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高中时写过的作文几则
起因是在编辑最近更的小说的大纲,想找耳机去翻找书橱。没成想找到高中写过的几篇作文。看了一遍,很感慨。有些矫情幼稚,颇有些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有些地方写的也挺有意思。现记在豆瓣上,以供我人生路上回头看,不忘年少赤诚初心,让我永远热烈。
(一)冷处偏佳
(此文写在高考前夕的一个普通晚自习。)
于寒冬之间绽放的花朵,是世间独一无二的。那便是雪花。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题记
此刻,眼前又是堆积的、遮住视线的教科书,和静的将听见自己心跳的教室。的确是这样,我没想到的是,我又一次重复高中三年经历的痛苦。
然而,我并非无法接受来自他人的压力,我想的是我如何战胜自己,让一颗浮躁不安的心静下来,坦然接受面前的苦难。我必须承认,我最大的敌人便是自己,且不说超越自我,暂说自己的心魔:我总也不愿承受苦难。
生活本来很困难,人又岂能借助他人微薄之力得到成全。感情的解脱不能依凭他人,而只能靠自我战胜。赢了便形成精神与意识,低级的只能沦落的落落寡欢与脾气。因此,我必须得信,劳我筋骨,饿我体肤,空乏我身,只因欲降大任于我。而我无超世之才,则必须得有坚忍不拔之志。钢铁不淬火,难以成真钢,红梅不傲立风雪,难以成其品性。人若不能吃苦,则难以成良才。伟大的人格无法在平庸中养成,卓越的成就无法再舒适中获得。所以即使在苦难中也无需悲哀,正如塞加内所说,“何必为部分生活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生命这条长河,苦难乃是寻常经历,既是如此,何必为眼前的小小苦难而叹息悲伤,至于一生则何如?
人生之路沿途风波恶,反复的全是诱惑。但无几人能抵御诱惑,选择艰辛与跋涉。然而,没有一个饱学之士是整日在筵席间谈笑风生的,没有一个事业有成之人是终日在平淡中浑浑噩噩度过的。我们所艳羡的成功之士往往是艰辛跋涉之人,因此每一条走下去的路都有去跋涉的理由。于我而言,此刻的辛劳总会得到收获与回报,即是在为我未来之路披荆斩棘,助我踏足康庄大道。
几年前,读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时,我还在想青衣磊落的书生拱手向牧童问路,杨柳轻曳,微雨霏蒙,如此不识忧患,天地间似独余他一人任意喜乐,有多好。而现今,我才恍然惊觉,我是忽略了“欲断魂”与他的“落拓江湖载酒行”。细思量,无论是曾羡慕的“误入藕花深处”“清风吹我襟”或者“有酒唯浇赵州土”,似乎背后都有各自的辛酸悲苦。只是将这些冷笑置之而已。由此看来,人从来不能不识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唯忧患与苦难才能让人涅槃重生。
正如现在的我,正是经历寒冬无疑,然而于此苦难间能胜出,则修成人间独一无二之花,于此种花来说,冷处偏佳。冷才能造就它。
又或者,在我奔波的这条路上,会有的不尽是黑暗与泪水。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或许多年后,当我回首驻足——
我将多谢这段岁月,欢乐与泪水,黑夜与白昼,因孤独与执着而使青春永葆旖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