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了解苏州古城的记录
或者应叫做“苏州古城初学记录” 。我在数年前搬到苏州,最近才对古城的历史和古建筑发生兴趣。初学很难找方向,业余精力也少,只是断断续续的尝试了解。这里试简略记录。
我知道自己的无知和错漏极多。但如果有真正懂行的人写一篇介绍,让人找到了解苏州的门径,会是大好事。
一段时间以来,对苏州古城的印象有了几个改变:
(一)第一是对苏州园林的印象改变:
我是做园林景观的,但所学的教材把园林视为一种“设计”“造景”,可以进行手法分析、空间分析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苏州园林中的建筑细节及其使用,总有一种不清不楚的感觉,对住宅的部分更是看不懂。中国建筑史的教材偏重于北方的官式建筑,帮助有限。因此直到了解到苏州地区有自成一派的营造传统,尤其是民居建筑的营造文化,才感到稍稍了解。
我认为大学建筑教材对苏州地方性营建传统的介绍太少,而园林景观教材对园林所附属民居的关注太少,是很大的遗漏。当然,对设计师是无所谓的。但对真正想了解实情的业余爱好者,就会导致一种模糊和遮蔽。
因此逐渐感到,在苏州地方营造传统下,苏州园林首先是一种地方民居。大面积的住宅部分十分重要,堂与住宅连接。即使是一些纯粹的“园林建筑”如亭、廊、水榭,也往往来源于山水间村落的乡土民居构筑物。
于是我看了几本入门的书,比如《世间乐土——江南日常生活风景》(吴中博物馆)《苏州民居营建技术》(钱达,雍振华)、一些关于《营造法原》的简单介绍等。最近也看到一本《苏州园林建筑做法与实例》(候洪德,候肖琪,《图解〈营造法原〉做法》的作者),把园林里的一些典型建筑画成了更准确的cad平立剖,应该会对我这样的小白有帮助吧。
还看到豆瓣友邻苏台栖乌推荐了《中国古建筑知识手册(第二版)》,它无论讲什么建筑构件,都会同时列出《营造法式》《清式营造则例》《营造法原》三套不同术语对照,可以看宋制、清制、吴制的术语差异。
(二)第二个印象改变,是发现苏州古城内保留了大量的古建、民居群、街巷和其它古迹。远不只是园林和几个景区。
曾经我也像多数外地游客一样,坐车到那些最知的园林中参观,或者到山塘街、平江路(近年来已经过度商业化开发,虽然底子还是很好),再逛逛虎丘,然后就离开苏州。
后来citywalk兴起,再有了苏州本地好友的指点,我和许多人一样发现苏州古城不需要坐车,很适合citywalk。由于历史遗存如此丰富、那些有旧风貌的地方、有趣的地方太多,步行、加少数几站地铁就不会有任何浪费的路途。
另外,太湖边的古村落、西郊山间的古迹等,都是惊喜。
许多书、文章,以及像播客《路书》里的几期,都提供了线索。感觉王稼句、徐刚毅的许多书、以及刘敦桢的《苏州古建筑调查记》一直是对我很好的入门指南。
我像很多人一样列了表格,参考小程序斯飞坐标上的国宝古迹的位置、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名录、加上一些介绍资料里的地点,凑成了“苏州必看古迹”表格,按照表格在周末或假期去踩点。
徐刚毅《再读苏州》中的短文,记录了古城大拆迁前后的第一手观察,读来令人感叹。有许多书并非专业学者所写,但零星记录了亲身参与历史保护、破坏与开发的观察。对我来说,这种介于“真历史”“假古董”“文化宣传”之间的灰色光谱、介于历史文献与现代建设之间复杂的纠缠经验,是很真实的。
有些作者提供了更深入的指引,比如公众号“细碎小文”:不知是哪位大佬,每次行走一条街,事前先拿地方志和古地图考证比对一番,然后现场找有历史信息的遗存。我跟着她\他(?)的介绍去看,看了不少东西,小到巷弄里藏着半个砖雕门楼、一口古井等。不过这样似乎容易打扰到居民的生活。
“细碎小文”一直在考察古城西面的街巷,这很有启发。因为城西区域还保留着尚未商业化开发的大片民居群,和山塘街、平江路、十全街这种旅游景区、网红街区非常不同。当然城西的水巷比较少,但看到这些没有任何旅游打造的老房子,以及藏在各条狭窄小巷中的控保建筑,是一大惊喜。
不过即使是景区,平江路只要离开中间的主街,两侧街巷里还是有很多好东西。山塘街似乎需要离开旅游景区段,继续往西走,可以一直走到虎丘山门。十全街现在网红了,但是从十全街往北、往南步行都有很多好地方。
豆瓣上的友邻苏台栖乌,微博上的橘涂初四等,也分享了很多资料,有的是第一手的调查考证。而且他们似乎都很年轻。庆幸苏州有许多这样好古的本地人,一直在整理和钻研地方文史资料与故旧遗存。
《路书》有一期讲到苏州的寺庙,这也可成一个专题,在古城内外都有不少。讲到周瘦鹃写苏州的散文也让人印象深刻。
(三)考察苏州古城的资料
考察苏州有个好处:地方志、古地图、老照片资料比较丰富。我找了一些电子版和纸质版。苏州古地图的电子版,网上似乎很容易找到几十种较清晰的图,可以按时间列出。古吴轩出版社也出了纸质版。但是地方志我还没有收集好,还非常初级。
我喜欢看苏州的老照片。苏州地方志办公室出了几个系列的书,很丰富。这些老照片书,早期牵头人是徐刚毅老师,在书的后记中,他说老照片的收集非常不易,但成果却很惊人。的确,其中许多照片美的让人过目难忘。
最近他们刚出了两册《影像苏州》,算是苏州城市老照片的集大成了。有些书对一些老照片中的地点做了详细介绍,如王稼句的《消逝的苏州风景》。
苏州还有大量的古画资料:吴门画派,清代的南巡图等都提供了很多图像。例如王稼句《怀土小集》中写到沧浪亭的全景画就有六幅。又例如这些关于虎丘的古画和老照片。
(四)第三个新印象:苏州并不仅仅是古城内,城外有很多古迹,而且有山水。
城外西郊有一片群山,无论历史遗迹还是风景,可看的很多。一直到太湖边的东山、西山岛,我最近两年才知道,那里古村内的一些民居,比老城区的民居历史更加悠久,保存更加完整。除了上面提到的《世间乐土》,还有《今月邀我问古月——苏州传统村落守望录》,西山、东山的镇志等,感觉都很方便了解一点初步信息。
关于西郊的山水,最初我从《苏州地理》的编者之一张振雄老师那里有了一点了解。西郊的山都不高,一两百米,仅是丘陵。但从地理地质角度看,内容十分丰富:例如太湖石产地独特的风景;西山岛的地质公园有极为古老的出露地层;又如虎丘是个特殊的火山岩山体;坚硬的金山石来自一片火山活动形成的花岗岩体等……
