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吗?|《东京八平米》读后感
我看书很随意,种类很杂,想看哪种题材也是看心情。原先最喜欢推理悬疑类的,日本的东野圭吾,英国的阿加莎·克里斯蒂,都是我很喜欢的作家。中国作家中读的最多的是马伯庸写的小说,因为我喜欢历史,他写的小说大多以一些真实历史为背景,所以很吸引我。有时候一些烧脑的故事看多了,就想看些轻松愉快的。
之前就有朋友推荐过《东京八平米》,后来在微信读书里又看到了推荐,粗略浏览了下简介,写的是作者在东京生活的故事。很久没读纪实文学了,也很想看下在东京的生活是怎样的,好奇心驱使我打开了这本书。
书读起来很顺畅,跟随作者的文字,我们一起逛遍了东京街头的钱汤、洗衣店、咖啡馆、小餐馆、漫咖店、电影院,还一起聆听了东京本地人的精彩故事。八平米虽小,却充满了生活哲学。我们习惯了大空间,如何把小空间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作者有她的技巧。
作者为什么要在东京市区租这么小的房子?一是为了省钱,二是因为生活便利,东京市区去哪里都方便,还有逛不完的展览、博物馆、小店,深夜打折的超市,租房省下的钱正好用来支付这些开销,作者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我的家乡是离上海高铁一小时路程的城市,要是问我向往上海的生活吗?我会回答是。我的家乡虽然也是长三角经济发达城市之一,但相比于上海,终究还是少了一点什么,比如文化艺术气息。
小时候经常会和父母去上海逛街买东西,长大后每当周末有空时,我会坐高铁去上海参观各种各样的博物馆,看眼花缭乱的展览、有意思的话剧,除了这些,还有笑点密集的脱口秀、拥有实景和真人NPC的剧本杀,街头一家家独具特色又布置精致的小店,来自全球各地的美食……这些都是吸引我去上海的理由。
每次离开时,我都想再多留一会。我想上海吸引我的不光是大都市的华丽外衣,还有她的自由、包容、开放……然而我也清楚,她并不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城市,至少对于我的个人能力而言,我没有能力在上海定居。
读完《东京八平米》,我不禁问自己:既然向往上海的生活,你能像作者一样在上海租一个便宜的小房间吗?我回答自己:不能。我还是选择生活在我的城市,有空时去上海逛逛,将这份向往永远存在心中,也是保护内心深处对上海的一份情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