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诫的力量
早上送娃上学,快到校门口的时候他吃完拿在手上的面包,我递给他一个小糖果帮他清新口气,他接过来,出乎意料的是,我原本以为,按照他平时爱吃糖果的习惯,应该是兴高采烈地接过来才是,没想到他脸上竟然闪现出一丝不快,我注意到了,只觉得有些诧异。但因为时间紧,直催他赶快进校门,边走边吃,结果他居然慢吞吞地原地打转,我更加奇怪了,问他怎么了,为什么不走快点。
他嘴里含着糖,开始用力咬,平时都是含在嘴里慢慢融化的。我看他不说话,就猜测:是老师不让在学校里吃糖吗?他回说是,老师不让在教室里吃零食。
我说你含在嘴里,不说话,老师也看不出来呀。
他还是不肯,我又说:现在时间还早,离上课还有十几分钟,你慢慢走,边走边吃,只要不说话没人会发觉的。
再三劝说,他又迟疑了几分钟,才慢吞吞地走进校门。
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他刚才脸上闪现的不快,大概是因为我没有早点把糖果拿出来给他吃吧。
这或许就是教育,或者驯化的效果:无论好的、坏的,经久不息、持续地训诫和引导,就会内化成自身的行为习惯或者生活理念。
可见外界对我们内在的性格或者习惯、行为养成有多大的影响。有些影响,甚至看起来不值一提,或者不以为意,但一旦形成就难以改掉、消除。
可他怎么就没有戒掉说小话、小动作多的坏习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