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一生
1853年3月20日出生在荷兰一个普通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牧师,在他出生那一天,他一岁的哥哥去世了。所以梵高的出生就像是一个悲剧一样。哥哥死了,他却出生,他的爸爸妈妈其实心情很糟糕,并且认为是他的出生夺走了哥哥的生命。所以为什么叫梵高呢,因为哥哥的名字叫梵高。一个无辜的婴孩从生下来就像是一个遗憾,不是惊喜。甚至名字都在替代另一个人的逝去。身处在这种境遇的孩子,成长中会拥有足够的爱吗。其实没有,他时常是没有安全感的,胆怯的。没有爱的陪伴,成长就不会勇敢,不会大方。他努力的在讨好他的爸爸妈妈,但是很无奈,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然而梵高的性格因此就变得比较内向,自卑。
梵高在16岁就辍学了,因为他在学校也不合群,就去了画廊工作。工作时,他认识了一个19岁的女孩尤金尼,尤金尼是梵高在画廊工作时租房的房东的女儿。女孩比梵高的个子高很多,当你第一次喜欢上一个人,那个人看起来那么的优雅,那么的优秀,梵高因此一发不可收拾。非常非常喜欢尤金尼,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梵高陪伴着尤金尼,陪她一起聊天,看星星,聊人生,聊理想,一年以后终于表白了,结果痛苦的发现,尤金尼已经订婚了,刚刚开始的美好爱情就这样结束了。梵高无心在工作,痛苦的离开了画廊。
离开之后梵高就回去做了很多其他的工作,总之他的人生里没有一件长期的工作做到头。后来他实在是没得干了,就去当了助理牧师,因为梵高的爸爸就是个牧师。在当时做牧师是需要考试的,梵高努力准备,结果最好还是考砸了。没考上牧师,梵高就去做了一个普通的传教士。去到了一个矿区。矿区生活的一些人,都是相对粗鄙的,粗糙的,没有人会在意这些。而梵高像是一个特别热情的老师一样,陪伴着每一个人,结果最后被开除了。原因就是因为梵高太过于热情了。
梵高的第一幅画是在他32岁的时候画的,就是那个看起来黑乎乎的。《吃土豆的人》。起初梵高的画风就比较的阴沉,因为这个时候梵高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但是他的爸爸妈妈又不喜欢他,也还是没有赶走他。就在家里的院子里随便找了一个破旧的杂货间,梵高就住在那里。吃的也比较差,住的也差。他就每天跑到那些特别贫苦的人家里,想办法去作画。《吃土豆的人》画的是一个实际的家庭,画里的那个女孩子后来怀孕了。大家都分别说是梵高的孩子,给他编很多的故事。因为在这之前梵高确实是喜欢过一些人,甚至还有他的表姐。他爱上一个人之后就特别想对一个人好,他是一个极其敏感,脆弱的人,很少主动去向别人表达心意,只是害怕失望而已。但是屡次被拒绝之后,梵高变得沉默,自卑,无法像其他人一样活在阳光下。也是在这一年,梵高的父亲去世了。
梵高从小都在通过自己的讨好,渴望得到家人的一点点 关注,关心,认同和爱,但是一直一直都没有。梵高一共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哥哥去世了。他的弟弟Theo非常的关系他。还有一个妹妹跟他的关系也比较好。其它的兄弟姐妹都非常的讨厌他。甚至有一个妹妹还编排说他父亲去世,是因为梵高造成,他的父亲是中风去世的。梵高背负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他的挚爱之人,从来不在乎他,不爱他,不关心他。甚至会用恶毒的语言攻击伤害他,用冰冷的态度对待他,给他讽刺,羞辱和打击。所以梵高其实过的很痛苦。
35岁梵高去了普罗旺斯。因为他特别喜欢高更。高更就是《月亮与六便士》,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的那个人,毛姆就以他为原型写的。梵高就给高更写信,你能不能来跟我一起画画,他们都是属于后印象派。(莫奈,塞上都是属于印象派)。梵高一直一直在等着,10月23号,高更终于来了。你从今天告诉我你要来,我从今天就开始开心了,你从昨天告诉我你要来,我从昨天就开始开心了。梵高等了那么久,终于等来了。能想象梵高的喜悦吧。就像是等待着一份爱情的到来,等待着春天的到来一样。一语难表。开始梵高和高更的相处还是非常愉快的,就像是得不到爱情得到友情也是很好的。互相欣赏,惺惺相惜,志同道合,像是伯牙子期那种感觉。但是后来可能是梵高太过热情,或者是高更并不认同这个朋友,他们的分歧越来越大,吵架,一个月后高更摔门离开。梵高写了很多封信去给高更道歉,最后高更也没有回信。高更离开的日子里梵高其实非常难受。
就是在梵高和高更相处的短暂时间里。梵高做出了很多幅画,包括自己的自画像。其中《向日葵》就是在这个时候画的,很多的向日葵。在十月的法国有多么漂亮,深秋,景色很好,所以他画了很多画。高更离开之后,梵高就割了自己的左耳朵。一共有11幅向日葵。梵高在生前只卖出去过一幅画。就在他死的那一年。后来这些《向日葵》都成了传世奇作,流落各国。梵高的作品有一半都在荷兰的梵高艺术馆展出。直到现在每年的五月,人们还会非常想念喜欢梵高,会在梵高艺术馆门前铺上全部的向日葵。
36岁梵高住进了圣雷米的疗养院里了,在疗养院里梵高做了一幅非常经典的作品《星空夜》 Starry starry night。旋转扭曲的天空,用简单的蓝色紫色,以及白色堆积在一起的颜料,好像是一个换了精神病的人,眼睛里看出的扭曲的世界一样。天空中旋转巨大的漩涡像是一个无尽的黑洞,把他所有的爱,温暖都抽离了进去。使它变成一个空洞,痛苦的人。这个世界上,只有梵高在深情的活着。他用内心的火热燃烧着这个世界的黑暗和冷漠。后来出院后他在小镇上待了两个月左右。画了很多副画,几乎是一天一幅,一天一幅的创作。
梵高生前的最后一幅创作是《麦田群鸦》,下面是麦子,上面是乌鸦。1890年7月27日,梵高走在路上,开了一枪,自杀了。在这之前,他给弟弟Theo写信,想让弟弟来看他,但是弟弟没有来,可能是没看到,也可能是忙,但是梵高以为弟弟也抛弃了他,嫌弃他呢。一个从小没有被重视,没有被爱过的人,他的内心是极其敏感的,就像长大后的我们一样,总是会言不由衷的说一些话,其实就是害怕失望罢了。两天之后弟弟终于来了,梵高躺在弟弟的怀里去世了。在梵高去世一年之后,他的弟弟Theo也去世了。从来都相信他,支持他,赞美他的弟弟。
在梵高和弟弟的所有通信里面,其中有一句,也是人们愿意相信,这句话是梵高说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团火,但是路过的人只看到了一堆烟。人们愿意相信,一个人面对痛苦和黑暗,孤独和挫败,会用浓墨重彩在画布上涂上那么的向日葵。如此的充满了生命力,在阳光下自由的绽放着,他慷慨,自由,展示人的极其顽强的蓬勃的力量。我们相信这样一个画家,内心应该是宽敞而明亮的。他只要得到一点点的爱就行了。
从小到大,梵高没有朋友,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缺爱的人,缺乏这个世界给他的温暖和肯定,缺乏周围人给他的陪伴和温情。人生大多数对梵高都是压抑,苦闷,痛苦,别离,贫穷,以及误解。37岁结束了短暂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