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感谢大家又一年的陪伴!
又是一年即将过去,今年是我大学毕业第十年,也是工作第十年。我上大学的时候,没有想到十年后的生活是这样的。
虽然这一年磕磕绊绊的度过,前半年都是在为家里奔波,下半年稍微好点。总的来说,又平平淡淡度过了一年,挺好的,我很知足。
这一年,发现我外甥女长大了,更加懂事了,不再是小孩子,变成了大姑娘。
这一年,我也更加独立了。
这一年独居的时间是我目前人生中最多的一年。上大学之前是和家里人一起住,上了大学又是过着集体生活,毕业后直接回了家乡的城市工作,也没有体验到在大城市一个人租房的经历。
独居的日子,让我体会到了独居的快乐。下班了回家简单做点吃的,吃完收拾好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夏天的时候会出去骑车逛逛,因为一直生活在乡下,对老城区还真的不怎么熟悉,但是让我感觉很有趣。冬天则早早的躺被窝看看书。定期打扫一下家里的卫生,因为没有养宠物,不会特别脏,主要都是些灰尘。我觉得没有体会过独居的人,一定要试试,给自己一个空间。
这一年,与去年相比比较大的进步是终于又捡起了看书的兴趣。我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终于有时间看除了教材之外的书了,会一个人在空闲时间去图书馆看很多小说、杂志、科普书。后来毕业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变得不爱看书了,虽然在购物节也会贪便宜买一些书,不过很多是那种插图比较精美的书,不过不喜欢历史的我居然买过一整套的史记,告诉自己以后退休了看,哈哈。
今年年初本来也给自己定了目标说要多看书,却一直没有行动。后来有一次,朋友在西西弗书店充值的卡要尽快用掉,就让我挑了几本书送我,其中一本就是《我的母亲做保洁》,也是我今年看完的第一本书。作者的母亲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母亲的缩影,坚韧、勤劳、顽强,我身边很多女性有些共同的特性,但是我更希望她们可以把自己放在更前的位置,做一个独立的人,不是谁的妈妈,谁的妻子,谁的儿媳,谁的婆婆,谁的奶奶,就是她自己,不要把牺牲当作使命,把委屈归为命运。她们可能不会去看《好东西》这部电影,但是还是希望她们能够知道,自己的人生也值得珍惜。
我今年看的第二本书是蔡崇达的《命运》,里面描写的阿太,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一个打了半个世纪麻将,夏天喝可乐、冬天吃芝麻糊的九十多岁的老太太。书通过阿太的五段回忆,描述了一个女人为改写命运所能做的努力,等我有机会一定要写一下我的奶奶,也是平淡又精彩的人生,对万事万物的乐观、对人生百态的豁达,是她用快活了一个世纪的人生教会我的。不过这本书我对它的评分一般,可能语言文字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第三本书是我去江阴图书馆借了来看的。是有一次我B站无意间看到作者上课的视频,作者是高中语文老师,视频是他给学生上唐诗课实时录的。我觉得讲的挺好的,就耐心把整个系列看完了,后来知道他把视频整理成书了,我在网上查的时候,发现图书馆有,就去借了,断断续续晚上睡前看了一个多月看完的,感觉回到了大学时候借书的时光。这本书叫《昨夜星辰》,应该是取自“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但是我还是觉得视频比书更好,他比较厉害的点在于不会讲很多注释、诗句舒发的感情,而是正在把这首诗的以一个讲故事的形式呈现,让你自然而然沉浸其中。
今年看的第四本书是《命运》作者写的另外一本《皮囊》,没有预想的好看,不过还是看完了。希望明年我可以看一些心理建设、历史类的书。
这一年,也是我探寻江阴咖啡店的一年,起因是五一的时候,去了刚开业的【旧城山下】,和朋友去了很喜欢那边自然的环境,后来时不时都会去坐坐。后来又去了【山野咖啡】、【恭喜咖啡】、【不务正业咖啡】,这几家都是我认为环境都还可以的。希望十年后,它们还开着,我还可以去打卡,可以静静坐着翻一下第一次去的时候拍的照片。
这一年,随着年纪增长,我那吃不胖的宣言也被现实破灭,体重稍微有一点点增长,也可能是公司食堂太好吃了。
这一年,更加注重了自我,学会把自己放在了第一位,尽量减少各种事情带给自己的内耗,秉持着过好今天、感受当下的精神格言。想想,确实越长大越渐渐失去了灵气,没办法像年轻时候勇于尝试、行动力强、不顾一切了,但还是尽量让自己保持精神自由,多看书,多思考,保持内核稳定。
这一年,很久没联系的人重新联系了,就像忘记了多年的邮箱密码终于找回来了,你看着一封封未读邮件,感受他们过去的生活,又一封封回复,努力让自己融进他们以前的回忆里。
2025年,希望自己有时间可以多出去走走,见见认识很久却又没见过面的朋友,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希望自己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拥有自由的精神。
最后,这一年,依旧有很多帮助我的人,感谢你们,感谢大家又一年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