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缩诗词入门 第二章 格律一点通
后续的这两章,主要是给大家一个轮廓感。有了轮廓,你对诗词才有概念,才知道是怎么回事。知道这些后,还有兴趣的话可以继续看别的书,这就容易多了。添砖加瓦,慢慢的你会熟悉起来,熟能生巧。
一般我们说的古诗分两种:古体诗和格律诗。前一种,差不多可以看做古代的自由体诗,所以这里不讲。后一种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唐诗类。有比较严格的格式要求。
在现代,格律诗一般分为两种用韵用字(语言)体系:唐代的语言(平水韵)和现代的普通话(现代汉语)。前一种比较难,在下一下章点点。这里先用后一种来让大家入门。
先弄懂两个基本问题:
1、平仄,很简单,阴平和阳平是平。上声和去声是仄。就是把全部汉字分为两个声调——平声和仄声。不要把这些平仄看得很束缚很恐怖,其实我们日常说话,大部分已经是平仄错落了。比如:今天天气好:平平平仄仄(真巧,这正好是一种诗句的格式)。所以,只有你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写出更规范的格式来。诗词的格律就是平仄交互的结构。
2、押韵。很简单,韵母相同且平仄相同。比如,黄跟光押韵(韵母一样,且都是平声)。黄跟广不押韵(韵母一样,但一个平声,一个仄声)。一般情况是压平声韵。也就是说一般不用仄声来押韵,比如恍和广,虽然这也押韵,但格律诗中不用。押韵嘛,一般一首诗是在偶数句诗句押韵,比如2、4。
这个两个明白后,就很容易懂了。
平仄,先以最简单的五言绝句来做介绍。先举一句:红泥小火炉(《问刘十九》白居易)就是:平平仄仄平。
诗句式可以由下面的序列截出来的(两个平两个仄不停交替),截五个为五言,截七个为七言。然后根据一定的规则,把四个或八个句子组合成诗: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这可以生成所有的基本句式。从开始截五个字“平平仄仄平”。这就是一种句式之一。截七个字就是七言诗的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本章后列出各种句式),另外,句式不会太死,除了“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外的其他句式的第一个字,都可平可仄,七言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全都可平可仄(含这个句式时同规则)。就是,比如,仄仄仄平平可以是平仄仄平平。
知道了这个格式,你可以先写一句诗试试,好像很容易了,是吧,呵呵。
但是,我们还不能写整首,因为还有两个规则需要了解。了解完就ok了~
1、对的原则,两个句子的平仄要相反(主要是偶数字)。
2、粘的原则,两个句子的平仄要相同(主要是偶数字)。
解释一下,我们按两句一行来把整首诗写出来。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同一行的句子要“对”(1、2句,3、4句),交叉线上的句子要“粘”(2、3句)。这个不难,你顺这写,它自然就变成这样了!放心。比如写好了第一句,然后用对写第二句,然后用粘写第三句,然后用对写第四句。就自然符合这个规则。再长的诗写下去也都符合。一听好像很难?实际上不难,因为句式本来就不多,而且中国的字暴多,同音字也多~~根据只压平声韵的原则,可以知道诗的格式一般只是四种(也可以说这样是两种)~
上面那首诗平仄本是这样(“一”字在古代是仄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只不过,有些句的第一个字可平可仄。
七言就是在五言前面加两个字,平平或者仄仄,比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上面说的是绝句,还有一种叫律诗,就八句的诗。八句中,3和4句,5和6句还要对仗。大概可以说是这两句的句式和词性要相同。比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你可以这样学:
开始,反复只写一句(练习平仄)。
然后,反复只写两句(练习粘对原则和押韵,如果你写的是律诗还可以练习对仗)。
再然后,写整首。
附录:
1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其实主要是两种,可以看出第一和二种,以及第三和四种,只有第一句不同(粘对原则体现在偶数字)。第一句是平字结尾的也要押韵。七言就是全部在前面加两个字——平前加两仄,仄前加两平。律诗就是变成八句,外加中间四句内容上对仗。
七言绝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言律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词也是如此,词有词牌,词牌可以说同时是一种格式的体现,比如: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所以你知道平仄后也可以找词牌来填词。
