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至义尽后未能有向好改变,那就尊重他人命运,不介入他人的因果
【广而告之】本人账号下所有文字皆为原创,已开启全网维权,禁止剽窃;未经授权,禁搬运,违者必究!原创不易,请自重!
首发公众号:络浅微
文|络浅微


有的人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或同事遇到一些难题,或者做了错误的决定,总会控制不住想关心,积极表达自己对此事的看法,焦急地希望能扭转乾坤,或者想把迷途的人拉回来,现实往往是你关心的人并不听劝,非常反感,并且开始讨厌你。
遇到这类情况,你可能有点难过,尤其对于你所在乎的人反感你的介入有点心寒。
我母亲教育我们姐妹的方式有点特别,她从不说教,一般都是给我们讲一些事情,从中得出结论达到教育的结果。
我是个很喜欢聊天的人,也喜欢听别人说话,我母亲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说话还很有意思,所以很久后我还能记住她说过的话。
母亲说她有个亲戚,按辈分母亲称呼人家是“三哥”。
我从没见过这个三舅舅,听母亲说三舅舅是被自己的女儿气着了,想不开醉酒后服药轻生了。
传说中的三舅舅很精明,会手艺,四十几年前家里有五个孩子的情况下,日子过得比一般人家好得多。
三舅舅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老大和老二都是女孩,老三是男孩,老四是女孩,小五是男孩。
那一年,大姐18岁,二姐17岁。谁也想不到看起来乖巧听话的二姐偷偷谈恋爱了,对象家成分不好,是地主家的后代,很穷。
三舅舅知道后,大发雷霆,舍不得打女儿,只是狠狠地训斥二女儿不要过早谈恋爱,毕竟还未成年。
谈恋爱这件事,越是有阻力,越是反弹得厉害,二姐和对象更加有理由在一起,因为顽固的父亲和只会流泪的母亲让她生厌。

据说那年月,社会风气很保守,很少有谁家的孩子未成年就处对象,这让好面子的三舅舅内心很煎熬难过。
有一天,三舅舅外出,被人调侃要当老丈人了,别人开玩笑的话像匕首一样刺痛了三舅舅身为家长的心。
回家前,他打了半瓶散白酒,买点下酒菜,同时也买了想轻生的药。
在这之前,三舅舅曾对二女儿说反对她处对象的原因是:那个男孩家太穷了,加上她年纪还小,根本就不懂过日子的意思是什么。而且孩子们的大伯和二伯正在给全家人办理转城市户口的手续,用不了多久,全家人都要搬到城里,工作几年后在城市里找对象不是更好吗?
二姐听不进任何话,她觉得眼前的对象哪儿都好,为了他可以留在村子里一辈子。
那天,三舅舅喝了半瓶白酒,边喝酒边流泪,小五哥哥去找妈妈和奶奶的功夫,三舅舅服了轻生的药。
被人发现的时候,已经没生命体征了。
是否有人以为三舅舅以死劝谏能有效?错了,二姐只是内疚哭了几天,然后就恢复如常了。
三舅舅的离世加速了大舅舅和二舅舅为他的家人办理转入城市户口的进度,第二年,除了二姐留在村子里,其他人都进城了。
大姐是个泼辣的人,身高一米七,长得漂亮,说话办事干脆果断。二十几岁时由大舅母出面介绍对象,嫁给了经商的大姐夫。
没过几年,大姐强势成为家族里的当家人,掌握家族生意,二十几年后,成为那个城市里数得出的有钱人。
其他兄弟姐妹也在大姐的帮扶下,上学了,工作了,结婚了,生活质量都很高,彻底超越了原来的阶层。

二姐呢,嫁给二姐夫后,凭力气吃饭,很辛苦。不知什么原因,她一直没去投靠大姐,兄弟姐妹中,属她的日子过得差些。
二姐的一儿一女也没念什么书,长大后出去打工。现在二姐在给女儿家看孩子。不知道她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是否还会内疚父亲的离去和自己有关。
记得我母亲和我说这件事情时,她说了句:“在婚姻大事上,还是要听长辈的意见,那句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有时还是有用的。”
可能多数人在年轻时都有过叛逆期吧,在亲人里总有个和自己犯冲的人,你说东,他偏往西。
他不听长辈的话,和你说的对错无关,只是单纯不想听你给的任何建议,只要从你口中说出的话都不爱听,单纯地讨厌你这个人罢了。连带着,你对他的关心与爱护都是一种麻烦,他不愿意接受你的关心与爱护,即使你或许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为他付出所有,甚至生命的人,不爱你自然不待见你,更不会听你的话。
三舅舅的离去,并没有改变二姐的恋爱结局,他的离去有意义吗?
有时候,父母总以为自己为孩子好是正确的,是应该被感知和看见的,实际上,孩子并不领情。父母存在的意义只是在他需要时候有意义,其他时候他不想你参与的事情都是无意义的。
也许三舅舅闭上眼睛那一刻,他自己也明白此举改变不了二姐的决定,只是他的离去达到了不想看到不希望结果的目的,成全自己对这件事的逃避而已。
有个退休老师教过我老公,我们两家关系很好。
这个老师有高血压,爱喝酒。有两个女儿都嫁到外地。

师母是个很温柔的女子,年轻时外表长得很古典,说话都是轻轻柔柔的。
孩子不在身边,师母总担心老师不按医嘱吃降压药,加上酒瘾大,怕他血压高得血管爆了。
老师不把自己健康当回事,降压药不按时吃,每顿都喝酒,喝完酒还总和师母吵。平时不喝酒脾气很好,喝酒后就变样儿。
师母爱唠叨,老师听烦了说:“少管我的事儿,真要血栓或脑出血了,那也是我的事儿,和你无关,别磨叽了。”
师母说:“你病了,还不得我伺候你,孩子哪有功夫回来,人家不得上班生活嘛。”
去年夏天,老师喝多了酒,一觉醒来,手脚都不能自由活动了,说话也吐字不清。
师母给我们打电话,我和老公开车去他们家,把这个老师送到医院,一检查是脑出栓,住了半个月的医院,四肢活动都恢复正常了,说话也清晰了,只是语速变慢,不能快说话,稍微快点,越着急越说不清楚。
我们去老师家看望,师母和我说:“像你们老师这样倔的人,就不能惯着他,我对他身体健康怕东怕西的,真要哪天瘫痪不能动了,苦谁呢?还不得我伺候他,这人怎么这么自私呢,不明白他的身体健康和家人有关吗?出院后降压药也不吃,说自己好了,照样喝酒,对他啊,就得尊重他的命运,让他体验瘫痪在床的痛苦就有记性了。”
有些人不在乎亲人对自己的好,也听不进亲人的建议。把在乎他的亲人气得够呛,差点因此生病。对他做到仁至义尽的关心和照顾后,把他的命运交给他自己,尊重他的命运,不介入他的因果。这话听起来很冷漠无情吧。
有些事情只有他自己去经历,有些路只有他自己去走,他才甘心,否则你的预见与提醒在他看来都是控制,是要拖拽他想法的累赘。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被人喜欢,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你的善良和关爱在不爱你,不待见你的人眼里什么也不是,很难等到他对你的内疚与反省,很难接纳你对他的惦记和心疼。
因为他不爱你,他不在乎你,他的眼里没有你,他不尊重你,他的世界里没有你罢了。
亲人之间最应该能感受到温暖与关爱的流动,但是有些人真的不愿意接受来自亲人与自己不一致的声音,宁愿相信不靠谱的陌生人,也不相信亲人对自己的爱,这是很无奈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