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理画像”
这4年来为了当好一个老师,我建起了一层厚厚的壳。 我并不认为老师要和学生做朋友。 成为朋友的前提是要把自己交出去。 我不是一个会完全信任学生的人。尤其是我上学的时候经历过同学的欺负。所以更不会相信这些学生会那么单纯无辜。 可是我又很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努力当好一个照顾他们心理的老师。 后来我顾不上照顾他们的心理了,因为我自己的心理也出现了问题。 切换到几乎没有熟人的环境去当班主任,每天很忙碌,很被动。我要全方位照顾七十几个未成年人的所有。所以我把自己掏空了。就再也没有爱去爱他们了。 为了保护自己,我只能建立起更厚的壳。 这期间我交了一个男朋友。我还算信任他。但是结婚却要认识他的家庭。对于他的家人,我能明确知道他们是不会伤害我的。但是我受到的家庭教育却认为我要获得他们的认可。 我知道老师这个身份对于绝大多数好一些的婚姻都是一块敲门砖。而这块敲门砖我却不太喜欢。即便如此,我也在无意中用它去获得了对方家人的认可,去努力获得我这一辈子的安定幸福。 这种矛盾心理让我很难自洽。尤其是对方的家人总是提到当老师的好处。我知道这些好处,可是我并不认可这些好处。而他们却非常认可。 我身边几乎没有和我观念相同的人。我感觉好像被孤立了。 可我也确实获得了现实上的好处。男方的家境还不错,他的性格也还不错。 我明知道大家最满意的其实是我的工作。我也得到了我想要的部分。可是我还是不快乐。 可能就像我去做咨询的时候,那个人说的,我太贪心了,想要的太多了。 我确实该怪自己吧。 但是当我想要的好和现实中的不好交叠的时候。很难分得清自己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我公公婆婆对我的好我也看在眼里。离家的孤独也确实存在。工作中也不是没有老师照顾我,但也确实有很讨厌的同事,有在欺负我的学生。 强烈的好和强烈的不好放在一起。不好对比出了好的可贵。好则更加衬托出了不好的时候有多让人难受。 我活在了复杂矛盾的环境里。我也变得更复杂矛盾。看不清自己的心。 写着写着就好像沈翊在写一个人的心理画像。我也想为自己写一个心理画像。我不是犯罪人。但是却觉得自己就像是犯过罪的,犯的是不了解自己的罪。犯是稀里糊涂的罪。 西西弗斯要推着石头上山,石头又会滚落。他不厌其烦。他受着这种罪。而我被石头推上山,石头和我都受着奇怪的向上的引力,这几年里,我不断地被推动着上前。看似有得选又好像没得选。 从家人催着我结婚相亲的那一刻,我无所谓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这种命运般的向上的旅程。我的命运没有变差。我只是太糊涂了。好像从来不知道该怎么样自己选择。 这样无助和无所谓的态度好像没有让我变得很凄惨。因为我也在暗地里做了选择吧。有些事儿我没有办法自己选。就只有在能选的地方做选择。我选择了一个家境比较殷实的人当伴侣。选择了他的情绪稳定。这些是我不具备的。我原来的家庭太焦虑了。已经到了我要承受不住的程度。 在工作切实影响到我的情绪的时候,家庭也比较稳定的时候,我提出了辞职。也算是让一切尘埃落定了吧。以后工作和生育的选择权,就真的在我自己手上了。从交社保开始,我都可以自己做决定了。也不再是爸妈天天在耳边念叨,让我会赌气做出会后悔的选择的时候了。 两只猫和我之间的感情也稳定了。家里卫生也收拾的差不多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也都被解决掉了。接下来就好好地活吧。像昨天那样,崩溃了,就一个人坐公交车回来大哭一场。然后该怎样怎样。这才是我应该活的人生。哪怕会很渺小,不如老师这个名头响亮。也好过活在复杂之中,被命运推着上前,而自己却糊里糊涂的。我该看看沿途的风景,慢慢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