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成为“中年妇女”也是需要努力的
一二十岁的时候,听过好几个女生说自己以后不想成为路边街头大妈那样的“中年妇女”。
在这种语境里,“中年妇女”似乎是一个贬义词。
贾宝玉说“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同样,“中年妇女”是面目可憎的。
在那样诗情画意的年纪里,那些过于世俗的元素似乎都是一种“玷染”。
而如今,到了这样的人生阶段才发现,身为女性,从少女时期的青涩懵懂到中年妇女的泼辣世俗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和牺牲。
年少时,脆弱敏感。
成家生子后,为了孩子为了家人,鼓足勇气站出来和人争论,于是,日益“泼辣”。
年少时,琴棋书画。
成家生子后,柴米油盐酱醋茶,于是,日益“世俗”。
殊不知,如果和婚前一样,“有钱有闲”,有多少“中年妇女”也愿意继续打磨自己珍珠的光彩呢?
PS:
最近发现,自己虽然成长了很多,但是语言体系还是停留在过去的样子,所以总觉得和周围带娃群体格格不入。为了孩子,其实很想融入。
-
鹤隐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6 09: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