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欧七国游记(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



前面讲了两天在德国科隆和法兰克福的自由行,周一开始进团,前往捷克。
详见这篇:欧洲中欧七国游记(上)~德国法兰克福科隆
~10月28日 周一~
8点到了法兰克福主火车站集中,在这里入团的还有两组人,一组来自国内上海,一组是来自华盛顿的华人大妈,上车后发现团里已有20多人了,都是散客,有台湾的留学生、有澳洲的香港人、美国华人等,总之哪里来的都有,大部分都是国外的华人。而导游是移民荷兰的香港人。


第一天行程主要就是从法兰克福到捷克首都布拉格,路途有500公里,基本都在坐车,中间停了三次服务区,其中第二次是吃了午餐。不管怎么说,虽然是西餐,起码是热的,就怕又要啃冷面包。

到布拉格是不到下午四点,先去了“布拉格之春”,也就是瓦茨拉夫广场,这里有一个骑马手持战旗的雕像,他就是古代皇帝圣瓦茨拉夫,后面则是捷克国家博物馆。整个广场大街长达750米,被称为布拉格的“香榭里舍大道”,街道两旁有许多二十世纪初建造的巴洛克式建筑,各式商店林立,是全市最繁华的商业区。


随后走到老城广场先预览一下,因为这里是明天的行程。那里有个天文钟,还有提恩教堂,下面则有个穆夏、达利、安迪沃霍尔的联合展览馆,不过赶时间没法进去。






这会儿正好赶上五点,有一堆人开始聚集在钟楼下,我们才知道整点天文钟会有敲钟表演。十二尊耶稣门徒从钟旁依次现身,6个向左转,6个向右转,随着雄鸡的一声鸣叫,窗子关闭,报时钟声响起。


布拉格天文钟是一座自鸣钟,钟楼建于1410年。根据当年的地球中心说原理设计,上面的钟一年绕一周,下面的一天绕行一圈,当时来说是很先进的理念。据说设计的工匠太厉害了,为了防止他在其他国家制造同样的钟,当局把他的眼睛挖出来了。
晚餐去吃了一家越南汤河粉,放的牛肉超级多,芒果沙拉酸酸甜甜也很好吃,不知道国内的越南餐厅有没有。

~10月29日 周二~
早上很早就到了布拉格的城堡区,买了一个18欧的套票,包含四个重要的景点:圣维特大教堂、圣乔治大教堂、黄金小巷和捷克皇宫。

上篇说过,目前很多欧洲的教堂都在进行外墙维护,也就是给它“洗白”,是为了迎接明年(2025年)的“禧年”。为什么很多教堂外墙看起来都这么黑,尤其是哥特式教堂。一个原因是它们的建筑材料是砂岩,经过长年酸雨以及大气污染等侵袭就会慢慢变黑。而把外墙洗白的方法则需要通过激光,这是一项耗时长又费钱的工程,通常需要十几年才能全部完工。所以大部分教堂都只维护正面等主要区域,以迎接禧年。



圣维特大教堂是历代皇帝举行加冕典礼的场所,有“建筑之宝”的美誉,如今这里收藏有十四世纪神圣罗马帝国间波希米亚国王查理四世的纯金皇冠、金球及令牌。




教堂里有12块非常美丽的彩绘玻璃窗,这个教堂建了六百年,直到1932年才建完,因此这12块彩绘玻璃也是由近代的艺术家完成的。其中有一块非常引人注目,那就是穆夏创作的。我来之前并不知道这里有穆夏,在走过左侧第三扇窗的时候只是觉得这一幅很穆夏风,但又和他通常风格不太一样,而且现场也没有找到简介和签名什么的。出来以后才在网上发现,原来那真的是穆夏,后悔没有360度多拍几张。不过我的直觉眼力还是蛮好的,笑。

第二个点是圣乔治大教堂,这是捷克历史最悠久的教堂,建于10世纪的罗马式教堂,外面最标致的就是它红色的门头。



再往下走第三个点是黄金小巷,这个巷子是以前为皇帝打造黄金的工匠们住的地方,因此叫做黄金小巷。巷子只有短短的100米,但它最有名的地方,就是著名作家卡夫卡在这里居住过两年。虽然巷子看起来平平无奇,不过出片的效果还可以。




最后一个是捷克皇宫,由于这段时间皇宫不开放,所以就不能进去参观了。不过上午10点在皇宫的大门看了一下士兵们的换岗仪式。


整个城堡区在山上,从这里俯瞰,布拉格老城区尽收眼底,难怪这里的星巴克被叫做“全球最美星巴克”,是托这个景致的福。


从山上下来会经过一座石桥,就是查理大桥,有一句话叫做“没有来过查理大桥就不能算到过布拉格”,下面就是伏尔塔瓦河,这是布拉格人在伏尔塔瓦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桥梁,距今已有650年历史。它以罗马天使桥为样板,是典型的哥特式建桥艺术与巴洛克雕塑艺术的结合。




