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实践论》谈知行合一
我很喜欢老毛的《实践论》,它把知行之间的关系说得很清楚,我也很认可:
1.知识来源于人类的生存斗争的实践经验,知识的作用在于指导人类生存斗争的具体实践。不考虑经验的唯理论者是自说自话的瞎子,缺乏理论指导的经验论者是鼠目寸光的庸人。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经验作为理论的基础,理论作为实践的指导,才能做到高瞻远瞩。
2.知识是人类长期实践的精华,它通过语言文字等方式积累下来,应用于当代人们的实践当中。无论一个人的天赋有多高,实践能力有多强,都不可能与人类整体经验传承的数量和质量相抗衡。所以知识是极为重要的。
3.人类在构建知识时具有能动性。人们不是仅仅通过观察获得知识,而是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形成概念,逻辑推理,再根据自己预设的可能性,向自然索求结果,验证自己的设想。
4.人类在构建的知识具有目的性。知识从来不是没有目的的、中立的和纯粹的经验总结,所有知识在其诞生之初,都有当时具有现实性的实践目的,在当时实践目的的引领下,经过对当时实践经验的总结,才产生了知识。
5.知识在应用于当代人的具体实践时,存在两个难点:第一个难点是理解知识受到我们自身的能力限制。古代和外部的经验积累,经过语言文字的抽象化之后具有一定的翻译破解难度,只能在我们理性能力和实践经验达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在思想的碰撞中取得共鸣。所以锤炼我们自身的理性能力,丰富我们的实践经验,是理解知识的前提条件。
6.第二个难点是知识来源于具体情境下实现具体目标的具体经验,用知识指导实践需要根据当代的现实背景和实践要求进行调整。需要我们在汲取人类知识宝库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现象,形成概念,逻辑推理,判断验证来修正传统知识,形成在当代现实背景和实践要求的当代理论,用于指导当代的具体实践。
7.当代的具体实践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提出当代实践的目的和实现路径;第二层次是通过宣传和说服等手段在人群中建立对于实践目的和实践路径的共识;第三层次是开展对人群的组织(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我对《实践论》不完全认可的点是:
1.老毛的知行合一理论预设了一个目的论的宇宙观,他设想宇宙存在有绝对真理,社会发展有终极归宿。在目的论宇宙观下,人类就不再是一种自由的存在,人如何活着就变成了认识的任务,人们通过了解世界运行的规律,社会发展的归宿,认识到自我存在的目的,并由此认识和构建自我存在的人格。教徒们按照上帝的意志活着,或者君子们按照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活着,都是一种目的论宇宙的结果,自觉的建设光明的新世界是一个新版本的治国平天下。
一旦如何活着变成认识的任务,那些在认识绝对真理方面走在前面的人们,就有理由占据更高的地位,汇集更多的资源,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要求所有人倾听,强迫所有人服从,所谓的自觉自为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变成“不得不”的自觉自为。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如此流行的没有选择余地的自愿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
汤圆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古代单方面权利义务关系的十大后果 (3人喜欢)
- 对于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理论的反思 (1人喜欢)
- 扬弃传统文化之称呼学 (1人喜欢)
- 扬弃传统文化之中医概念体系的缺陷 (1人喜欢)
- 传统公私观念的主体错位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