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有话说 | 离职时遭遇千层套路,如何破局拿到最佳结果?[3000字干货]
大家好!容我宣布一个消息:我最近离职了,主动的。
年底了,不少人想离职的心大概又蠢蠢欲动了,但正所谓“离职只有在真正办完手续的那一刻才快乐”,十有八九,离职的过程充满与前司和下家的斗智斗勇。轻则被前司拖延被下家猛催,搞得疲于奔命,重则被克扣最后的工资,与前司发生口角冲突甚至闹上法庭。
不过,正式的离职季一般要到年后拉开帷幕,那么这篇帖子可以当做一个预习材料,全文干货,大家不妨先收藏,在年终摸鱼时看两眼,提前避雷一下离职的种种套路。
所有的离开都有动机。之所以先抛出这一问,是因为我们需要给离职目标定个基调,才能用到最有利于我们的策略。
A.找到下家了/人到极限了必须尽快休息:那你的目标是最快速度离职
B.不想干了但还没找到下家/虽然想离职,但还需要一些工资来过渡:你则需要争取最多离职权益
定好调子,我们的离职策略其实就开始分化了:
A.光速离职版:提2个方案,一个要赔偿,一个要快速离职-->快速谈判-->等公司妥协(公司99%会选后者)-->以你期望的日期快速离职
B.争取权益版:提1个非常高昂但合理的赔偿额-->耐心谈判-->接受公司一个略低但仍在你期望内的金额-->签协议离职
区别是明显的,想多要钱,那你要先开个高价,再慢慢等公司还价,要用时间和耐心去换;不想要钱,那一定要快,不能因为公司各种感情牌而心软,原因我们后面再说。
找到“入场交易时间”,不要“沉默地扔掉筹码”
1、有下家了:等下家包含了薪酬、入职流程的书面offer出来、至少与人力和直属上司都交换了联系方式,再正式提离职
2、没下家:随意,但建议在大型绩效考核开始前,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 [ 谈判筹码 ]!
很多姐妹会困惑:怎么能让公司愿意跟我谈判?我能力平平也不擅长吵架。那年底绩效考核期就是你的一个天降筹码:年底了,每个团队大概率都有末位淘汰,每个老板也大概率想把淘汰的名额分给有离职念头的员工;但如果你提前走了,不参与考核,老板就得把名额发给其他员工,加剧团队的流动性,ta很可能不舍得!而且,年底招人困难,ta可能要处理你离开后一个漫长的空窗期!所以,不要傻乎乎离开,当了“隐形的替罪羊”还不知道;要卡住考核启动的节点,提前和老板沟通,用“有形的牺牲”换取你的权益。(当然了,你的公司这些关键节点不一定是年底,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兵贵神速”,提离职就要提它个措手不及,争取自己的权益最大化。
提离职时,一般要先给直属上司说,再跟顶头上司说,但我有个小建议:尽量把两次沟通时间安排得很近,防止两个上司交换了信息差,商量出什么损害你利益的拖延方案。我离职时,故意安排在午饭时间提,12点和+1面谈,13点就和+2面谈。+2想拖我到年后再走,说:“我要和+1商量一下,你的工作太难交接了。”我说:“哦,我刚刚和+1聊过,ta对我的交接时间安排没有意见呢。”+2只好同意下来,等他们发现被我套路,木已成舟。
离职的阻拦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三点:
1、利诱:要么公司财大气粗,要么你过往成绩确实优秀,公司用加薪、年终奖、新项目的大饼来诱惑你——别信,你一旦留下,最后兑现往往打折扣,或者临时追加更多条件,因为没人在乎一个没底线又已知要离开的员工。
2、威逼:很多没有下限的公司会试图PUA你,“下家找好了吗”“没有啊,那你再等等吧,你的能力想再找我们这样的可是很难的!”“你要去XX啊,那边可恶心了,blablabla……你平时抗压能力就不行,去了受得了吗?”同理,连利诱都不舍得的公司,更别信。
3、感情牌:这种最为常见,“我们当年一起进来的时候blabla”“现在工作不好找,你多考虑一下,别被下家骗了呢?我是为你好哈”“我们其实一直很看好你,只是大环境不好,没有能力给你更好的展示机会,正好明年有个新项目,咱们给你个机会再试试呢?”
