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朋友的朋友家里吃饭 关于“信奉”和“信仰”的一些思考
昨天晚上和ckk去她教会的朋友家吃饭,为什么会突然去到她朋友家呢,原本我们是约了周五晚的dinner蛋包饭,周五中午临时她问我说想不想要一起去另一个朋友家,我也没太多顾虑就应声说好哇,她告诉我今晚的主题是“光明节+安息日+十周年结婚纪念日”,后来去到才发现还有庆祝生日~,这是后话了。
我们乘地铁转八号线,到海珠医院小区,主人家介绍说这个小区住着很多在海珠医院工作的人。进到屋子里,最先见到的是柔柔,她站在餐桌旁,在喝着胡萝卜羹,我把她当作这间房子的主人了,先走上前去和她打招呼,然后从包里拿出下班前临时塞进的小桔子,“突然拜访,没来得及准备,带了几个小橘子...”,柔柔摇摇头指指厨房里的一位正在忙活的女人,年龄看起来和我妈妈差不多,我没太搞懂,以为是让我把橘子放在厨房,然后接着去和厨房的两位打招呼,ckk介绍说年长的一位叫cherry,年轻和我们相仿的叫佳慧,佳慧是cherry的干女儿。接下来就是cherry和佳慧做饭,我们仨在客厅转悠,先喝了佳慧切成小块榨出来的胡萝卜羹,胡萝卜羹非常非常绵密,让我想起我经常在上班途中会买的南瓜露,好好喝喔。然后摸摸小猫,又在客厅找些其他零食尝尝,打发等餐的时间。
说到小猫,吃饭时cherry姐讲起来,这只小猫现在五个月大,缅因品种,名叫Astro,养小猫的缘起是,小猫是她儿子从宠物店里零元领养的,就是近段时间新兴的一种营销方式,领养小猫时不需要花费一分钱,而是在往后两三年时间里在商家指定的平台购买小猫生活所需用品,例如猫砂、猫粮、猫零食、猫碗等等,平台上的宠物用品常常价格不菲且质量参差不齐,之前也有看到女生买猫后类似于还贷的新闻。再说回来,她儿子抱回来小猫,cherry姐自身是不爱养小猫小狗之类的,她觉得养这些动物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且会把家里弄乱,然而为了“讨好”儿子,cherry姐也接下了日常照料小猫的工作,给小猫喂粮、铲屎,“很臭很臭的”,她说。后来,可能是儿子看到这些幕,也可能是小猫给这个家带来了更多温情,她和儿子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了,我想也可能是小猫勾出了每个人心里最柔软的那部分,然后链接到一起,这也是我理解的基督教的福报~。
我们边聊天边吃饭,然后佳慧的老公也下班赶来,带来了她妈妈做的猪脚姜,我夹了一块有些肥的吃起来,入口即化非常美味,中途佳慧的妹妹也来了,全员到齐,大家围坐一起举杯,然后彼此重新介绍聊着天。Astro趴坐在ckk的椅子后面,时不时站起来探头想要上桌,ckk剥了一只虾给他吃,我在吃饱喝足后边听大家聊天边逗弄Astro,Astro很调皮也和我的毛衣裙轻轻地咬起来,cherry时不时会提醒我们小心不要被Astro咬到挠到, 我喜欢这个时刻,它让我想到我和绵绵玩闹的时刻,小猫们很小心会轻轻地咬你,几乎不会弄疼你。
饭后有两个时刻我想特别记录一下,一是我们围坐茶几一圈,桌上点着柔柔带来的木质香香薰,伴随着轻柔的音乐,cherry姐轻声为大家祈祷,每个人都或闭眼或祈祷状,具体颂了些什么后面我没太听进去,但此时我感受到每个人都变得柔软,好像自愿卸下平日里的盔甲,我看到一种能量在彼此之间流动,好像真主降临将我们心连心,慢慢地我的眼眶里有泪水在打转,后来我听到佳慧的妹妹讲话声音也有点哽咽,我猜想她和我一样也受到这一刻的感召。
