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讣告-纪念一个南京的朋友
我的一位朋友在今年10月27号死了,他年纪不大,刚40出头,朋友们都习惯念叨他的网名——“上校。”那还是西祠胡同时代的名字,在接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就和网名一样,他好像也没什么变化。上校胖乎乎的从不与人发脾气,喜欢电吉他,阿根廷足球,喝啤酒,骑摩托车,似乎从认识以来从没变化,就连身材发型也是一样。以至于提起上校大家都忽视掉了岁月的痕迹,也从不会和突然离世扯上关系。
我们和上校是零几年在南京看演出认识的,那时候没有智能机,物价也便宜,没事了就在古堡看各种土摇演出。看完后还会长篇大论发帖和网友聊效果器、聊调音的好坏,聊主唱是不是在台上裸奔,总之在某次演出后大家就认识了。再后来,他骑自行车帮我卖演出门票,我们在他家里吃过火锅,一起去江心洲搞过烧烤,他家和我家更成了据点,收留过各种夜里无处刷夜的亚比们。再后来,我回了北京,但每次去南京找他们玩的时候都会和上校见上一面。
在当年上校算是正经学霸,南航毕业后从事土木,赶上房地产发达的10年,他早早的买了房,买了摩托车和电吉他,似乎从来不缺钱,就是老往工地跑,外表沧桑地像大孟子。我们在他没结婚时候老给他介绍对象,每次他都羞涩的笑笑。后来大哥突然结婚了,家里介绍的青梅竹马,老婆长的蛮漂亮,可惜两口子老吵架,小姐姐把电吉他和手办都砸了,动不动就举着菜刀把他追的满街跑。再后来,上校离婚后,西祠倒闭了,微信和短视频兴起了,我还请他去离婚群里做过情感分享,试图再给他介绍新的姑娘,但他仍然羞涩地笑笑。就这样,我们半熟不熟的关系晃晃悠悠到了去年。在大家都抱怨工作不好做钱难挣的时候,某天他郑重宣布,土木行业是真没有火路了,决定退休去海南躺平。
上校说干就干,直播了打包行李,开车跑路,还热烈的讨论怎样买钓鱼竿,去哪个沙滩冲浪和赶海,时不时分享去各种森林公园的照片,仿佛社会上的一切烦恼都与他无关了。
说来,为什么今天大家才知道消息,是因为热衷在微信分享各种八卦新闻的他太久没说话了。他微信和大家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人到中年注意保重”,从此陷入沉默,就连国足赢球也勾不出他的出现。我们都以为他发了横财,不和老朋友们联系,就无聊的拨了个微信语音,却是他妈接的。说上校在十月底在高铁站,就像电影里那样从三楼一跤跌倒二楼,直接就摔死了,至于是突发疾病还是脚下一滑都没有分辨的意义了,就是这么突然。
==== 上代人电子记录,人死了就是死了。我们这代人随着老去,则要面对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账户主人最终不会说话的现实,如果一个人活了很久,所有的微信都不再回话,也还挺惨的。就发个电子讣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