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气候共学导师与课程介绍|郑大玮
粤北地区气候变化学习 第一课
粤北气候变化与适应对策 / 郑大玮 / 2024年11月24日周日

郑大玮是我们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老师1944年出生,1966年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象系毕业,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气象局、中国农业大学从事农业气象、农业生态治理、农业减灾、适应气候变化等科研与教学。获省部级科技奖10项,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郑老师参与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等文件编写。1981-2007年任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成员。现任农业部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顾问。主编出版科技著作22部,副主编或第二作者18部,参编30余部,论文100余篇。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各十余人。我们将邀请郑老师作为我们粤北气候共学的第一课的老师。
郑老师本次授课的主题叫做《粤北气候变化与适应对策》,是我们邀请郑老师专门为我们本次粤北气候共学进行设计的课程内容。我们在前期邀请郑老师设计课程的时候,郑老师就和我们分享了对我们粤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影响、气候风险与社区适应的了解——
粤北属南亚热带到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区,由于区位、地形、环境条件和历史的原因,是广东省经济较不发达的相对贫困地区,尤其是水土流失较严重的丘陵与山区。
同时在气候上来说,粤北地区是广东省对气候变化敏感脆弱和相对多灾的地区。包括近年来气温不断升高,春季洪涝灾害也在加重,高海拔山区的低温寒害频繁发生,冬季和早春的干旱频发并加重等等。
同时气候变化也给粤北地区带来了一些发展机遇,例如,随着长江流域与华南沿海夏季高温热浪天气增多,粤北较高海拔山区、低海拔阴坡和林区成为避暑旅游的好去处,同时,粤北地区有不少名优地方特产,要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这些地方特产的开发对策等等。
如果对郑老师的课程《粤北气候变化与适应对策》,欢迎粤北的伙伴赶快报名我们的学习计划,现在还有全额奖学金可以申请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