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周评论写作课》阅读摘录
建立选题库
示例
第一次出现高空抛物的新闻事件时,建立关键词为“高空抛物”的文件夹,然后增加相关信息、角度,把它概括出来。例如:小区安装摄像头监控高空抛物来源,民法典草案如何完善高空抛物责任。
类似关键词还有“垃圾分类”。
用户
找到面目清晰的用户,最低纲领是让用户有同感,最高纲领是让用户受启发。
论据
论据呈点线面分布
点:单个新闻、事件
线:相关事项的变化历程
面:放到大环境大框架里
论据来源
1、论文
2、线上百科,例如:维基百科
3、历史公众号:水煮历史、私家历史
用好论据的三种进攻路线
一、正面进攻
1、当场打脸法;2、制造概念法
二、侧面进攻
1、换位代入法;
2、锚定参照物法
简单来说,如果你说A有问题,那么证实参照物B有没有类似的情况,以此来证实A的问题并不是A才有。但有时候,我们就是需要压实A有问题,所以要看我们辩证的目的是什么。
具体例子:某部分声称网约车司机里有犯罪前科的人达到了某个数。反驳:2016年前,出租车司机的准入条件并没有无刑事犯罪记录这一条,直到2016年交通运输部队这个问题打了一个补丁。
在这里,出租车司机就是参照物。
还有一种方法,个案对照整体法。比如:曾有一段时间,渲染皮包骨的北极熊以说明北极环境的恶化,但如果找到整体的数据,就会发现北极熊的种群数,其实是在增长的(我们思考的时候也要防止被牵着鼻子走)。
比尔盖茨推荐的一本书《事实》,副书名是《用数据思考,避免情绪化决策》,告诉我们避免“直线思考”。
感想:有没有发现,这是吵架的一个方法。
论据的表达
1、把一个复杂的现象浓缩成一个故事,因为记住一个故事比较简单。
2、通俗易懂地写好开篇第一句话。
3、在面对读者难以理解的专业领域新闻时,可以通过“比喻-代入-归谬”的模型来帮读者理解。
论证需要理性思维(不当键盘侠)、知识增量(干货)和人文底色(有人文关怀,有人性)
知识增量:在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生物学、心理学中能找到什么证据,现实中能找到什么案例。
逻辑
一、假性因果
将没有因果关联的两件事情,生拉硬拽扯上关系。例如:A和B只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却把A当做是B的原因。A导致B,B导致C……导致Z,确认为A是Z的原因。
原因的原因,就不是原因。世界很小,再陌生的人通过几个人的关系网,总能扯上关系。逻辑也是。如何寻找真正的因果?1、A和B之间有相关性。2、A发生在B之前,没有A的发生或者出现,B也不会出现。3、排除其他可能的混淆变量。
二、滑坡谬论
从你少吃一粒饭,推导出“宇宙将毁灭”的结论。
诚实
诚实最核心的是对自己诚实。如果你对自己都不诚实,如何能做到客观?做不到客观,有如何能找到靠谱的结构性解释、提出靠谱的观点?
人是太容易自欺的动物。怎么做到对自己诚实、不自欺?作者分享了数学家、哲学家罗素的两句忠告。
1、不要因为你希望一件事发生或希望它是真的就相信它。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一个人的主观意愿决定他愿意相信什么,而不是从客观出发。
2、不要因为你相信一件事是社会的、道德的收益,所以就相信它。
归纳总结一下,罗素的两句话要反对的现象是:从事情的利害与我们的爱憎出发来定事情的真假。
所以我们要避免:
1)因相信某个事情是有利于个人/社会的而选择相信它是真的。
2)因相信某个事情是不利于个人/社会的而选择相信它是假的。
面对公共议题,我们要如何利用双层结构划分法来分析问题。
1、从真假层面,也就是事实与科学层面,把事实的整个图景完整展现出来。
在讲述这部分中,作者写道:我一直认为,最高明的撒谎不是直接编造谎言,而是用部分事实营造一个虚幻的真相,只强调对自己有利的事实,而不是把整个事实原原本本讲出来。
2、辩完真假后,再看看利害层面,也就是个人权利与公共选择的层面。
推理新闻评论观点的第二种方法是使用归谬法。归谬法是一种特殊的演绎法,它是先假定对方的大前提正确,然后经过严格演绎推理之后,推出违反自然权利基本公理的荒谬结论,从而反证对方的大前提有问题。
好的评论语言的基本特征:
1、多用整句,少用散句,让语言呈现“整齐美”
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多用短句,少用长句,让语言变得节奏明快
3、多用短段,少用长段,避免阅读的疲劳感
好词好句
我曾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是翅膀。——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