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7 阳明心学
张卫红:《由凡至圣 : 阳明心学工夫散论 》
恒守本心;修心;
万斯默:
交游颇广,闻见议论遂杂,心浅力浮,渐为摇眩。商度于动静寂感之间,参订于空觉有无之辨,上下沉掉,拟议安排,几二十年。时有解悟,见谓弘深,反之自心,终苦起灭,未有宁帖处。心源未净,一切皆浮。幸得还山,益复杜门静摄,默识自心。久之,一种浮妄闹热习心,忽尔销落,觉此中有个正思,惟隐隐寓吾形气,若思若无思,洞彻渊澄,廓然边际,敻与常念不同,日用动静初不相离,自是精神归并在此。渐觉气静神恬,耳目各归其所,颇有天清地宁、冲然太和气象,化化生生,机皆在我。真如游子还故乡,草树风烟皆为佳境矣。
致良知:指示道德本心为人人本有的先天普遍存在,体用兼该,易于把捉。
王阳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我其实会想到很多事情,有我前段时间情绪崩溃的时候,也会想到前两年改卷子压抑自己的心情、克制自己的理性,感受时间的流动,只做一件事情的心流体验。我还会想到我年幼的时候,非常阶段性的人生体验。童年时期比较主动,很早就有自己的意识和想法。中学早期像是失去了自我,只记得别人,却想不起来自己的真实样子,像是缺失的一段经历,因为不喜欢,所以是一段被我自己遗忘的经历和体验。高中的时候才慢慢找回自我意识,不过仍然受别人影响很大。大学是我真正意义上独立出来,但是却很难融入不同的群体。读研以来看淡了很多,才开始慢慢重视自己的感受。以前很容易讨厌自己,觉得自己很不好。我发现很大原因是家庭,各种性格的长成,不同的家庭氛围,影响很不一样。我不是想苛责我的父母,我只是觉得他们的观念是一种老派的被驯化的单纯,讲牺牲、讲付出,却忽视自己作为个体意识和所有人是平等的、需要被尊重的。他们只知道埋头干活,而我一直以来也都像他们一样只是埋头学习、考试、成绩,很少思考,或者说,不敢有太大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