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02:学会自我观察

我观察是一项功课,要做到时时,挺难的。
有时候我们会在难受的时候观察,却容易做开心的时候忘记。
今天头马俱乐部演讲比赛,我去参加比赛,得了第一名。
伙伴们发来祝贺,有同学说,你能力那么强,这是降维打击。
我说,比赛其实都是和自己比,我要不断的去对抗内心里冒出来的恐惧、担忧、自信心不足。
我还要时刻去观察冒出来的自我低评价。
调频自身,比改变外界更容易。
结束后,有人来祝贺,有人说,看到你报名,我就退赛了。
过去我会觉得有愧疚,好像自己拿走了别人的东西一样,后来我观察自己,区分了什么是我的决定,而什么是他人的决定但转嫁给了我。
就放下了愧疚,不再容易受到这种【因为你,我怎么怎么样】的影响。
最近在读《时间贫困》,里面有一张能量记录表很有趣,我在没读这本书的四年前,就做过这样的自制表格,去记录自己,总结出自己的黄金时间。
在新书《上班哪有不疯》的这本书里,我记录过做什么会让自己增加能量,很多人都好奇我是如何找到的?
我都是回答,就是最简单的记录。
记录你今天做了什么,然后做的时候和做完的时候,用主观感知能量的方式打分。
你会慢慢丰富你的做法,带着好奇去测试,最后积累出【让你有能量的地方】、【让你有能量的方法】、甚至是让你【有能量的颜色】等等。
我喜欢手账,但并不喜欢写写画画,我只是喜欢,记录。
对我来说,记录,就是最好的观察。
然后去思考关联性,最后得出一个暂定的答案,然后去验证它。
很像一个自己和自己的实验。
有了记录,有了发现,就要试着寻找解决方法。我一般会定原则,然后在大原则下面再去细分。
比如,我很想买一件东西,但我的头脑告诉我,我并不需要。
我的头脑和心在打架,来回拉扯。
我暂时无法解决任何一方,怎么办?
我就定了一个三天的原则。
如果我现在想拥有一个东西,哪怕大脑告诉我,你已经有过,或者这个东西很没用,那我就放三天。
如果这三天里,我依旧还是放不下,心心念的想着,不自觉的搜索。
我最后就会决定买下它。
那时候可能不一定是真的想要拥有,而只是想切断这份内耗和遗憾感。
然后再去观察,等待发货的时候我都能量状态,收到之后我的能量状态,真的用起来,或者不用,只是放着的能量状态。
然后我会做一个小的复盘,把这个体验储存起来,这样下一次还有类似的情况,我就能调取出来去重新感受。
这次我想要的东西都感受是不是和上次一样?
到底我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是什么?
就这样,一步一步了解自己。

前几年,我一直很喜欢买衣服,一方面是在弥补小时候没有新衣服穿,甚至只能捡亲戚淘汰的旧衣服。
当父母一直灌输新衣服没用,而我内心又渴望拥有好看的衣服,两者做互相吵架之后,理性看似战胜了感性。
成年后我会有很强的不配得感,甚至才来北京的时候,哪怕我赚了钱我也觉得我应该买地摊货,我配不上超过200元的衣服,我只配穿50的衣服。
再后来,还了外债,自我稍微强大一点,还是压抑。
直到人到中年,有了存款,有了工作需求,这个不配得感也没有得到解决。
戴口罩的那个阶段,迷恋上了看甚至直播,其实一大部分可能是在主播随心所欲的穿各种衣服的视角里,看到了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那一年多,疯狂看直播买衣服,甚至一度创下一个月买过10件西服、20件卫衣、8件大衣的壮举。
看起来单价都很便宜,符合了我的不配得感,又通过买买买的拥有感,补偿了自己的童年。
当然我要付出的代价也是每个月送出一大包的衣服,甚至很多衣服都只穿过一两次。
今年双城生活后,回北京整理衣服,忽然生出一个新的原则。
我希望我的衣服总数不要超过我的年纪。
于是就真的把所有的衣服都拿出来,然后去掉了一批,做了增补,最后点选完还真的控制在了46件。
你的人生也一定还有很多值得观察到事,你也一起找找看。
小川叔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妈妈,你离开一百天了 (11人喜欢)
- 确诊痛风后,更想你了 (18人喜欢)
- 咋回事?突然就瘸了?! (9人喜欢)
- 爱就是爱呀,你在用什么发心做时间管理 (12人喜欢)
- 悄悄的,我把妈妈留在了西园寺 (1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