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条目翻译 - 党卫队高资历名录
Dienstalterslisten der SS
1934-1945年间,党卫队人事主办公室(SS-Personalhauptamt)曾以书籍形式发行过官方文档《党卫队高资历名录》。
直到1942年,该名录一直都囊括了三个分组:高层官员(上级集团领袖至旗队领袖)、中层官员(上级领袖至突击队大队领袖)、低层官员(高级突击队领袖至下级突击队领袖)。
这些官员名录的涵盖范围包括了纳粹党的党卫队之整体,不仅包括一般党卫队,还包括党卫队-骷髅总队、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党卫队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以及党卫队保安局。
1946年,同盟国在纽伦堡审判期间曾将《党卫队高资历名录》作为给党卫队官员定罪量刑的证据。
历史
1934-1938年
1934年10月1日,党卫队人事主办公室出版了第一版党卫队官员名录,正式记载了衔级在上级集团领袖到突击队领袖之间的所有人员信息。
该名录意在记载各个党卫队官员的升迁经历。希姆莱本人的党卫队履历则以缩略形式记载:1926年-党卫队下巴伐利亚大区领袖(1926 Gau-SS-Führer Niederbayern),1927年-党卫队副全国领袖(1927 Stellvertr. RFSS),1929年1月6日-党卫队全国领袖(6.1.1929 Reichsführer SS)。
名录内的首页将希特勒记作“党卫队最高领袖”(Oberster Führer der SS)。
每年,党卫队官员都必须向各个党卫队上区(Oberabschnitt)的党卫队地方人事领导索取所谓的“领袖问卷调查”(Führer-Fragebögen)文件,用于人事资料更新。
每个“党卫队上区”(SS-Oberabschnitt)、“党卫队区”(SS-Abschnitt)以及“党卫队主部门”(SS-Stammabteilung,党卫队的补充后备部门)都应存有《高资历名录》,因为这三个层级的机构一般都无权阅览“党卫队总卷宗”(SS-Stammrollen)和“党卫队总名片”(SS-Stammkarten)。
1934-1935年间的高资历名录还收录了所谓的“党卫队名誉领袖和高地位领袖”(SS-Ehren- und Rangführer)列表。希姆莱有权决定哪些人可以被授予“党卫队名誉领袖”职衔,该职衔包含了党卫队旗队领袖至集团领袖职衔。党卫队名誉领袖必须在特殊场合穿着党卫队制服,但无需承担党卫队服役任务,也没有掌管其他党卫队人员的职权。
马克斯·阿曼(Max Amann)、瓦尔特·布赫(Walter Buch)以及阿尔伯特·福斯特(Albert Forster)就是三名所谓的“党卫队名誉领袖”。鲁道夫·赫斯在1933年秋辞去党卫队职务,至1938年,《高资历名录》显示赫斯“经元首令准许”可以“穿着党卫队上级集团领袖制服”。
赫斯是党卫队的第50名成员。希姆莱所谓的“黑色骑士团”(schwarzer Orden)在1925年11月1日至1933年9月间归赫斯领导。在赫斯自愿退出党卫队后,直到1938年,《高资历名录》都将他列为党卫队第2号领袖,地位仅次于党卫队全国领袖,并未记录他之前的党卫队证号(SS-Nr. 50)。
大部分党卫队名誉领袖的职务都是“党卫队指定领袖”(zugeteilte SS-Führer),他们在党卫队上区、党卫队旗队或者党卫队主部门履行“名誉服役”(Ehrendienstleistung)义务。
“党卫队高地位领袖”(SS-Rangführer)也是名誉职衔,包含了从下级突击队领袖到突击队大队领袖衔级。这些人也无需承担党卫队服役任务,也无任何实权。他们也必须在特定的官方场合穿着党卫队制服。这种被称作“高地位领袖”的党卫队名誉领袖通常都被分配到党卫队旗队、党卫队突击队大队(SS-Sturmbann,营级单位)、党卫队后备突击队大队(SS-Reserve-Sturmbann,后备营级单位)、党卫队突击队(SS-Sturm,连级单位)或者党卫队集结点(SS-Sammelstelle)。这些名誉领袖中只有少数被分配到党卫队上区或党卫队区。
1936年后,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被分配到“党卫队全国领袖个人参谋部”(Persönlicher Stab Reichsführer SS)。
