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粿,豆腐花
中午不想吃,留着空肚子等下午的“草粿豆腐花”。
三点多,卖草粿豆腐花的大爷推着他的车经过沿江路,大老远就能听到“草~粿,豆腐花。”
小时候听到这样的吆喝心情就雀跃,盼着声音越来越近,拿着瓷碗,跟我娘要了三分钱站在家门口等。
潮汕“草粿豆腐花”是舌尖上难以磨灭的记忆,是小时候遍布大街小巷最生动的移动小食摊,卖草粿的一定也卖豆腐花,卖豆腐花的一定也卖草粿,一黑一白共生,像硬币的两个面。草粿豆腐花分装两个大肚子的土窑缸,盖着扎了布的木盖子,边上一个小矮罐装满磨成粉的白砂糖。草粿豆腐花这两种小吃,我偏爱黑色的草粿。
如果幸运,碰到刚出摊的“草粿豆腐花”,掀开盖子,未被分割的草粿结着一层布满气孔黝黑的皮,浓郁的草本清香带着热气扑鼻而来,我最爱吃带皮的草粿,嫩滑中有点嚼劲,在口齿间多盘旋几下。草粿是草粿粉煮熟凝结的果冻,不用勺子舀,用削,用一把铜做的、有点凹的小铲子,削一铲盖一铲,每铲中间厚,周围薄,一小会就削满一碗,碗面弯弯的,像拱起的黑馒头,完了撒一层白砂糖,喜甜的可以预先说,削到一半就会多撒一层糖,有的还在糖里加炒熟的花生芝麻粉,算是改良版,味道多了些层次。
每次回JY的下午,我都盼着草粿豆腐花,听到远处用喇叭录的“草~粿,豆腐花”,我就打开工作室的门先走到沿江路,现在是自己掏手机,扫二维码,一碗5块,装在一次性的塑料碗里吃。
2024.12.13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