肯德基和麦当劳也吃过来了,就算周末也说想吃我做的饭,没有什么想点的外卖了。
太好啦,只要是有人期待你做的这口好吃的,那就更要勤勤恳恳修炼自己的厨艺。
在40岁之前,过的日子没有多少烟火气和生活气,几乎都是学术气和食堂餐。
儿子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我们一家的三餐几乎都在大学食堂解决,周末在家做饭也几乎都是队友掌勺,我根本不用上手。
40岁之后,当我不再被工作和无休止的文字捆绑,我仿佛从海底探出了水面,发现了另一个世界。
不必完全局限于脑力劳动,生活的罅隙里,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中,还包含着另一种美好,与之前的世界完全不一样。
自己学会了做饭,不管做得好不好,都开始尝试,并且也做得不差。
今年学会了卤牛肉、卤鸭货,各种鸡腿素菜更是不在话下。
会做糊摊子,也会做松饼了,感觉都还不错。
当自己开始掌握火候和咸淡的时候,才知道原来生活常识中的分寸感也同样值得计较。
仿佛是从天上降落凡间,越来越觉得做饭能让一个人更加热爱生活,更加享受生活了。
因为你在做饭的过程中,与家人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不可分割了。
孩子们需要“妈妈的味道”,而这也是各种羁绊产生的最基本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