聪明人会知道,人一旦要走,就被不再被信任。所以此时的任何诱惑其实都是骗你的。如果你真想以离职来要挟公司,应该先提诉求(涨薪/晋升/资源),等公司实在不同意再离职,回头草是吃不着的。
一部分公司,因为囊中羞涩,你提离职后他们会希望你快点走,省下几天工资不用发。而更多公司,因为不想给你N+1/招不到接任者,会拖你一段时间,趁机让你多干点活。这时你又想早点走,怎么办?我离职时,其实手头已经基本没有活了。但老板依然很痛苦地求我缓一个月再走(我提的一周离职,这是我的谈判策略),我就趁机妥协,改口两周离职,把剩下年假美美休了,还多混一周工资。同理,在第一部分我提到“如果想早点走,你就开口要赔偿”,也是一样的道理:你先提一个他们不能接受的方案,再抛你的真正诉求,老板就容易松口了。
你现在大概已经意识到了,[谈判] 的作用就在于此:卡一个对公司关键的节点,先提个让公司崩溃的日期,等他们找你一再恳求,再让步到你期望的区间。别心软——我知道很多人一看到老板痛苦的样子就心软了——但这是谈判,不是义务,别什么亏都往自己身上揽,回忆一下自己想走的理由吧。
别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有可操作性的。我离职前统计了一下之前主动离职但拿过N+1大礼包的员工,发现其中男女比5:1。排除男性在职场上更容易跟上级和人力部门打好关系的成分,我认为“主动性”在这种场景尤为重要,甚至有时我们需要“得寸进尺”一点。 不要有道德包袱,这其实是一种等价交换,你付出的可是背调时的一次差绩效,和未来可能无法再回流前司的牺牲(其实,真的很多人想回流吗)。
虽然我离职对赔偿没有诉求,但我还是研究了一下可行性,发现要有2个前提要素:
1、近期你们团队有裁员指标
2、你走的时间节点接近重要绩效考核期
符合任意一点,你就可以去谈判了。
告诉老板,你愿意为团队做最后的贡献,帮ta顶走一个裁员/淘汰的名额,只要ta愿意帮你争取裁员/淘汰赔偿。这一招几乎零成本零风险,非常推荐要走的人都试一试。如果老板实在不同意,那你推出你的另外方案(比如想光速离职),老板也会更愿意找个台阶下了,尽快向你妥协;如果老板同意了,但态度比较暧昧,千万别得意,问清这个赔偿流程谁负责推动、签什么样的协议、今天能不能就启动流程,否则也可能拖着拖着,公司就食言了。我有个关系很好的姐妹,之前跳槽创业公司,谈判时被提到竞业,本来美滋滋以为能赚一笔钱,结果到了离职日,公司又改口说不竞业啦,“公司尊重你的自由!”快到手的赔偿就这样飞了。这点要格外提醒本性善良的女生:白纸黑字的流程胜过一切。
如果你被上家用金钱或者别的东西诱惑,迟迟无法离职,下家又在玩命催,这时要如何权衡呢?首先别急,将上家卡你的证据交给下家,坦白你的无奈,同时给自己争取预留几天gap。我这样操作下来,得到了将近一个月gap来休息。然后你可以考虑的是:一边是已经注定分开的前司,一边是即将变成战友的下家,哪边的承诺更可信?前司的诱惑,有没有走书面流程?过往有没有毁约的先例?下家好不好说话,能谈判争取吗?如果你选择尽快入职下家,他们能给你什么好处吗(比如帮你续好社保/来年多一次调薪机会等)?
人是灵活的,这时候一定不要空想,咱们两边聊着,同时让两边知道我们“有选择的权力”,看哪边先释放正面信号。我离职时引用了一句话:
好聚好散是我的真诚期望,但不是我的唯一选择,希望公司珍视我的真诚。
我对下家也说了一句话:
你们能把我这样厉害的人挖来,也一定能帮我解决这个困难。情义千金,我选择信你们。
是不是很像海王的嘴脸。但打工人身上往往就是缺这点不要脸。
以上。
离职其实只是人生的一次换乘,但既然要换乘,奔波是免不了的。这篇帖子几乎没有探讨要不要离职,但我想在这里补充一下:知道自己要什么了再走,因为选择是有价的,你的动机基本就已决定90%情况下的离职体验。
祝所有人都有一段美好的离职体验。和拿到足够多的钱。

·
·
·
回顾一下“打破信息差系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