1936年起,《高资历名录》开始收录已加入一般党卫队的警察官员的资料。在1936年的《高资历名录》中,希姆莱在党卫队内的职位是“党卫队全国领袖和德国警察总长”(Reichsführer SS und Chef der Deutschen Polizei)。
二战前的《高资历名录》还会记录各个党卫队官员曾获得过哪些党的奖章、战争勋章以及一战期间的哪些国家的勋章。另外,名录还会记载哪些党卫队官员曾获颁党卫队全国领袖荣誉佩剑(Ehrendegen RFSS)和党卫队荣誉戒指(SS-Ehrenring)以及哪些官员是“生命之泉”机构(Lebensborn e.V.)成员。
《高资历名录》还记载了每名党卫队官员的党员证号、党卫队证号,以及是否获得了冲锋队体育奖章(SA-Sportabzeichen)、德意志马术奖章(Das Deutsche Reitterabzeichen)和金色党章(Goldenes Parteiabzeichen der NSDAP)。《高资历名录》还记载了每位党卫队官员是否最晚从1933年起就担任了国家公职(如是否是帝国议会议员)。
1938年版的《高资历名录》是二战爆发前的最后一版;1939年只出版了一份名录修订单。
1935-1938年间,所有《党卫队高资历名录》都配有统计数据。例如,在名录开头之前有关于已去世党卫队领袖的文字“他们的荣誉即是忠诚——已故党卫队领袖”(Ihre Ehre hieß Treue –Verstorbene SS-Führer)。
1935年起,《高资历名录》还收录了在党卫队容克学校(SS-Junkerschulen)受训的“青年领袖”(Führernachwuchs)名录。《高资历名录》的末尾是党卫队领袖总览,包括哪些人是现役,哪些人已辞职。第二类人包括调转进国防军的人以及被党卫队全国领袖免职的人(其中又包括主动请辞和被全国领袖解职的人)。
《高资历名录》还用图表展现了“党卫队领袖团”(SS-Führer-Korps)的规模增长统计数据。名录中还概述了有多少党卫队领袖没有加入纳粹党。另有总括地图展示当前的党卫队上区;名录甚至还概述了党卫队区和党卫队旗队,展示了党卫队骑兵(Reiter-SS)、党卫队通讯突击队大队(SS-Nachrichtensturmbanne)、党卫队工兵突击队大队(SS-Pionier-Sturmbanne)、党卫队摩托化载具突击队(SS-Motorkraftfahrstürme)以及党卫队医疗队(SS-Sanitätsstaffel)的旗帜。在《高资历名录》的最后是附录,其中标出了上交调查表之后发生的人事变动。
1942-1945年
1942年1月,《党卫队高资历名录》的战时版本第一册出版,这本只收录了衔级为上级集团领袖到旗队领袖的官员。与此同时,名录还首次收录了“全日制党卫队领袖”(hauptberufliche SS-Führer)名录。另外,该名录还标注了曾在国防军和/或警察有服役经历的党卫队官员曾经的衔级。党卫队人事主办公室还决定不再收录已故党卫队官员名单。
即便在《高资历名录》的战时版本里,党卫队最高领袖还一直是希特勒;1942年10月起,名录以分册形式出版,第一分册中,希特勒不再拥有“党卫队最高领袖”(Oberster Führer der Schutzstaffel)职衔。
1942年起,名录结构简化,按“姓氏、名字、出生日期、党卫队证号以及职衔”顺序记录。每个官员曾获得的勋章、奖章等则以小符号形式标注在名字之后。名录只记载每人最后一次晋升的细节,而战前版本的名录则会记载每人的完整晋升履历。
战时版本名录收录了更多战争勋奖章。扩充后的列表收录了以下勋章的获颁情况:二级铁十字扣章(Wiederholungsspange zum EK II)、一级铁十字扣章(Wiederholungsspange zum EK I)、骑士十字级铁十字勋章(Ritterkreuz zum Eisernen Kreuz)、骑士铁十字勋章橡叶饰(Eichenlaub zum Ritterkreuz)、双剑橡叶饰(Schwerter zum Eichenlaub)、钻石橡叶饰(Eichenlaub mit Brillianten)、战功十字勋章(Kriegsverdienstkreuz,有两个等级,均有带双剑和不带双剑版本)、骑士十字级战功十字勋章(Ritterkreuz des Kriegsverdienstkreuzes,有带双剑和不带双剑版本)。名录还记载了党卫队官员获颁银质或金质德意志十字勋章的情况。
