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编辑的泪目时刻:负责审稿的图书0差错率

做了近7年全职编辑后,我于2021年底退出职场,开启自由编辑生涯。
自由编辑的头半年,我每个月只有2k左右的收入,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入不敷出。我一再地想过要放弃,劝自己不如回到职场吧,两家前东家都再次向我抛出橄榄枝,回到职场也无须经历诸多面试和抉择的焦虑。
但在我纠结的时候,我想到了这样的画面:我坐在工位上,看着被红笔啃噬得密密层层的烂稿,越发明显地感受到自己身心俱疲,就感觉工位是一口暗无天日的窨井,如果我不尽早地跳出来,我就再也无法顺畅地呼吸。

是的,现实狠狠地扇了我一耳光:工作越久,我越觉得自己与成就感背道而驰,像一具行尸走肉,像一具活生生的黑马软件。我感觉每天都不属于我,每天都在失去自己更多。入行时百分之两百的“热爱”,在烂稿的消磨中,只剩下了一摊微澜死水。或许唯有离开,才能继续让这摊死水重新湍涌起波浪。
于是,一股强烈的念头攫住了我:我不能再回到职场了,不能再让恶性循环的疲惫状态蚕食着我的初心和热爱了。我必须彻底地离开,不再回到职场。
其实,如果不是特别热爱编辑工作,我早就离开这一行业了。天真如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是把编辑和“纯粹”一词画上等号,以为只要自己继续从事编辑工作,就能继续守住自己心中所谓的“纯粹”,就能不被商业市场所污浊。现在想来,这样的念头堪称天大的笑话,很多时候只是自己的执迷不悟、一厢情愿而已。说得再直白些,只是自己逃避现实罢了。

在这3年的自由编辑生涯里,虽然我并不是每本书稿都来者不拒(我会有所选择,先看看书稿样章的质量,再来慎重地决定审稿与否),但我还是有踩过烂稿甚至抄袭稿的坑。
在我这3年审稿的近90本书稿里,依然是95%的书都未能署名(5%则署名在特约编辑栏),继续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幕后隐身人。其实,我有过渴望署名的时期,因为这90本书里有三分之一是我特别喜欢的小说,而且我都有全力以赴地审稿。但我早已习惯了不署名,因为我清楚自己只不过是外编、外校而已(我接触过的个别出版社编辑,对于外编、外校是有鄙视链的)。
而这家山东的出版社会给我在版权页署名,不仅如此,今天,我负责审稿的一本书,责编老师反馈“质检0差错”,我瞬间泪目了。说真的,我也是第一次得到这样的反馈,因为挺多出版社的质检是不反馈差错率的,只告知我“过了质检”。而这家出版社此前反馈的差错率,会有比如缺了一个主语扣2分的情况(这家出版社对于缺主语相当严格,我经常一本书补了大几百个主语,但还是稍有疏忽,质检时会查出漏加了一两个主语的情况)。
真的,我很感恩自己退出职场的勇气,也很感恩自己遇到的每一位编辑老师,是你们给了我继续追逐自由与梦想的勇气。









湛泊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图书编辑周记:审稿狂人的痴与怨 (22人喜欢)
- 图书编辑周记:步入审稿忙碌期 (15人喜欢)
- 图书编辑周记:见了朋友,剃了光头,中招了 (21人喜欢)
- 图书编辑审稿实录,这12张图的写作干货作者必知(逐点分析) (20人喜欢)
- 图书编辑周记:自由职业的困境、编辑的门槛 (2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