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夺嫡》读后感
本人喜欢这种架空历史,描述古代战争的小说,之前看过更俗的《枭臣》、《楚臣》,《宰执天下》,猫腻的《庆余年》。《枭臣》、《楚臣》中,主角打下一个地方就发展经济,这为后续的战争提供了充足的粮草,战争的细节和场面的描述也还行,感情线和各个人物的结局也有所交代;宰执天下则是疯狂发展工业技术,打仗也是酣畅淋漓;
而《楚臣》侧重谋略,更多的是纸上谈兵,后半段更是“低智”,比如
(1)放了宋文松回西北夺嫡最终成了自己终身大敌;
(2)宋文松带领2万骑兵翻越连山偷袭辽东时没有兵马损失吗?攻打辽东时西北军批量乔装为北方罗戊人,请问这些装备是翻越连山带过来的吗?那一个士兵除了携带自己的装备以外还要待一套罗戊人的装备,宋文松手底下的兵都是神人吗?
(3)文中提到北方罗戊人组成的2万骑兵适合攻城。怎么可能呢?游牧民族擅长劫掠村庄,攻城是他们的短板;
(3)宋文松攻取山东时,山东有陈家和顾家各2万私兵、归附的一万多南府军以及苏家新招募的3万兵马,当时宋文松不到万人,他是怎么攻下整个山东的;
(4)陆铮走投无路时,说服了死敌长公主做内应攻占盛京,长公主恨不得陆铮早点死,她会助陆铮脱困吗?
(5)陆铮执掌悬镜司,却不知道京畿的谭诚军和金陵的南府军换防的事,更不知道宋文松佯攻淮南道最终导致李秀三万兵马全军覆灭。这个悬镜司真是形同虚设。
(6)重付明的学生董勇不辅佐龙兆桓,反而帮助疯女人长公主,这说不过去呀。这个女人急于称帝最终导致了宋和董的失败。
(7)文中说陆铮不打山东是因为客场作战不好,打仗不在别人地盘上打,难道在自己地盘打,让敌人将自己的地盘搅得乱七八糟吗?
(8)宋文松以为他的淮南遇到的3个陷阱也会成为陆铮的阻碍,可能作者也不知道怎么写了,这3个陷阱居然没交代!
主角的几次失败似乎是为了说明主角不是算无遗策,但是这种低智的失策不应该发生在主角身上。关于感情戏更是写着写着就没了,比如说郡主龙熙儿放在北燕不管了吗?大康内战十数年,北方的罗戊人和北燕居然没有趁机南下。主角4个老婆十几年没生孩子吗?苏家二奶奶给陆铮生了一个儿子,最后儿子呢? 被陆铮设计的大皇子后来怎么样了?在京畿的废太子龙兆炎结局如何?
陆铮北上北燕的桥段像是抄袭了《庆余年》,其实他们都是抄自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