这第二章,虽然能让你知道了大概,也能写点东西。但是你还不能全部看懂唐诗,因为唐诗是以唐代语言写的,所以如果想再了解些,深入些,可以看看第三章。
一般我们说的古诗分两种:古体诗和格律诗。前一种,差不多可以看做古代的自由体诗,所以这里不讲。后一种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唐诗类。有比较严格的格式要求。
在现代,格律诗一般分为两种用韵用字(语言)体系:唐代的语言(平水韵)和现代的普通话(现代汉语)。前一种比较难,在下一下章点点。这里先用后一种来让大家入门。
先弄懂两个基本问题:
1、平仄,很简单,阴平和阳平是平。上声和去声是仄。就是把全部汉字分为两个声调——平声和仄声。不要把这些平仄看得很束缚很恐怖,其实我们日常说话,大部分已经是平仄错落了。比如:今天天气好:平平平仄仄(真巧,这正好是一种诗句的格式)。所以,只有你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写出更规范的格式来。诗词的格律就是平仄交互的结构。
2、押韵。很简单,韵母相同且平仄相同。比如,黄跟光押韵(韵母一样,且都是平声)。黄跟广不押韵(韵母一样,但一个平声,一个仄声)。一般情况是压平声韵。也就是说一般不用仄声来押韵,比如恍和广,虽然这也押韵,但格律诗中不用。押韵嘛,一般一首诗是在偶数句诗句押韵,比如2、4。
这个两个明白后,就很容易懂了。
平仄,先以最简单的五言绝句来做介绍。先举一句:红泥小火炉(《问刘十九》白居易)就是:平平仄仄平。
诗句式可以由下面的序列截出来的(两个平两个仄不停交替),截五个为五言,截七个为七言。然后根据一定的规则,把四个或八个句子组合成诗: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这可以生成所有的基本句式。从开始截五个字“平平仄仄平”。这就是一种句式之一。截七个字就是七言诗的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本章后列出各种句式),另外,句式不会太死,除了“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外的其他句式的第一个字,都可平可仄,七言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全都可平可仄(含这个句式时同规则)。就是,比如,仄仄仄平平可以是平仄仄平平。
知道了这个格式,你可以先写一句诗试试,好像很容易了,是吧,呵呵。
但是,我们还不能写整首,因为还有两个规则需要了解。了解完就ok了~
1、对的原则,两个句子的平仄要相反(主要是偶数字)。
2、粘的原则,两个句子的平仄要相同(主要是偶数字)。
解释一下,我们按两句一行来把整首诗写出来。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同一行的句子要“对”(1、2句,3、4句),交叉线上的句子要“粘”(2、3句)。这个不难,你顺这写,它自然就变成这样了!放心。比如写好了第一句,然后用对写第二句,然后用粘写第三句,然后用对写第四句。就自然符合这个规则。再长的诗写下去也都符合。一听好像很难?实际上不难,因为句式本来就不多,而且中国的字暴多,同音字也多~~根据只压平声韵的原则,可以知道诗的格式一般只是四种(也可以说这样是两种)~
上面那首诗平仄本是这样(“一”字在古代是仄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只不过,有些句的第一个字可平可仄。
七言就是在五言前面加两个字,平平或者仄仄,比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上面说的是绝句,还有一种叫律诗,就八句的诗。八句中,3和4句,5和6句还要对仗。大概可以说是这两句的句式和词性要相同。比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你可以这样学:
开始,反复只写一句(练习平仄)。
然后,反复只写两句(练习粘对原则和押韵,如果你写的是律诗还可以练习对仗)。
再然后,写整首。
附录:
1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其实主要是两种,可以看出第一和二种,以及第三和四种,只有第一句不同(粘对原则体现在偶数字)。第一句是平字结尾的也要押韵。七言就是全部在前面加两个字——平前加两仄,仄前加两平。律诗就是变成八句,外加中间四句内容上对仗。
七言绝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言律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词也是如此,词有词牌,词牌可以说同时是一种格式的体现,比如: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所以你知道平仄后也可以找词牌来填词。
这第二章,虽然能让你知道了大概,也能写点东西。但是你还不能全部看懂唐诗,因为唐诗是以唐代语言写的,所以如果想再了解些,深入些,可以看看第三章。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