西郊山水也和古城有联系。印象深刻的是清代宋荦重建沧浪亭,将亭子移到小土丘上,就说可以远眺“西南诸峰”。从虎丘上、或从阊门、山塘河和枫桥以西、胥门以西,沿运河进入古城河道等视角,都会看到这片远山。坐船到西郊山水间游览的旅程是古城生活的日常,大概是一种影响深刻的乡土风景。
西郊群山还有几个国宝古迹,以及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观。在艺术史方面,例如黄公望的《天池石壁图》与天池山,王蒙的《具区林屋图》与洞庭西山,以及沈周、文徵明等人的写景画作,也很丰富。
最近看到王嫁句的《吴中好风景》写西郊群山,配了照片、古画;以及朱剑刚《苏州山林图鉴》。似乎作为资料会有用。
(五)第四个新印象,是苏州古城内(城墙内)曾经有大片农田和空地。
城南的南园、盘门内、城北的北园,城中的王废基、城东天赐庄、双塔南部,都曾有大片农田村落和荒地,原因不一。因此在关于城南和沧浪亭、拙政园、王废基、双塔等区域的描写或绘画中,都曾经有农田村庄。
正如阵内秀信在《东京的空间人类学》(刘东洋 郭屹民,译)中谈到空地和农田对城市内部的影响。苏州古城内的农村田地、空地、低洼水域、土丘与废墟等,为这些城市区域带来了特殊的半自然地点。
例如沈周对城南大云庵环境的感受:惊讶于城内有一片被农田村落与低洼水域包围的景色。或《浮生六记》对南园的记忆,以及近现代苏州作者回忆他们童年时在盘门边荒地、 南园田野、王废基等荒凉废弃地的深刻印象。
走在原来的南园区域,我常想起古画和老照片中曾经存在的田野和空阔地的风光。
(六)苏州城市史(古代)书籍
有没有相对简短又可靠的苏州城市史?我不知道哪种好。潘君明的《苏州城建史话》缺少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的考察。《城市空间:形态、类型与意义——苏州古城结构形态演化研究》(陈泳)这本书较老了,对其古代的城市形态变迁讲的篇幅有限,过于宏观概括。总的来说,我不知道哪些书或论文是较好的,但也确实没有仔细搜索。如有推荐和指正,十分感谢!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17 20:23:57
-
可爱可爱学习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9 17:43:19
-
石夫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05 09:19:32
-
桐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03 00:38:00
-
阳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6 12:40:04
-
踉踉跄跄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4 15:33:32
-
云青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4 13:59:53
-
tzukwan慈宽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4 11:56:47
-
唯有尸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4 00:58:45
-
小满未满时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3 17:33:53
-
拾陆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3 15:15:31
-
猫爱吃冻鳗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3 13:10:16
-
雀花瓷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3 11:13:01
-
crystal53451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3 10:52:04
-
Seren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3 10:40:00
-
网师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3 10:01:36
-
brendel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3 09:59:24
-
圆恩寺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3 09:41:18
-
齐东野老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3 08:11:42
-
的地得执政官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3 06:49:48
-
七分满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3 06:07:36
-
口嗨笑笑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3 00:23:43
-
全糖衣外壳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3 00:18:58
-
如烟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3:48:20
-
tuscankal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3:41:53
-
Percy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3:26:40
-
杨逸之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3:19:32