查理大桥全长500米,连结了布拉格城堡区和旧城区,桥上有30多个雕像,这些雕像的原件现在都收藏在博物馆里,目前桥上的雕像都是复制品。其中有一尊雕像,很多游客都去抚摸,认为它会带来好运,那就是右侧第8尊的内波穆克圣约翰雕像。他是查理大桥的守护者,传说当年这位主教因为拒绝向国王泄露皇后忏悔的内容,而被愤怒的国王从查理大桥上扔进伏尔塔瓦河,在他被河水淹没的上方,天空奇迹般地出现5颗灿烂的星星。后来圣约翰.内波穆克被追封为捷克的圣徒。


走过查理大桥,来到对岸,出口有一个博物馆,对面则是卡罗利努姆宫,这是查理大学最古老的建筑。

再继续往下走,就来到了老城广场那边。找了一家当地餐厅吃午餐,这次终于吃了一顿捷克的当地菜,本来是想吃烤猪手的,感觉有点大,后来选择吃烤排骨。端上来的就是四大块烤排骨,底下是薯条和一些小配菜,俩女生吃一份是足够的。排骨外酥里嫩,味道也不错。

回到集合点坐车到斯洛伐克,斯洛伐克是捷克的“前妻”,两国一直都是同一个民族,于1992年正式和平“分手”,从此成为两个国家。我们的酒店就在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在这个国家没有专门安排行程,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出来溜达了。
正好酒店在市中心,旁边就是总统府,过一个马路对面街区就是老城区。在酒店隔壁的泰国餐馆吃了碗鸡肉河粉后,就一路散步到老城区。这个城市街道很宽敞,很多生活小店,很休闲宜居。



远处还能看到布拉迪斯拉发城堡,它最古老的部分于公元13世纪重建,新的部分由“欧洲丈母娘”玛丽亚特蕾西亚为最喜爱的女儿修建。逛了一圈最后绕到总统府,门口有个巨大的能变色的喷泉。但是这个总统府好低调,到处都没有看到一个士兵守卫或者巡逻…他们真放心。

~10月30日 周三~
早上从斯洛伐克的酒店出发,大概三个小时就到了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布达佩斯这个城市分为两部分,一边是布达一边是佩斯,中间隔着一条多瑙河,有四条美丽的桥把他们连在一起,所以布达佩斯也被称为“多瑙河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先到了布达这边的城堡山,上面有一座马提亚斯教堂,这个教堂是茜茜公主和他丈夫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加冕的地方,里面也有她的一些痕迹。

马提亚斯教堂原本是13世纪时贝拉四世下令兴建的布达圣母教会堂,后因于15世纪时匈牙利国王马提亚斯在此和皇后碧翠丝举行婚礼而改名,同时也是匈牙利国王加冕之处。自13世纪迄今多次修整,经历改朝换代的时代变迁,使马提亚斯教堂从最早的天主教堂,在土耳其占领时改为伊 斯 兰 教 清 真 寺,之后又加入了巴洛克和新哥特建筑型态,恢复成为天主教堂。



教堂外部是哥特式,但内部的风格富有当地特色,金碧辉煌色彩丰富,花纹也很繁复,融合了新艺术风格和土耳其色彩。


教堂旁边是著名的渔夫堡,渔夫堡像七个渔夫的帽子,据说是这里的渔夫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修建,从这里可以俯瞰布达佩斯,是欣赏多瑙河最美的地方。



说到布达佩斯的美景,导游途中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对中国夫妻来到这里,看到布达佩斯的美景心生感叹说,如果我们再生一个孩子,就取名叫布达佩斯吧。后来回国后不久,妻子真的怀孕了,然后他们马上把他的大儿子改名叫布达,刚生的小儿子取名叫佩斯。而这个就是中国著名的相声演员陈佩斯了,他的哥哥叫陈布达。这个故事其实我从小就听过了,所以我在很小的时候,即使还不知道有匈牙利这个国家,就已经知道布达佩斯这个城市了,也知道它分为布达和佩斯两部分。


中餐去吃了推荐的一家当地的美国连锁餐厅Jemine oliver,据说这家做的意面食材非常新鲜。本来就想点条状的意面,结果点到了莫名其妙的pasta。绿绿的一坨一坨像是中国的面疙瘩,后来查了一下才知道英文叫gnocchi pesto genovese,中文名至今不知道叫什么…