1944年夏,希姆莱的“武装党卫队指挥办公室”(Kommandoamt der Waffen-SS)坚持要让党卫队人事主办公室负责人马克西米利安·冯·赫尔夫(Maximilian von Herff)单独接收到一部武装党卫队高资历名录。指挥办公室高层人员的理由是,自战争爆发以来,一般党卫队在实际上就已不复存在。在一般党卫队的所有共计204000人中,有60%-70%的人将跟随国防军服兵役,约有60000人将被部署到集中营监察局(Inspektion der Konzentrationslager/ IKL)和各个集中营,武装党卫队自身则将拥有约90万士兵。除了大约10000名全日制党卫队领袖(他们隶属于党卫队主办公室[SS-Hauptämter],由此隶属于武装党卫队)之外,一般党卫队现役人员将只有大约48000人。
1944年7月1日,马克西米利安·冯·赫尔夫单独收到了一本《武装党卫队高资历名录》(Dienstaltersliste der Waffen-SS)。该名录不仅收录了武装党卫队前线部队中的军官,而且还收录了“K.L.部门”(K.L. Dienst)中的党卫队官员名录,这个部门就是党卫队经济与管理主办公室,D办公室组(SS-Wirtschaft-Verwaltungshauptamt, Amtsgruppe D)。而且,党卫队和警察高级领袖(Höhere SS- und Polizeiführer)中的绝大部分也被加入武装党卫队名录,由此,他们在持有一般党卫队衔级的同时还拥有相对应的武装党卫队军衔,如“党卫队集团领袖和武装党卫队中将”。另外,党卫队和警察领袖(SS- und Polizeiführer)则被分配给秩序警察,由此,他们在持有一般党卫队衔级的同时还拥有相对应的警察衔级,如“党卫队旗队领袖和秩序警察上校”或“党卫队上级领袖和秩序警察上校”。
武装党卫队高资历名录收录的职衔范围是上级集团领袖到高级突击队领袖。
1944年10月1日出版的《高资历名录》第一分册收录了从上级突击队大队领袖到突击队大队领袖的官员名单。1944年11月9日,同一期《高资历名录》又出版第二分册,收录了从最高集团领袖到旗队领袖的官员名单。
1945年1月30日,1944年10月和11月的名录分册又有了一些增补名录,这些名录发表于《党卫队人事变动表,第11年,第1a号》(Personalveränderungsblatt der SS, 11. Jahrgang, Nr. 1 a)上。
各版本《党卫队高资历名录》(SS-DAL,1934-1944年)
1. 1934年10月1日:上级集团领袖至突击队领袖
2. 1935年7月1日:上级集团领袖至下级突击队领袖
3. 1936年12月1日:上级集团领袖至下级突击队领袖
4. 1937年12月1日:上级集团领袖至下级突击队领袖
5. 1938年12月1日:上级集团领袖至下级突击队领袖
6. 1942年1月30日:上级集团领袖至旗队领袖
7. 1942年4月20日:上级集团领袖至旗队领袖
8. 1942年10月1日:上级突击队大队领袖至突击队大队领袖
9. 1943年5月5日:上级集团领袖至旗队领袖
10. 1943年10月1日:上级突击队大队领袖至突击队大队领袖
11. 1944年1月1日:上级集团领袖至旗队领袖
12. 1944年7月1日:党卫队上级集团领袖至武装党卫队高级突击队领袖
13. 1944年10月1日:上级突击队大队领袖至突击队大队领袖
14. 1944年11月9日:上级集团领袖至旗队领袖
参考资料
· Nikolaus von Preradovich: Die Schutzstaffel der NSDAP. Eine Dokumentation, Druffel & Vowinckel-Verlag, Stegen/Ammersee 2004, ISBN 3-8061-1138-3, Chapter: “Die Dienstalterslisten der ‚Schutzstaffel 1934–1944‘” (p. 79 ff), & „Die Dienstaltersliste der Waffen-SS“ (p. 264 ff)
· Robin Lumsden: A Collector's guide to: The Allgemeine-SS, Ian Allan Publishing 1992/2001, ISBN 978-0-7110-2905-7, Chapter: “Personnel Records and the Dienstaltersliste” (p. 41)
© 本文版权归 张程ZhāngChé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