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生育才是第一产业(朱鹏)
人口经济政治学认为,人口的生育才是第一产业,其它产业应该顺序后排,而且人的归属关系是人类社会核心问题的核心。因为,如果没有了人口的生育,什么产业都将玩儿完。所以养育子女的家务劳动是要有报酬的。现在我之所以要从产业这个不讨人喜欢的角度来论述生育问题,是因为这可以直接、简便、准确地阐述出人类社会各种变化的本质。
“人是工具也是目的”。要实现何种目的,那就要看人的归属关系了。
在原始母系社会,“孩子是女人的,与男人无关。”女性因为拥有子女的产权而养尊处优。男人因没有自己的孩子而势力平平,但他们可以通过“舅权制”维持在家庭内的地位。另外,男人还由于在战争、体力劳动等事务有优势而获得相当的地位。但由于子女的产权作用巨大,所以,总而言之,原始母系社会是个“重女不轻男”的男女相对平等的自由平等民主的天堂。
而当男性开始强制女性为自己生育后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从而把母系社会中原属于女性的权益攫为了己有。女性则成为了特定男人的附庸,生出儿子尤其是生个长子后日子才能好过些,就是所谓的“母以子贵”。这个转变不是轻而易举能实现的。《庄子·杂篇·盗跖》言“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个人认为,这说的就是第一产业产权的第一次争夺战。为了把这个攫取过来的利益固定起来,男霸权建立起了传统的婚姻制度。
其实家族就是企业,在母系社会,女性在家里是握有行政和财政权力的。是最大的统领。建立父系婚姻制度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权力转移到男性手里。 让女人成为别人家的奴隶,一代代打回原形原型从零开始重新靠个人积累资产。
几千年下来,男霸权的父系思维已经浸淫在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业革命后,当人们想改变不合理的传统生活方式时,已经看不清婚姻制度的来龙去脉了。结果就稀里糊涂地搞出来了这个荒谬的现代婚姻制度。
荒谬的现代婚姻制度对这个子女的产权问题鉴定不明晰,而且还有去产权化的意思。在现代人的意识中,把人产权化了不人道。但在残酷的现实中人们是躲不开这个“劫”的。所以在现实中混乱就免不了:现在子女按习惯大多随父姓,而离婚时又让未成年子女归母亲,如果母亲的条件不如父亲,孩子也可以判给父亲。这说的还是理想状态的情况。如果离婚时双方都想要或者都不想要孩子那就麻烦了。
由于去产权化,人们(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也越来越难以靠养育子女来获取回报了,实际上,子女不给父母添乱已经是万事大吉了。因此,少子化现象应运而生。这时候,我们看到,国家急眼了,这些少子化国家纷纷出台政策鼓励生育。 还有,最根本的是,在社会福利化之后,第一产业对于个人必要性越来越减弱、越来越萎缩了。
有些人觉得在中国搞女性主义的人本来就少,你们再把认同婚姻制度的“女权”认定为伪女权,那女性主义的队伍就更小了。我要说,对于要发展新母系社会的女性主义来说,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新母系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在,不结婚、丁克、只生一个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些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女性主义者,他们都是在用实际行动走向新母系社会。
解决少子化问题的途径有只有一条路——实行人口社会化(新母系社会)。个人无力做、不愿意做、而又不做不行的事情,就是国家的事情。届时,女性与国家共同拥有第一产业,国家的角色相当于原始母系社会里的母舅,子女随母姓,人们(尤其是男性)将获得超级自由。
生育乃人类之命脉,是第一产业;产权归女性,社会无限美好,归男性,社会呈地狱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