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中国传统色:肉红








肉红,中国传统色彩红色系之一。是似人肌肤的红润之色。也是中药材紫荆皮的别称。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颜色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描述,更是情感和意境的载体。"肉红"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色,在古诗词中有着丰富的表现和深刻的内涵。
肉红的诗意表达
在苏轼的《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中,我们可以找到"肉红"这一颜色的诗意表达。诗中提到"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这里的"肉红"用来形容桃花的颜色,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温暖。这种颜色的运用,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也传递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
“肉红色”作为色彩词,在唐代就有。有写花木的,有描述印泥,板凳,石头的。
甚至对“肉红”染色方法也有详细记载:
(明)宋诩《竹屿山房杂部》:肉红用苏木加紫草【少许】同水煎汁红用苏木【八两】槌碎沸汤【八碗】浸三二时煎浓加白矾……
有很多古代诗词里有“肉红”的描写:
唐 韩偓诗云:血染蜀罗山踯躅,肉红宫锦海棠梨。
宋 方千里《玉烛新》词:海棠初雨後。似露粉妆成,肉红团就。
宋 侯置词:倚醉怀春翠黛长。肉红衫子半窥墙。
宋 欧阳修: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雨轻烟重,无憀天气,啼破晓来妆。
宋 苏轼词: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宋 喻良能:东坡作意赏东风,为爱轻绡映肉红。
宋 范成大:洛花肉红姿,蜀笔丹砂染。生绡多俗格,纸本有真艳。
究其颜色,笔者以为“紫荆皮”比较相像。
还有红鸡蛋花的颜色与“肉红”很像。
宋瓷明瓷青花粉定均以大开片肉红色。
可见,古人对“肉红”的定义,不是现代人首先想到的“猪肉色”,而是文雅尤甚。这也是中国传统色彩词魅力所在。
以笔者经验,还有很多方法可以染出这种淡淡的“肉红色”来,如茜草、苏木、荔枝木、龙眼木等。甚至香樟树皮也可以染出来。媒染剂使用明矾。荔枝木、龙眼木等作染料染色也可不使用。
与其他颜色相比,肉红色有许多令人难以抗拒的亮点。首先,它是一种极其独特且平衡得恰到好处的颜色。它既不过于浅粉嫩嫩、柔弱可爱,也不过于深沉艳丽、高调张扬。这种平衡使得肉红色能够在各个场合中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魅力。
"肉红"作为中国传统色之一,在古诗词中不仅是对自然色彩的描绘,更是对生活情感和文化价值的表达。通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色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以及他们如何将这些色彩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创造出独特的审美体验。

欲学习传统天然染色技艺,可报名参加由非遗传承人亲自授课的专业培训班!
今年培训课程落下帷幕,下期要等到明年春天了!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原创真的很不容易,不仅是文字,图片里的植物染实物都是实际做出来的,多次想放弃。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