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星日记】冥王星又要进水瓶,先从疗愈狮子说起

原文搬运链接:我的个人WX公众号
01
需要被疗愈的神圣阳性力量
我们谈论任何一个星座,都不能孤立地去看待它,而必须连带着对面轴线的星座一起思考。
为什么?因为轴线上的星座对立统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而行星在星座的表达并非是固定死板的,而是动态流动的,在不同的场景、语境、态势下会有不同的变化,甚至有可能会不知不觉表达成对面星座的阴影面。这也是占星学最有意思的地方——对原型的理解需要超越二元性。
而中国人其实骨子里是天然懂这个东西的,古老的东方哲学一直在向我们传递“阴阳相生相克,万物周而复始”的理念。
所以要谈论水瓶,还是先从轴线对面的狮子开始聊起吧。
去年电影《封神》第一部上映时,我并没有去影院看。无论周围各路媒体如何宣传,“自来水”如何卖力吆喝,朋友圈如何夸,我都不想去看。因为它内核是一个爹味满满的弑父原型故事,这个故事里没有一丁点儿我期待看到的阴性力量复苏的东西。
直到我看到某个博主的短评,说这部电影展现了“神圣阳性力量的疗愈”。
我当时脑子里“噌”地一下就愤怒了——“什么鬼?阳性力量还需要疗愈?这世界都这么糟糕了,看看男权社会如何吃女人剥皮削骨,为什么不先关注一下如何疗愈阴性力量?”
当我冷静下来后,我清楚地认识到激发我愤怒情绪的,是我内在苦痛的应激反应。这种“拒绝承认”的态度,让我无法看清事物的全貌。
于是我做好接纳一切答案的心理准备,诚恳地向宇宙发问——“请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疗愈神圣阳性的力量?”
“当学生准备好了,老师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当你真的想知道一个答案时,宇宙会竭尽全力为你传递讯息,并非是一个什么具体的人才是老师,世间万有都是你的老师。
而我的老师,正是那10月天秤座月食后机缘巧合所加入的“创造力小组”。这个小组是为了完成茱莉亚·卡梅伦所写的《艺术家之路:通往更高创造力的灵魂通道》中提及的“12周晨间笔记+艺术家之约”的创造力疗愈旅程,而形成的一个小陪伴团体。
看到“创造力”三个字,我想你大概知道我要说的答案是什么了。
我也是最近才越发清晰地认知到,受伤的神圣阳性力量到底是什么。其实,是我们的太阳,也就是我们身为人本身内在独立的个体精神与自由意志。
我之前的愤怒,是因为我狭隘地把神圣阳性力量=男性力量。其实,每个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有阳性力量与阴性力量在人身里交织共存。而这个阴阳失衡时代里,每个人的内在都是阳性与阴性同时受伤的状态。
阴性的受伤,是连接、接纳与流动爱的能力被掠夺。而阳性的受伤,就是你无法活出自己的创造性。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你不被允许成为你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
有个别占星师认为疗愈神圣阳性力量的途径是让阳性力量去承认和接纳自己的脆弱与柔软,看见并尊重自己的阴性的一面。这种说法,也依然是在二元结构的框架里,把阳性力量当成是阴性相对性的力量的去考虑和应对,并没有视其为一种本质的存有。
“因为你是神圣的生命体,所以不管你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是在建立某种形式的实相。创造力是你本身的天性。” ……“真正的创造就要依照生命,而不是依照死亡。” (《灵性炼金术》P215)
而事实上,大多数人,是因为恐惧死亡而创造着,不断的向外求,向外确认和占有,用外物构建一个叫“我”的东西,进一步忘记自己的神圣本质。这种因为死亡阴影而创造的行为,本身就构成了对阳性力量的伤害。(对阴性力量来说,则是因为死亡阴影而被动接受和服从)
后来,我还是去电视上看了《封神》,当我听到那句“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更重要”时,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说是“神圣阳性力量的疗愈”。
这句话,并不是只针对男性群体,而是更深地针对了整个人类群体,发出了质问:“你是谁?”
当我在这几个月去疗愈自己的创造力,其实就是在疗愈自己内在的太阳-狮子座-5宫的同一原型——彻底拥抱自己的个体性与独特性,才能去开放地去欢笑、快乐、享受、创造、发出自我的光芒。
狮子-水瓶轴作为一组对立统一的阳性星座,人类共同体要去迎接接下来的水瓶时代,那么也就意味着对面狮子座课题同时被激活——每个人,无论男女,都要开始彻底意识到自己是谁,允许自己做自己,别人做别人,才能谈及平等与自由的进步。

