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才是最艰巨的行动
查看话题 >一个普通人想办公益读书会,被误解是难逃的宿命

如果,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人去办一个公益读书会, 被误解似乎更是一种难逃的宿命。 . 2018年,我在北京创办格格读书会, 秉承“公益利他”的精神, 活动一直免费参加,且无任何营销环节。 那时就有很多的误会: 有人觉得,你一定会用活动来卖东西,实际上我们啥也没卖; 有人觉得,你一定是骗子,实际上我们啥也没骗; 有人觉得,你辛苦办活动不为钱, 一定是脑子有毛病 …… 这么多年,一路走来,格格读书会一直运营至今、6年有余。 我习惯了误会,也懒得去解释。 . 2024年5月起,在格格读书会举办免费活动5年半时, 由于场地不再免费、运营成本增加, 我决定将“免费参加”,改为“随喜付费”参加。 经过随喜试运营,调整为: 读书活动-参与人员均需随喜, 抄经活动-参与人员自愿随喜。 . 之所以想到“随喜付费”, 是并不希望让费用成而为门槛,阻拦大家读书成长的脚步。 . 从免费参加,到随喜参加, 我又面对新一轮的考验: 有人之前次次参加活动,现在再也不来了。 有人坚持参加活动,但从不“随喜”。 由于大家普遍“随喜”费用不高(甚至出现过10多人参加完活动、并无一人“随喜”的情况), 无奈之下,我只得在活动时一遍遍去解释“随喜”这件事, 结果,又有人说我掉进了钱眼里。 …… 总之,当你决定要去运营一个公益读书会时, 似乎怎么做都是错的。 免费参加,别人说你是骗子,说你别有用心。 随喜参加,别人不但不领情,还各种冷言冷语或从不随喜,或干脆永不参加、从此消失在人海。 …… 作为一个想靠一己之力做公益的普通人, 有时我也觉得心寒,很伤心。 我也需要生活,我也要养家糊口,我也需要钱过日子。 我更需要钱,才能让读书会持续运营下去。 . 之前我出钱出力办免费活动时,大家都说好好好。 如今,我还没有按市场价正常收费, 只说“随喜付费”, 就面对着这样的冷遇。 想到我之前傻子似地辛苦办了5年半的免费活动, 到底是一片真心错付了。 甚至有时我也会想,要不算了吧、就这样散了吧。 . 但又转念一想,我到底在为谁办公益读书会? 是为那些不理解我的人么? 显然并不是。 是为那些需要我、理解我、认可我、支持我的人。 . 所以,想办公益读书会这条路, 虽然很难,但我还是愿意继续走下去。 能走到何时,我也并不知道, 但我会努力去做,但求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