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镜头下的新加坡
查看话题 >新加坡——这个今年去了7次的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觉得用以下几点就能够很好的介绍新加坡这个地方了。
社会阶级分层(华人/新加坡人、白人、马来人、印度人)东南亚避风港、政府精细化管理、公民知法懂法守法,活到老做工到老、全球美食汇集地、独特的Singlish、公共假期
其他的金融中心 消费水平高 天气热是众所皆知的事情了,就不过多赘述。

①在新加坡,走在大街上就能见到西装革履 说着英语的华人或者白人 好像他们讨论的都是几个亿的生意一样(夸张手法)
其实是分工种,在投资/银行/科技等先进一些的领域,往往都是华人/新加坡人(其中包含已获取PR的中国人)、白人占多数,而服务业/建筑业/餐饮业等领域,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占多数。
没办法,华人的比例实在是太高了
“截至2023年,华人占总人口的74.04%,马来人占13.53%,印度人占9.03%,其他少数族裔(包括白人)占3.4%”

②东南亚避风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接触了不少朋友,在近两年,都选择了新加坡作为落脚点,一来他们有钱,二来可以选择移民获得新加坡身份,脱胎换骨。除了他们,也有富豪资产转移到新加坡的。

③新加坡能有今天这个成就,跟政府的管理脱不了干系,也是政府的努力,才让这样一个比香港还小的地方硬是发展成了全球金融中心,政府的管理体现在很多方面:
a. 推行经济自由化政策,积极邀请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业务
b. 取消所有关税,融入全球市场,吸引海外资本
c. 政府建组屋给永久居民申请(超3年)(政府提供补助)
d. 实行拥车证制度(10年期限) 把控车辆数量
e. 公共卫生管理条例很多 举例不能吐口香糖 否则罚款1000新币;严格把控食物卫生,
f. 在新加坡开任何餐饮店都需要申请食品店牌照
g. 政府出一系列培训课程补贴鼓励公民去学习
h. 新加坡的退休金CPF(类似我们的社保)但是很不同的是,CPF是强制性储蓄,总缴纳比例高达37%,65岁退休后,按照条件每月领取一部分生活费用,一直领到终身
……

④也就是上一条政府的管理,让大家都养成了高素质的生活习惯,连坐手扶电梯都有秩序,接触过的新加坡人都非常有礼貌,也讲卫生,吃完饭也会把餐盘回收,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都share同样的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助,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⑤因为新加坡的消费水平高,但是政府也鼓励社会雇佣60岁以上的人做工,很多老人都在坚持工作,没办法,太卷了,但是根据一些朋友的说法,老人也习惯了,根本不愿意停下来休息,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出去工作挣钱,证明自己的社会价值,跟不同的人交流,也是一种养老方式。
⑥新加坡几乎是全球的美食聚集地,毫不夸张的说,这里的外来食物都很正宗,感觉都像是本地人开的,什么越南菜…泰国菜…瑞士菜…土耳其菜…,当然,还有中餐,听朋友说,中餐是近几年才变得好吃起来,以前他们说没那么好吃。
⑦英语是这边的官方语言,但是路边的警示牌都会放四种语言,英语/中文/马来语/印度语,而且这边的英语,很有特色,能从口音上就辨别的出来,他们本地人说英语既没有英音也没有美音,因为夹杂了许多闽南话/广东话,而且也没有太多语法,就是沟通清楚就可以了。
⑧之前12月对接新加坡一个客户的时候,发现他老是在休假,问了才知道,年假+圣诞节,休了快半个月……那边年假7天起步,但我认识的都说是10几天年假,而且某些公司会强制你休年假,(为了证明公司少了你可以正常运转)
虽然他们没有那么多节假日,但是他们一休就可以休很长时间,可以去国外度假,他们很爱去日本/韩国/澳洲等地方,最近中国也很流行了。

去了这么多次,也有朋友劝我到那边读个书然后留下来,但是我舍不得国内的家人朋友跟两只猫,而且我觉得没钱就不要去那边硬过苦日子了,那边是有钱人待的地方,GST今年都涨到9%了,虽然工资高,但是害怕赚多少 花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