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三事
一
今天走路,看到人货混装的车,突然想起和死党过去的聊天。
那时候二仙桥的梗已经没那么热了,但有一天死党转发来视频,里面尽是怜悯那些违反交规人的生活疾苦。我于是笑话死党被标题拐带了思维。死党不解,只继续抱怨社会不公。我便问他,如果要改,你要怎么改,以及如果你在遵守交规人的角度,你会如何看待这些违反交规的人。
他回避了话题,那是我第一次觉得他不该是如此这样容易被拐带思维的人,且也是第一次我发现他变得无法正常讨论问题。我后来抽时间问他,讨论问题的基础是什么。他答,要有相同的基本共识。我于是告诉他,你所说的情况只会让讨论越来越向一边倾斜,讨论的基础应是双方平等。他不解,也没驳我,只是不做讨论。但我仍不很愿放弃,后来又抽时间问他如何看待我总要提醒另一个老同学自称3d人士的问题。他回,因为你认为他是个可以讨论的对象。我说因为我担心他思维被拐带。他说不关心,也不这么认为,只要没花自己钱爱干嘛干嘛。之后,我们就没再讨论过什么了。
今天又看到人货混装,我便想起他。
生活中总有些事从直觉去想总有办法解决,可直觉中的办法搬到现实里偏偏又行不通。
正如我小时候听亲戚讲,说有个邻居家的孩子,严打期间被枪毙了。言辞里大家对他的遭遇都抱有惋惜。我过去也这样认为。但如今我却又觉得没什么可惋惜。正如我过去也认为红头文件不该说些模棱两可的东西,而现在我偏又认为这些话没有一句是模棱两可一样。
二
我习惯用尖锐的语言去剖析他人的行为终究有些不妥。就像前段时间,我对一个人说他有大男子主义。我这样说的原因是我想知道他是否如我所想是个非常自大自恋的人。因为我们交谈中,他总在说自己的谦卑和爱护伴侣的事。这些重复的无法辨别真伪的废话让我感到厌烦。
他听到我的话开始大笑,用手指着自己反问,我?大男子主义?
观看他如此反复了多次后,我确定在我的言语里,他的自尊的确受到极大挑战。只是他没有做出有效的反击,只露出尴尬,这似乎显示他不曾想过自己可能会有相关的诘问。也就是说,他大概的确是个非常自大的人,从未将频繁指责他人的问题向自己进行过提问。
当然,之后我们再无更多交集。即便说话,他也会避开我。
我的这个习惯的确不太有趣。我需要改改自己的毛病。今天是个好天气,我从今天开始改好了。
三
不过说起改习惯,又不得不提我的脾气。想起高中班长在和别人聊天时说起的话,性格决定命运。她说的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望向她们,她看了看我。也许当时她的眼神里就有一种参透了问题的光吧,我忘记了,但她的确比那时的我,看未来要看得长远许多。
这句话机缘巧合落入我的耳,而我的确非常适合这句话。从小学仇视父母,到初中顶撞班主任,高中和同桌争吵……我总是在与别人发生观点争论的时候无法控制情绪。就像小学时同学说摸癞蛤蟆就会死,我就把癞蛤蟆放在嘴里证明他的说法是错误的。某个解题方式,某个字句解释,某个道理有问题真的有问题么?待到大学后我成长为了内心充满棱角行为却绝对的犬儒。
只是直到现在我的性格其实一直都没有变。只是我的行为,终究还是要改改。
昨天约表哥出来散步,原因是我所在的居民区有声音24小时扰民,震得四周住户都睡不好。但大家在群里反馈的噪音来源在我看并不确切,所以决定自己去看一看,顺便和表哥聊天。
表哥听说了小区的问题,一口咬定噪音源也是住户们认定的地方,并且添加上自己曾经进过那片厂区,里面的确噪音巨大。
我们当时正站在厂区之外,我指着一墙之隔的厂区,说,你听,小区里是有噪音的,但是这边没有声音啊。表哥于是说,这边传不出来呗,声音都从上面跑了。我说继续往东边走走,表哥继续说着那片厂区噪音问题之大。
待离那片厂区远了,小区的噪音更大了,表哥这时指着小区说,看来不是刚才的厂区问题,是你们小区下面自己发出的声音。我又继续往东走,远远望见机务段。表哥指着机务段道,就是它了,那边我去过,声音特别大,周围住户受不了都被迫搬走了。
