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消化2024.11 译文纪实的第35个月 莫言的第19个月 昆德拉的第2个月
十一月,冷柜里的北京。

译文纪实
11/08 普雷斯顿《冷柜里的恶魔》★★★
普雷斯顿很会写非虚构故事,但是还是应该集中到非常具体的题材上,比如《血疫》中的埃博拉病毒。冷柜里的恶魔这个题材有点大了,不如只写美国的炭疽案件或只写天花发展和消灭的历史。
以“冷柜里的恶魔”为题,这个结局便必须是开放的。开放的结局是文学之美,病毒的开放结局却是让人不寒而栗。生物武器不会消失,不会被制度约束,甚至不一定受人类控制。
莫言
11/14 莫言《感谢那条秋田狗》★★★★
莫言的文学评论或成长自述终于提到了略萨和《大师与玛格丽特》,各一次,明明莫言的小说有强烈的略萨风格和明显的《大师与玛格丽特》影响,却总在不厌其烦地谈论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第一辑的文学评论和创作谈,以及第二辑的自序,都是堪比马尔克斯的漂亮与调皮,明目张胆地告诉读者这些散文都是虚构,虚构才是真实的。第三辑应酬文就没什么意思了,就算莫言推荐也不想看那些作品。
昆德拉
11/30 昆德拉《好笑的爱》★★★★
这本文集写于1959至1968年,查了一下彼时昆德拉还没有定居法国,仍在红色布拉格生活,却写出了如此大逆不道且法国味儿浓厚的文章。形式上可能只是情景喜剧或者是色情小说,但是结合布拉格之春发生之前捷克斯洛伐克的红色背景,联想到同时期苏联或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这些大男子主义嘲讽、这些稀里糊涂的青春、这些黄色笑话,轻而易举地破解了铁幕的高压。
最喜欢《搭车游戏》和《爱德华与上帝》。
豆瓣读书周历

11/24 布里克森《走出非洲》★★★
名声在外,很失望的一本书。读之前以为是类似《沙漠之花》那样的“走出非洲”,没想到是BBC自然纪录片一样的人类观察。虽然放在作者生活的年代可能充满了人文关怀,但今天读起来充满掩饰不住的傲慢。要说描写景物的文笔,或者说译者的文笔,真的很不错。但仅当成过客记录的风土人情,也远不如李娟或三毛的文章自然。处处赞扬当地人的好,却处处流露着来自殖民者“文明”的俯视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