祈祷过后,佳慧妹妹、ckk、佳慧老公、柔柔分别诵读了一段《圣经》里的话,然后分食圣饼,cherry说圣饼是耶稣的身体,感谢耶稣创造此刻,给她在这个夜晚带来这群孩子们,我心想,为什么不感谢你自己和身边人呢,明明是自己和遇见的这群人创造的此刻。后来,我才明白,我当时想得太少,习惯性地用日常思维去解读这一刻,感谢耶稣也许是感谢耶稣创立的基督教,是这个教会让大家相识并聚在这里,许多人来到教会是带着对生活的困惑和主动交流的心去的,这种强动机让一群善良的人链接在一起、也促使大家更容易打开和暴露自己、彼此帮助,同时,教会的仪式和庄严感给大家创造了一种安全的、可以彼此交心的环境,种种都让我感到更应该感谢耶稣,感谢眼前这群可爱的人,感谢每个人带来又在今晚交付出去的无私的心。
另一个时刻是,大家自然地两两交流起来,通过和佳慧以及他老公的交流,我了解到佳慧是如何从武术指导、演员转行做拳击舞蹈教练,在她生活的迷茫时刻、恋爱和职业的转折点遇见了现在的老公,她老公又是如何从退伍军人做起职业教练,在结束了一段互相撕扯的五年恋爱后,两颗茫然的心如何相遇相伴,在一切因缘际会下走进婚姻,他们相信那些发生在他们之间的巧合和默契,恰如真主降临将他们牵系在一起,如今他们已经结婚一年零一个月了。和佳慧的交流是在我一句句追问中逐渐展开的,和她不同,在我一两句提问后,他老公更像讲故事似的将人生的一段讲述下来,他的表达能力很好,几乎不会有什么磕磕绊绊,我猜想他是个会观察并认真思考自己的生活和想要什么的人,他说到自己在遇见佳慧后,不带预设的去走进教会,又因为彼此都爱看电影和教会的朋友一起看电影,映后每个人彼此分享关于电影的感想,而在此前,看完电影几乎不太有其他人和他交流关于电影的感悟。佳慧也真诚地推荐我周末去教会参观体验,通过今晚的交流,对于教会的礼拜和交流形式我心里也有了更多的画面和感受,那些都是积极的感受。
回家路上,和ckk聊起今晚的感受,感受非常美好,我说。今晚和大家聊天的感觉,和群里小伙伴的面对面交流很像,同样都是非常真诚地交换想法和感受,人与人之间很纯粹,能感受到彼此的善意,不同的是交流的内容和形式,和教会的朋友交流的更多是关于人过往的生活经历和随之而来的内心感受,其中有很多人的脆弱时刻、自我暴露的东西,形式也是更偏向于一对一的深入交流,和群里的伙伴们面谈,大家更多聊的是分析社会议题、分享书影音和随想,有时也会将近期生活困惑作为切入点,进而分享一些人生经验和处理技巧,后者更偏向于一种人生经验和思想的传递,形式也是类似于圆桌,一人讲而其他人安静地听着,轮次发言,我想可以借颜怡颜悦的“文学时刻”这个词来总结这种交谈。几个月前,我想到这个问题,作为较早加入到群里的伙伴,元老级的人相互也都比较熟悉了,但这种熟悉还伴随着一种陌生感,熟悉的点在于我们大概知道彼此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相似,陌生的是我对于你的过往经历知之甚少,就好像我们需要在一次次聚会中去努力挖掘关于这个人生活的点点隐秘线索,然后在某一天将之串联构成一个人生活的整体,才能看到一个人生活的全貌。12月2日我在备忘录上写下,关于想要了解这群朋友的强烈冲动和渴望,此刻我也再一次理解,在不同的群体间,有着专属于这个群体的相处风格和节奏,是时候让我们卸下礼貌的边界和文明的包袱,进行一场场自我暴露的肉身交流。
我发了关于今晚的朋友圈,写下了,关于“信奉”和“信仰”,通过讨好儿子的猫让关系更亲密,好的表达让人像看了一部温情的电影。除了前面讲的这些事,我还想写一下,今晚也让我深刻理解了“信奉”和“信仰”的力量,信奉基督教给他们带来力量,同时把这种能量传递出去,将陌不相识的人们链接在一起,卸下防备分享生活中的苦与乐,进而在生活中创造更多美好时刻。我想到我自己,虽然我没有什么宗教信仰,但我有幸接受了很多来自朋友、亲戚以及短暂遇见的伙伴们的爱和帮助,是这些东西让我对生活产生了坚定的信仰,始终打开自己,始终愿意去感受和传递真心,我很感恩。我想,这两者在内核上是共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