我们于是绕道前往。期间看到街边有缭绕的柴火。我说这是从哪来的。表哥指着对面马路的烟囱说是那边。我看我们正前方的道路转角似乎烟雾更大,就说也许那边也有。表哥说,不能,就是那个烟囱,并且说这是没人举报,不然准被罚款。我们转过路角,烟雾小了,看起来厌恶的来源的确是几十米外的那个房顶的烟囱。
继续往前走,表哥继续说噪音的问题,说肯定就是机务段,并说举报肯定没用,让我就忍着吧,等什么时候拆迁了,就好了。
我终于有些受不了了,问他为什么说举报没用,要求他告诉我具体的人、时间、处理结果。他说不出,只说自己的邻居做过类似的事。我再问细节,他又说不出了。反正是无用。
我说我也不是非要打电话举报的人,只是想知道噪音究竟从哪来的罢了,你这一路一直都在说举报没用,总在说一个结论,但又不说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我一旦质疑你就以不可知来推脱,甚至哪怕你是告诉我具体的举报途径,然后说就算举报也不一定得到有效反馈也行,你连举报途径都不知道,就一直在说举报无用。
表哥于是也生了气,其后一直犟着就算举报成功,声音也依旧会延着地下传播几公里远,直通我家。
回到家我想,其实事情到这里,就该停下来了。我应该意识到我和表哥是完全两种思维方式的人。正如散步时他打给家里电话,告诉我嫂子帮忙取快递。挂了电话,他说到时候她肯定生气,因为要拿的东西是两箱啤酒。我于是说,那你应该提前说清楚,不然你这不是找骂么。他说没事,挨骂也好哄,只要花钱请吃饭或者给买点东西就好。我便问,你平时给他们买东西多么。他说,不多。我说,那你这样做,家里人不会觉得这是你对他们好,只会认为你喜欢耍他们,还有你欠他们的。表哥不解。而我则不明白表哥为何不解。
如果是类似另一段对话,我可能还能理解。那是表哥说女儿说别人家有钱的都有车,而他家没车,他便告诉女儿有车的人未必有钱,有钱的人未必有车。而我听到一半却问,她想去哪玩。
表哥不明白我为什么这么问。这我倒是理解的。
只是我的理解还是没能阻止我的脾气。
我想,我就是这么糟糕的人,为什么要坚持一些没意义的事情呢?
只是回想和死党的相处,什么又算是有意义的呢?
如果我们是普通的朋友,过年送礼,平日送礼,偶尔吃吃喝喝,听对方发发牢骚应该才是正常的交往状态。而不是我目前为止和他并无实际礼物上的往来,只是交换电影、游戏资讯,听他抱怨他的老婆,我劝他应该心平气和。看到他和他老婆接触了不良的信息,我跳过去指出那些问题。
我指出不良信息可能会导致的他们未来的风险会怎样,他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坏么?他们担忧自己孩子的多动症问题,我劝他们放宽心,毕竟很多智力低下的人都找到了好工作,这社会运转并不是单纯靠智力。他们的担忧就会消失了么?他们反而觉得我正是因为没有孩子,所以说出这些话才如此轻松。
我知道没有意义,只是我忍不住指出问题。
正如我明知道旧同学根本没有创作欲,但依旧会和他科普创作常识。
正如我明确知道最近新认识的人和我说话只是想从我这里获得情绪价值。他时不时总要在话里说一些我说的话如何如何对,正如他现在的老师所说的内容一样。我知道他所说的是谎言。我依然会给他推荐在我看来他更需要的SWOT分析方法。
我知道他不会,至少不会是因为我而去验证一些方法是否有效。但我依然会因为这个事在我看来是正确的而把这个事告诉他。
四
最近在看失明症漫记,看了2/5,非常好奇为什么大家都说它写得好。
在开头设置一个不存在明确指向的隐喻的确是非常高明的手法。这一点我觉得极好,因为我讨厌看到开头就知道作者所写指代物的那种无趣感。但是变化产生的对比作用应该是凸显问题才是吧。本书则可能是受限于作者自身的阅历,只是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下让产生的变化导致环境愈加恶劣罢了。这也使得故意放在里面的善良变得毫无意义。
这让我非常怀疑,那些说本书意图让我们警惕人性之恶的书评,其实根本看不出失明症产生前那个世界已经足够糟糕了的事实。
我心想,也许精彩的都在后半本吧。
只要别是因为工具属性突出所以才受的褒奖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