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都是这些广播剧给的(五)
你好呀,我是 Rebecca 。马洋和踢脚线取暖器是我今年冬天的菩萨,今天是马洋专场!
广播剧《从万米高空降临》
关键词:民航、公费恋爱

机长X空管的组合相当辣,职业部分考究专业,起码唬得住我这种外行。陈嘉予和方皓在万米高空的甚高频相遇,17L跑道用来定情,“雷达看到了”成为撩人密语,微妙的语气、笑意和停顿,让枯燥的复诵化作调情,浪漫到不管是他们,还是听众都浑然忘却,还有那么多双耳朵在公众频道里。
陈嘉予的心病是香港迫降,机长往往要在几秒之内做出悬着百条人命的决定,这种心理压力足以让人多年深陷PTSD 。但我之前其实不明白为什么某些新闻报道里机长会被称颂为英雄,他们不就是在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吗?转念一想,公交车司机遭遇意外时首先想的是紧急疏散车上的人群,所谓英雄,不正是普通职业,或者说普通人,在意外来临时展现出来的非凡勇气与胆识吗?
两个人的恋爱磨合大体可以总结为,双方在亲密关系中为对方考虑,也为自我得体,总是有所保留,无法表达最真实的自己,害怕自己的负面情绪给对方造成负担,却不知道这样容易因小失大,误了一段关系真正进入相濡以沫阶段的契机。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陈嘉予飞行事故发生的当晚,方皓的情感波动大到主动让陈嘉予离开他的视线才好受些,陈嘉予立刻领会,在楼下过了一夜。过于情绪化时给彼此空间是很成熟的处理方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听剧学到了很多有意思的飞行小知识,虽然到现在我也没懂用来描述方皓“劲儿劲儿”的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但这丝毫不妨碍我爱上马洋!
广播剧《千杯》
关键词:风、花、诗、酒、茶

千杯,是酒吧的名字,也是姜默和沈朝文相遇的契机。他们一个是嗜酒如命,浪漫洒脱的艺术家,一个是滴酒不沾,冷静理性的律师,对酒截然不同的态度,昭示着他们的人生态度也天差地别。
两个如此不同的人,相处产生的摩擦也具象化在酒上:沈朝文为了姜默的健康,经常限制他饮酒。酒兴诗意遭遇地心引力,风花雪月对上了鸡毛蒜皮。
所以这对小情侣一上来就吵架,有时幼稚得像小鸡互啄,但吵着吵着感觉两人下一秒就要亲上去了。谁家吵架纯甜的呀?我们这些围观的听众,不过是他们play当中的一环罢了。
太康演绎的沈律,外在沉静,对姜默的感情却炽烈,像一团冰都包不住的火,遥遥地追了风筝一路,如愿成为了放风筝的人。而静安路1号家的攻君,个个都是抓不住的风,只有他们自愿将绳子上交给所爱之人的份儿。就像姜默说的,永远太远,我给你我能控制的今朝。
广播剧氛围很好,马洋可爱,但是这个故事结构比较松散。另外,姜导这种嗜酒如命,时不时想跑的做法不可取哦~
节目《Headspace 冥想正念指南》
关键词:中配、冥想

指路喜马拉雅,原节目和书都是英文,马洋演绎的是中文版,非常推荐ADHDer去试一试,冥想对经常觉得脑子里很吵的人来说就是对症下药。
听这个节目前,我以为冥想是摒弃杂念,但是马洋说,摒弃杂念是以一种意念驱逐其他意念,本质上没有差别,相反,要允许一切发生,任思绪自由来去,啊,这句这么温柔又有力量的话,他说了好多遍!
产生杂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当它发生时,我们可以标记它,让它溜走,再将注意力轻轻地带到专注的事物上。标记杂念,就是温和的接受、承认、与接纳杂念,而标记这个动作本身,就意味着你保持着头脑的觉知,帮助你从杂念中抽离。
同时,冥想让我更相信呼吸的哲学。
我们常常以为,对于像呼吸这样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习以为常、自动进行的现象,没什么可以做的了。这种想法可以说是大错特错。
瑜伽,唱歌,冥想,健身的第一节课几乎都和呼吸有关。将注意力收束于自身,专注于身体的起伏,花一点时间打开和保持对身体和头脑的觉知,就是受益的开始。
更重要的是,冥想训练不只在闭眼时发挥作用,训练中感受到的状态可以带入日常生活,持续性地影响日常生活。
这个音频节目共 8 集,每一集马洋都会引导听众做冥想练习,对想接触冥想的小白来说再适合不过。再说了,这可是马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