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典|《粤剧表演艺术大全》收官之作将于羊城粤剧节首发!
粤韵华章,唱响羊城。鸣锣启幕,声扬四海。
11月20日,在粤剧“申遗”成功十五周年之际,第九届羊城粤剧节在广州隆重开幕。本届粤剧节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指导,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主办,广州粤剧院承办。活动将持续至11月30日,数千名海内外粤剧知音将共同参与本次盛会。


作为本届羊城粤剧节的重头戏之一,《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竣工庆典晚会暨“剧目卷”首发式将于11月30日隆重举行。《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的竣工,标志着粤剧成为国内第一个系统完整呈现本剧种表演艺术体系的剧种。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风格特色,曾被周恩来总理美誉为“南国红豆”。《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丛书对粤剧的表演艺术进行了追根溯源发掘和梳理,运用现代科技的手段,以图、文、音、像“四结合”的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翔实反映粤剧表演艺术的整体面貌,把粤剧近百年来最有特色的表演形式记载下来。丛书共分五大卷,分别为“做打卷”“唱念卷”“音乐卷”“舞美卷”“剧目卷”,既为粤剧表演者、教学者、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丰富的资料和准确的依据,又为粤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扎实可靠的基础。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编纂项目于2017年6月启动,出版以来先后斩获多个重磅奖项:2019年荣获“张庚戏曲学术提名”奖;2020年荣登“羊城十大好书”榜首, 同时又荣获了中华印刷大奖铜奖及第33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2021年全套书籍纳入“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2022年入选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本次《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竣工庆典晚会不仅展示了丛书历经8年结出的累累硕果,也彰显了粤剧艺术的深厚底蕴。


在粤剧艺术领域里,粤剧表演艺术的精华集中体现在数量繁多的剧目上。目前,有记载的粤剧剧目1万多个,作为《粤剧表演艺术大全》收官之作的“剧目卷”,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传统例戏、表演排场、精选剧目予以介绍。
例戏,大多是粤剧正戏演出之前上演的仪式性剧目;排场则从元明以来就开始形成,是角色人物、戏剧情节、身段动作、舞台调度、曲牌锣鼓密切配合而成的表演单元或折子段落,因其能够被程式化地搬演和袭用,而被套用在相同或相似的戏剧情节中;精选剧目篇在近百年粤剧众多有代表性和影响的作品中选入了传统剧、新编古装剧、现代剧等题材102部。
这些作品均是历年来上演较多、影响较大、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而且以能提供演出视频(个别附音频)为基本条件,展示了大半个世纪以来粤剧剧目传承创作的基本情况,在表演艺术上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因此,“剧目卷”可视为《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中分量最为重磅的一卷。



正如《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主编倪惠英早前在接受采访时所言,《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的编纂过程得到粤港澳三地粤剧界鼎力支持,粤剧同仁们无私付出,“不为名,只为史”,充分体现了粤剧人“八方和合”的团结精神。



羊城粤剧节期间,粤剧嘉年华活动将在11月22日至25日举行,集结粤剧快闪演出和戏曲换装等多种形式,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在广州粤剧院新大楼及周边商圈内,游客可以感受到粤剧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尽情享受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市集。
其中,“广州出版社·粤读粤有戏”主题摊位汇聚了众多粤剧、岭南、非遗文化精品好书,如《粤剧表演艺术大全》《此物最相思:粤剧史料文萃》《粤剧传统表演排场集》《西关有戏》《穿粤记——发现广州宝藏》《大粤菜》《老广新游之广府童谣》等,以及主题文创,定必让你眼界大开
粤剧嘉年华创意市集 粤剧宝典,值得珍藏!《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丛书热销中,大家可通过广州出版社微店和线下书店等渠道直接购买,限时限量,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