-
四果堂主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2:20:07
-
轶雯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2:19:37
-
以逆为名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2:09:52
-
常记溪亭日暮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2:04:38
-
Frank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1:33:04
-
陈英俊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1:31:44
-
东东的East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1:18:33
-
大桃子的如果就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1:12:12
-
杉明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1:12:07
-
这么晚了还没睡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1:07:12
-
92914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0:55:40
-
津前甘栗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0:55:33
-
路井川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0:46:35
-
я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0:44:58
-
爱喝茶的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0:35:26
-
云水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0:34:31
-
食米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0:27:30
-
0²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0:27:07
-
耀麟辉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0:26:4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0:26:03
-
脑电波客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0:19:52
-
丁卯晨泓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0:17:20
-
周公子Jason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0:16:25
-
Conan Xin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0:10:49
-
Running的a布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0:09:02
-
bridg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0:07:50
-
甲乙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20:04:41
-
臭猫使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19:04:20
-
阿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18:50:27
-
红朝杜少卿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18:37:52
-
苏台栖乌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18:09:07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2 11:26:32
-
阿里阿德涅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1 20:01:43
-
qingf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1 18:53:16
-
ampl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1 18:49:59
-
绿洲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1 17:18:29
-
Rprprprprrprpr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1 16:45:24
-
无南北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1 16:24:30
炜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磁带、古典与音乐的实体 (1人喜欢)
- 故乡中的异乡音讯——塞尔努达《奥克诺斯》中的地点与庭园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