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原来就是一篇“洗白文章”?


上次咱讲《滕王阁序》的时候不小心透露
滕王阁景区有
背诵《滕王阁序》免门票的活动
小财迷们可心动了
不停问小编
还有哪里能凭知识免门票呢?

你别说
还真有
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背诵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能免门票


这篇古文
有的同学可能还没学
但只要看过《湖南寻宝记》一定也知道
它是有名的不能再有名了
毫不夸张地说
岳阳楼就是被这篇文章带火的
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其实在范仲淹之前
已经有很多名人“带货”过岳阳楼了
据说最开始
孙权的谋士鲁肃为了偷窥刘备
建了这座楼
它原本也没个固定的名字
“阅兵台”
“巴陵城楼”
“洞庭连天楼”
反正叫它啥它都答应~(bushi)
后来
李白一瞅:
不行呀!起名这事儿还是得我来!
就叫“岳阳楼”吧!
李白的“带货能力”咱也都清楚
岳阳楼就这么火出圈了

不过强如李白
在“带货”岳阳楼这件事儿上
也得给范仲淹竖个大拇哥儿
因为人家不只是《岳阳楼记》写得好
更关键的
他写的时候都没去过岳阳楼
一整个“看图作文”
咋回事儿呢?
这就必须提到他的“猪队友”
“大聪明”滕子京

滕子京一开始其实挺聪明的
24岁就考中进士
在当时算是很年轻的“大学生”了
跟他同一年考上的
还有范仲淹
这俩“清澈又愚蠢的大学生”
很快就成了死党

范仲淹不管干啥
滕子京都会来一句“算我一个”

宋仁宗初期
太后刘娥攥着权力愣是不撒手
“愤青”范仲淹看不惯
上书让她把权力快点还给皇帝
滕子京表示:
“+1”
太后眯着老花眼瞅了半天:
你俩谁呀?
离远点,我瞅不清楚!
再远点儿
远点儿
点儿
……
俩人就这么被贬出了京城

等太后去世
皇帝又把他俩给捞了回来
没过几年
皇帝想废了皇后
范仲淹拉着一帮人表示:“不行!”
滕子京:“+1”
俩人再次被贬出京城

后来范仲淹在苏州治水有功又回去了
这次没带滕子京
但是没多久
他就因为“蛐蛐”宰相吕夷简用人不明
被人家赶了出去
宰相知道滕子京是范仲淹死党
“降职你也来一份吧!”

于是
滕子京被贬+1

按理说得罪了这么多人
他俩以后想升官发财是够呛了
这时候
西夏李元昊带兵打了过来
朝廷想起范仲淹了
你不是谁都不服吗
就派你去西北防守
范仲淹表示:
“可以,但我得带着好兄弟!”
没想到
哥俩儿还真在边境闯出一番天地

范仲淹立了功
皇帝就招呼他回京城当宰相
滕子京接了范仲淹的班
继续守卫边疆
这次终于熬到了升官+1!

范仲淹此番再回到京城
堪比“熹妃回宫”
站在大家眼前的是“钮祜禄·范仲淹”
他回来后大搞改革
凡是看不惯的统统要改掉
结果
又得罪了一大批保守派
人家肯定想着扳倒范仲淹呀!
范仲淹没啥破绽
那就找他的兄弟
结果保守派还真在滕子京这找到了
破绽
原来当年抗击西夏的时候
滕子京手下的兵曾被人家杀了个干净
没办法
他就花钱雇了好多百姓守城
后来各路援军到了
帮他击退了西夏军
他又大摆宴席款待大家伙儿

挪用朝廷给的专门招待过路官员的经费
其实这钱很多人都挪用过
不过滕子京用的有点儿多
据说有16万贯
保守派说:“花太多了!妥妥贪污了!严查!”
范仲淹表示:
那都是为了维护西北国防
不算什么大事儿
皇帝也想卖范仲淹个面子
不过
还是象征性地派了监察小组下去
结果
滕子京脑子一抽抽
居然把账本给烧了
这下可好
朝廷要查账,你却烧了账本!
这算怎么回事儿?
看不起我?
贬官!
后来范仲淹也被连累贬官
真是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
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
不过呢
虽然滕子京脑子抽了一把
但他真不是啥贪污犯
《宋史》中就有关于他的记载
说他死后
家里那是一分钱都没有了
可见人家并不贪

被贬的滕子京想着不能就这么认输
他要洗刷耻辱!
可他在的岳州又不是边境
没啥立功机会
要不就搞搞面子工程吧
他盯上了岳阳楼
咱也不知道是因为来的游客太多
还是盖的时候偷工减料
反正岳阳楼那时候正好破破烂烂了
他决定重修!
可修楼得花钱啊,哪儿来的钱?
滕子京不愧是“大学生”
脑子转得就是快
发布公告:
官府可以帮债主向“老赖们”讨债
讨回来的钱用来修楼
但你们债主也不吃亏
完事儿咱记个小本本或者刻个石碑
就写:
某某某大员外资助300两
某某某大老板资助500两
债主们一想
反正那钱本来也要不回来了
倒不如让衙门去讨
自己还能赚个名声

于是乎
赚到钱的滕子京很快就修好了楼
他也挺擅长搞营销的
知道好兄弟范仲淹名气大
但当时他被贬去河南
来不了
滕子京就给他修书一封:
哥们我盖了个楼,你得帮咱宣传宣传!
附赠一副《洞庭晚秋图》
你就看着吹吧!

范仲淹就看着一张画
写出了名垂千古的《岳阳楼记》
一方面给好哥们宣传宣传
另一方面也是鼓励滕子京
好兄弟!向前看!咱的路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