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一周游和付首席的讲话
赋闲在家,便计划日本旅游,距十年前一游着实已是物是人非,那时还是个文艺青年,现在已经是四十不惑,所看所想都大有不同。
今年因为气候问题关西的红叶季来的晚了一些,而此时正时赏枫的最好时候,在京都的第一天出门,便是遭遇人山人海,白人黑人黄人各种各样的,英语德语法语中文,听的出来的和听不出来的,俨然就像到了联合国,而在国内这几年,已经很久没有这种对人的多元化感受了,走在街上看到个外国人,我都忍不住要多看几眼,就像看天外来客似的好奇。

因为在前司的时候在做建筑设计的PM,所以带着职业习惯在日本留心看了看他们的房子,唯一的感觉是,太直了,所有的线条就像直角坐标系一样,标准九十度,不偏不倚。然而除此之外单体的设计却也乏善可陈,因为城市里的地块都比较小,所以经常感觉像走过一排拼凑起来的多米诺骨牌,而且因为占地面积小,高度又不低,所以比例上很多都有些失调,材料上多是金属、瓷砖为主,窗墙体系比较多,手法也都比较简单,颜色搭配也都比较正常,但是过于精细的施工直接把整个建筑效果拉伸了一个档次,幕墙线条挺拔有力,贴砖也都规整地像棋盘,所有的收口及其干净利落,难怪日系的建筑大师们的作品都体现一个干净整齐,线条分明,而且不喜欢用太复杂的材料。有些新建的超高层也很少见到全玻璃幕墙,依旧是窗墙体系,但好的施工质量弥补了设计的普通。

如果日本的建筑施工质量是一个极端的话,那中国项目的施工质量可能就是另一个极端了,我想正常国家里,可能没有地方比国内更视施工质量为儿戏了,我参与建筑工程12年了,而且基本上都是很重要的项目,多数时候大家都目标就是不塌即可,至于要做到多高的品质,在这么多年的速度换质量发展后,再叠加我们的操作工人都是“农民工”“临时工”的debuff,品质带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微不足道,即使有时间有钱,我们现在也很难达到这种精细的水准了。当然,这个也许是日本人对职责的执念,前几天在看役所广司的电影《完美的日子》,电影里他扮演的厕所清洁工洗厕所比我在家洗碗洗的还认真,而我还在日本的车站里看到清洁工就在这样里里外外擦着小便池,哪怕一分钟之后就脏了,我感觉这就是使命感了,这是上帝赋予你的使命,当然我想肯定也不是所有日本人都这样,不过即使打个折可能还有保留80分吧。



此外,令我感到震撼的是在日本的TOD,这次却是真的体会到了,每一个TOD都涵盖商业和轨道等,这里面有私铁,国铁,城市地铁,城市公交,商业,共享站点,IC卡通用,我开玩笑说,这相当于在上海一个地铁站上要协调上海铁路局,申通地铁,久事公交,还有一个金山小火车。而做过上海项目的的都知道,这些都是亲爹的存在,而很多规划行的条件,我发现也相当灵活。想起来以前做一个地铁上盖项目,建筑师和申通地铁沟通说想借他们的地下结构上面做我们的结构,而为了建筑美观想地铁部分的结构可以做成弧形,对方立刻表示我们没有做过弧形不会,我们说那我们做好你直接复制过去行不行,那边说肯定不行,我们只能做直的不能做弧的,于是只能作罢,上面也做了一个火柴盒。

除了大街上瞎看看,在京都还特意跑去了奈良看了几个比较老的古建,因为我也不是专业研究古建的,也只能看个热闹,比如去看了东大寺、法隆寺,看了一些介绍,比如东大寺始建于8世纪,后经战火所毁,现存是大佛殿1709年重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而创建之初的迦蓝看着复原模型比现在要更大,也没有唐破风的设计,看上去更接近唐的设计;法隆寺因为年代更久远,为7世纪所建,所以所建几乎就是唐风了,看一些资料,很多斗拱、屋顶的节点,在五台佛光寺等都可以找到。其实也可以看出来,今天都叫木建,而中日的建筑其实在也许1000年前就开始分道扬镳了,中国的建筑望着更加复杂、更具有装饰性和等级意义的节点、雕饰设计等,日本的建筑则在唐代建筑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环境因素而做出了变化。所以我们国内的教育经常会把日本放的很低,其实人家可能开始发展的慢一些,从中国学习借鉴了很多政治、文化和技术上的内容,但他们一直也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和我们没什么共同点,所以我们也不可因此狂妄自大。


在离日的前两天,朋友问我看了网上很火的付鹏给HSBC做的分享没,再不看就没了。我赶紧打开YouTube两倍速刷完了,开始还刷成去年的了,看完之后觉得有些讽刺吧,要不怎么说资本的嗅觉最灵敏,他们已经看衰未来至少五年了,在没有体质上的调整,经济成果的分配调整就是一句空话,叠加逆全球化,普通人应对的手段只能要么把钱送出去,要么把人送出去,都送不出去的,就像他自己,把儿子送出去,付鹏只是把这话说了出来。最近在看《苏联的最后一年》,多年的专制、自大、残暴导致了最后帝国的解体,而想避免需要稳妥、有计划的改革、开放,融入这个世界,而不必纠结于意识形态的分支,更何况我们的理论已经停滞发展很多年了。但每每看到网络上那些阿谀谄媚、狂妄好战、道德卫士们的言论,我只深感也许不妙,而最后谁会跟着阿萨德一起离开他的国家和人民?
PS:日本各式花样小店五彩缤纷,最后希望以后国内也可以这样繁繁荣荣,现在那些互联网巨头的出现,就像采花大盗一样,让城市里戈壁滩一样寸草不生,人都成了拿工资吃外卖送外卖的奴隶,经济发展不应该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几个世界第一,而是每个国民真切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