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听则明
最近在学comfyUI,从SD转comfyUI,一开始其实很痛苦,万事开头难,相当于从使用品牌机到自己组装电脑后再操作电脑,但后来发现这是趋势,兼容性更强,必须得学,找了许多理由给自己洗脑,学进去后能够体会其中的乐趣(当然也仍然伴随痛苦),但很多时候需要做“难而正确的事”,需要反人性。
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多几个up主,或者多几个学习对标效果更好。有些更新及时但它琐碎,有些讲得深入浅出但更新频率低,有些这个讲了那些没讲,总之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这时多学几个up主的优势就出来了,如果大家都讲到,那说明这个知识点是重点,可以互相比对加深印象;如果某个up主讲得不全面,或许另一个讲全面的就正好补全。如果某个点就一个up主分享,可能只是知识结构中某个该UP主感兴趣的小知识点,简单看过了解就行(除非自己也对这个点感兴趣)。
兼听则明,发现在很多领域都是如此,尤其当你深入了解某块知识,金融也是,比如我最关注的是齐俊杰看财经,当他最近分享的内容和财经马红漫重叠,共鸣,那就是重点,也是交叉验证,如果还有其他多个信源也在关注,那更是重中之重。听多了后也发现每位博主有他的特点,比如齐俊杰就看好大A,而马红漫则偏看空而主张全球配置。因此对于美股以及一些观点他们是截然相反的,其实都不能算错,类似客观半杯水,可以对其进行乐观/悲观的主观评价。
读书也是,尤其是对某个知识模块沉浸进去,一方面交叉验证能够加深印象,另一方面在成为专业的过程中,自然就能分辨好坏高低,知道哪些是滥竽充数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