02
泼狮子冷水的水瓶
提起水瓶座人的网络流行标签,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特立独行”。
狮子座意味着聚光灯下的焦点,中心化,成为somebody。那么水瓶座则意味着视野的全局动态,去中心化,考虑nobody。
水瓶座的“特立独行”也只是一个相对于“中心化”的概念,是一个被“生割”出来的“局外人”。而当狮子和水瓶互相看对方时,却都发现对方都是瞩目的、扎眼的、出挑的。
演员春夏在姜思达的节目采访里,有一段话曾经非常出圈。她说:“我要这个世界上有一束光是为我而打的,有个舞台是为我而亮的,有个人是为我而来的,这非常非常重要。”
这段话为什么这么打动人,是因为她在阐述着太阳-狮子座原型本身的渴望,而这个东西,人人都有。
那么当狮子座或者太阳的过度膨胀会发生什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NPD(自恋型人格障碍)。
也是在疗愈“艺术家之路”的这段时间,我刷完了一部根据宫部美幸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模仿犯》。(以下有剧透)
连环凶案的最终杀手,是一位渴望能成为影响社会、操控集体、被全世界关注讨论的“最特别”存在的NPD。当他以为彻底玩弄警方、媒体、大众于股掌之间,享受着“全能自恋”的胜利果实时。
最后一集的反转来得无比轻巧和微妙——有人打电话给电视台向观众承认自己才是凶手,去否认真凶的一切所作所为,并讽刺他没有原创性,一点也不重要。于是真凶被刺激和引爆了自己的“自恋”,秒变无能狂怒,当着电视直播炫耀自己所有的犯案事实与罪证,哪怕是死,也要“最特别”。
恰好水瓶,最喜欢拆穿狮子自恋幻想的阴影让其认清现实:你是唯一,但不是特别。
于是,自己的太阳没有得到高度发展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总会陷入到“自卑与自负一体两面”的泥潭里——不甘于平凡迫切想走上英雄之旅,还没启程却发现自己好像只是个NPC。
这几年一直在强调冥王星进入水瓶座,群体的去中心化会让个体的独立性得到尊重与发展。当“小众”变为了“大众”,“非主流”变成了“主流”,狮子与水瓶之间就会完成微妙的互相转化。(看看西方世界那些疯狂的‘政治正确’新闻就可以理解)
未来冥王星在水瓶座的科技飞跃,会让个体的生活分割得更加碎片化的同时又紧密相连。个体走向了看似完整的闭环,但实际上也在发展一种极度的“自恋”——个体无需依赖过去的生产生活结构也能生活,当我们选择自己的归属群体时,也正是在亲自编织自己的信息茧房。(其实现在只要是网民,已经是呈现这个生态了)
如何取得这狮子-水瓶的平衡,也正是我们当下的每一个人都要面临的课题。

03
水瓶社群初体验
去年除了加入“创造力小组”,在同期天象的内心感召下,我也加入另一个由占星师所带领的太阳创造力疗愈陪伴营。
虽然是抱着同一个目的建立的团体,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氛围的社群。
创造力小组由一位自由的插画师toby发起号召,完全免费,只需要你自己与自己签定了契约就可以入组。而疗愈营有偿进入,自主学习公开的视频,平日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每天一张神谕卡发到群内打卡。
每天我都会完成晨间笔记和抽卡,但是得到的回响却截然不同。
在创造力小组,每一个人都真诚地打开自己,分享自己的感受,心得。无论你表达什么、拍了一朵云,抱了一棵树、分享了一段书籍、记录某个瞬间……都会有同频的人回应你。无论你对什么感兴趣,一定都有人举起手说:“我也是!”
而在疗愈营,每个人发完自己抽到的卡,就陷入了迷一样沉寂,毫无回应与波澜,仿佛这里只是一个“文件传输助手”或者“备忘录”。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这其实是两种属性的社群,一个水瓶,一个摩羯。
前者人人平等,人人独立,带领者toby把自己的位置放到了陪伴者的身份,人与人之间是志同道合的伙伴,可以相互暴露自己的脆弱、孤独、不完美。
后者,有占星师隐性的“权威感”凌驾于头顶,是导师带领学生,存在上下位“阶级感”,害怕犯错,自然也就不敢去暴露自己的全貌,沉默的螺旋很快让社群陷入了死寂。
我并不是想拉踩和比较,我同时参与两个与“创造力”有关的社群,都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扩展,都有收获。
但是我想说,水瓶社区的共创,的的确确更深地疗愈了我的内在太阳。这个群有太多优秀的人,与自己相似但又不一样的人,他们丰富而开放,共情又独立,在灵性意识层面不断的自我探索,相互帮助,相互回应……
也是在创造力小组里,我更深地去看到自己的嫉妒和比较之心,与自己的Eris达成了和解,在身心灵的所有层面去接纳全部的自己。
这个社群是一起做了什么伟大的事吗?并没有,其实社群里每一个人做了一件事——真实地做自己。
在水瓶社群里去疗愈自己的太阳(狮子),多么意思的事啊,在对立中不知不觉又走向了统一。
放下自己的期待、偏见、傲慢、自卑……放下所有的二元性审判,认识到自己的唯一性,同时又尊重群体的多样性。确立个性,拥抱共性,求同存异。
我是树叶,独一无二的一片树叶,同时也是森林里的一片树叶,还有很多跟我相似的树叶,我们都可以独立存在,一起让森林繁荣茂盛。
我不仅仅是“我”,也是“我们”中的“我”。
我看了“我”,我也看了“我们”,全部包含,全部接受,然后无所畏惧——这可能也是冥王星进入水瓶座,对人类共同的期待吧。
祝福我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