下午两点到达码头,开始多瑙河上的游船,路线是穿过连接布达和佩斯的最美的四条桥(自由桥、伊丽莎白桥、塞切尼链桥、玛格丽特桥),然后再原路返回。途中能看到夕阳照射下的匈牙利国会大厦。游船上则全程在播放小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虽然蓝色多瑙河这首曲子是在奥地利创作的,被称为“奥地利第二国歌”,但要欣赏多瑙河最美的部分还是要来匈牙利的布达佩斯。






最后来到英雄广场,广场是1896 年为纪念匈牙利民族在欧洲定居1000 年而兴建,1929 年完工。广场上的主要建筑是以千年纪念碑为主体的群雕组成,36米高的千年纪念碑柱顶站立着大天使加百列的石像,不过现在正在维修。


英雄广场面向笔直的人民共和国大街,背后是著名的城市公园,两侧分别是匈牙利艺术馆和匈牙利历史博物馆。


晚上回到布达佩斯的酒店小酌了一杯从捷克布拉格超市带回来的罐装啤酒,是听说当地啤酒很有名才买的,不过我是喝不出什么名堂,倒是在路上听说欧洲人觉得我们的青岛啤酒比他们的好喝,哈哈哈。


~10月31日 周四~
早上从布达佩斯坐车到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首先到了美泉宫,门票是32欧,可以看40个房间,还有带导航的中文解说器,还挺方便的,证明来这里的中国游客很多。

美泉宫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夏季皇宫,1743年,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下令在此营建气势磅礴的美泉宫和巴洛克式花园,总面积2.6万平方米,地盘很大,仅次于法国的凡尔赛宫。在里面主要参观皇家的家族生活以及茜茜公主的一些生活轨迹。










宫殿后面是御花园,尽头有一个海神喷泉,水池中央是一组根据希腊海神故事塑造的雕塑。从海神喷泉向东,是赫赫有名但是不很起眼的“美丽泉”。这座泉水是马提亚斯一世皇帝在1617年狩猎时发现的,整个夏宫也就因此而得名。





从海神喷泉往后走可以上山,山顶有一个凯旋门,它用来纪念带来和平的正义战争。从山下俯看美泉宫非常漂亮,是一种君主傲视领地的视角。


下午就来到皇家的冬宫,也就是霍夫堡皇宫,它现在是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世界著名的艺术馆,收藏了众多哈布斯堡家族收罗的艺术品,可惜时间有限没办法进去看。悲伤😢





十八世纪以来,这座奥古斯丁教堂一直是宫廷教堂。皇家的婚丧大事都是在这里举行的。其中最让人注目的婚礼有拿破仑忙于争战,甚至没有时间出席自己和玛丽·路易丝的婚礼,只好让他人代理行婚。弗兰茨约瑟夫和茜茜公主的婚礼也是在这里举行的。此外,奥古斯丁教堂内还有一座小墓穴,里面珍藏著五十四个小罐,小罐内竟是哈布斯堡皇亲们的心脏!哈布斯堡王朝的葬礼非常奇怪。一具尸体要分三处埋葬心脏放在奥古斯丁教堂,其它内脏放在斯特凡教堂,尸骨则放置在皇家墓穴里。哈布斯堡王朝的成员当中,最不幸运的要属拿破仑的儿子了。二十一岁死于肺结核的年轻人,其尸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被送还法国,但是他的心却永远留在了奥古斯丁教堂!

最后来到玛丽亚.特蕾西亚广场已经是黄昏了,广场中间是特雷西亚的纪念碑,两边是自然史博物馆和艺术史博物馆。广场兴建于1819年,是为了纪念奥地利唯一的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而建造的。

说到这位女皇就厉害了,一生育有16名子女,分别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缔结了婚约,被戏称为“欧洲丈母娘”。 她甚至通过将小女儿玛丽·安托瓦内特嫁给路易十六,将哈布斯堡的宿敌波旁王朝变成了盟友。这位最有名的小女儿就是后面法国大革命被送上断头台的那位玛丽皇后。哈布斯堡家族通过联姻取得欧洲霸主的地位,他们的名言就是:让别人去打仗吧,幸福的奥地利结婚吧!
晚上则到了市中心的商业街,施华洛水晶是这里的特产。随便迅速地吃完了晚餐,有中餐毫不犹豫就选中餐。



晚上到了库尔沙龙音乐厅,旁边有一尊金色的老约翰斯特劳斯的雕像。没有去金色大厅,因为没有开放。


To be continued
-
黑音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11-25 15: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