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亲密关系
查看话题 >亲密关系爱的本质是创造记忆,也是对抗孤独的法宝
为什么伴侣之间常常有“陪着一起去”的需求?难道独立生活的人找了伴侣之后反而退化了,什么都不能独立完成了吗?比如“陪着”看病、购物、聚会、买菜、旅行等。这种需求并非因为人缺乏独立能力,而是源于“想与伴侣创造共同记忆”这个精神上的需求。
在现代社会,大多数中年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都是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了,再不济家务、修理、跑腿、陪聊等外包服务也应有尽有,娱乐生活有社群、搭子甚至AI聊天对象也可以填补空闲,还有自我提升学习成长的课程也如天上繁星一样多,即使没有伴侣人也不会无聊,但,人依然会感到孤独。

孤独的根源在于缺少了持续且固定的精神上的互动与共享。伴侣的重要性就在于能与一个固定的人持续构建“记忆数据库”,让人生过程变得被感知被看见被共情。与朋友之间的记忆是零散、点状且有阶段性的,而伴侣的记忆几乎是每天连续且贯穿始终的。这种连续性让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想想看,当人拥有良性伴侣时,无论高光时刻还是人生低谷,人更希望伴侣陪伴,而不仅仅只是朋友,伴侣之所以是最重要的人,也是因为来自伴侣的这份陪伴满足的是长期精神共鸣的需求,或许这也就是爱的本质。

所以当一段亲密关系结束时人会感到巨大的痛苦,是因为共同编写记忆这个过程被中断,原本努力构建的数据大概率再也无法使用,而再次建立新的关系则又需要重复大量类似的过程,让人倍感乏味。
想象一下,如果人生中缺少一个能持续共创回忆的人,或所有记忆都只能独自保存无人分享,是多么苍白可怕!
人到中年更加深刻意识到,需要伴侣陪伴的目的并不是获取“人力”,而是为了实现一种更深层的精神共鸣和记忆构建。没有了共建记忆的需求与可能性,一段关系就离结束也不远了。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20岁时不懂的歌词,为什么这就叫浪漫,现在终于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