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生命的重建》学着爱自己
找到自己愤怒的原因容易
化解自我冲突,转念,却是需要学习和勇气
勇于诚实地面对自己,而不是恐惧逃避
假装不在意,假装平静😐
学了几年中医网课,大概知道我们的五脏六腑,也是情绪器官,好像记得课程里念叨过“早起的胃病要治心;晚期的心理问题要调胃”
一直以来也是一知半解,直到发现了这本神奇的书
前阵子在小院做的戏剧疗愈,两个老师让讲讲自己的故事,轮到自己发言了,比较懵圈,感觉自己没啥故事可讲,可是一旦话匣子打开了,又不知道怎么收住
老师说自己的问题,可能用家排的方式,排一排看一看,有点茫然?自己以为是自己一直以来的问题
不够好,不够优秀,不够努力,不够好脾气,不能听父母家里的话,活成他们期待的完美理想的样子…
需要家排,是因为通过实验性的戏剧疗愈,被看出来,愤怒的问题根源,可能出在祖先身上
说情绪非情绪!说身体出现的小问题,也非单纯的身体问题
身体的各种表现背后,背后可能的原因是基于情绪
到了一个时间点,反复被告诉说,要放下过去的那个自己,把旧有的清空,重塑自己的思维模式时,一脸迷茫😶🌫️
直到忽然拿到书架上的一本书《生命的重建》,激动地读了读,晚上就开始做梦💭,一直梦里坐着变形金刚一样的电梯🛗,在梦里穿梭来穿梭去,不知道要去向哪里,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挤电梯,跟北京早高峰挤地铁似的
早晨醒了,还沉浸在昨日写字的情绪里,情绪写出来容易,之后人如惯性模式,在自己的情绪里
于是找来各种文章读一读,录音听一听。其中听到了叶曼讲《楞严经》,其中说到自己开悟,如老母鸡孵小鸡🐣。需要合适的温度条件孵化,等到小鸡长大了自己从蛋壳里啄破蛋壳,自己奋力爬出来,这个时候老母鸡从外面帮忙大力琢,时机才合适
不然时机过早,小鸡🐥就活不了,时机晚了,没外界助力,小鸡自己不够强大,又会闷死在蛋壳里
你看本来来到小院,聊的是国学经典,马哥建议读读大乘经典,可惜读不懂,就偶然翻到了叶曼老师讲《楞严经》没想到,偶然听到了这么受益的一段话
前几年,国外儿童财商专家Sunny老师给我们培训里,打得比喻是蝴蝶🦋
蝴蝶蝶化之前,从毛毛虫🐛变成蛹,也是要自己努力的成长,蜕变,包括最后爬出自己结的那个茧
自己可能是作茧自缚/画地为牢很多年,找不到突破口,所以总是生活得很用力,却不知道如何继续长进
顺着生命的大河往前走,走的路上,遇到机缘了,就被点化点化
而选择走出去,听谁的,接受什么样的环境/人熏陶,还是得靠自己做选择










后来找到叶曼先生讲《楞严经》的原话,她是这么说的:“我们常说,真正遇见的好老师,这一个学生再有根器,这就跟母鸡孵卵一样的。”
“所以说这是名师难求,很难很难的,他必须自己有证悟的。
否则的话不可能。这样的修证啊,你忘心默契就叫做证。
我们的心永远在想东西。我们什么时候把我们这心忘记了。
忘记了心,就表示说我们不在不思善不思恶了,也不是傻瓜的在那发呆。
就是在这时候,你是默默的契合本体的倒是什么东西,说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