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4十佳影片
查看话题 >2024年度观影报告:所有奔跑的安妮特

图来自《这不是我》
2024之于我的迷影生涯非常丰富,时间跨度上几乎错觉为十年的行驶。翻看自己一年前的豆瓣标记,不禁感叹这竟然只过去了一年,总归来讲,是我在2024“成长”了太多。
这一年我开始高频率地玩群、跑电影节、跑电影展,当然这必定增加了我与友邻面基的次数,我与同好友人的交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网络,虽然与很多朋友只是匆匆一面,但还是记忆犹新的。
2024作为网络抽象大年,我必然也加入了抽象的队伍,从了解抽象,到学会抽象,一些不大有用的趣味亦充实了我。
今年最大的财富,也是交给自己最好的作业便是自己作为独立导演拍摄的短片处女作。从最开始的突发奇想,到与朋友一同组建工作室,自己写剧本、自己制片、自己导演甚至连演员也是自己。虽然拍完剪完很累,但回想一下,确是今年内心最大的财富。
今年的观影还是新片老片兼顾,不过显然补老片更多了,而新片则是集中于流媒体和影展,看院线的频率开始下降了。
接下来是我今年喜欢的中外新片
年度十佳
10.《吞噬暗夜》Caroline Poggi & Jonathan Vinel

按部就班地积攒感动,尾声以焦虑迫使泪水横溢。对于现实部分的描写也许存在太多不佳的写作,但数字影像部分实在平等,遵循绝对安全的姿态牵领所有人物和情绪,在最后,相互寻找曾经的你,在即将相拥的那一刻,象征着冒险起点的世界已然崩塌,定格了数字的躯体与昏迷的肉体,很高兴看到此等方式书写浪漫危险的青春
9.《腐花之雨》荒井晴彥

结束一时恍神,直到他们唱完那首歌才渐渐走出来,脑中一半浮现一朵凋零腐烂的花,被雨淋着呈现别样的美感,另一半莫名奇妙闪现着颓丧的栩谷拿着摄影机的样子,靠近看见淋湿的头发,调远看见作者的轮廓,真正撼动人的开始是伊关撰写AV文本时致敬了颇具争议的马龙·白兰度"黄油门"恰好与尾声形成互文,收束时该有的张力被大大提升,荒井晴彦硬是凭着娴熟的借位拍出了欲望的复苏、身体的复苏以及摄影机的复苏,黄粱一梦间又以《花腐し》文本托举,祥子的幽灵打开剧作和映画的房门,栩谷所见的唯有一片黑;也许粉红映画的诞生与落寞,都之于时代的更迭,其不正确性也正如片中男人所失去的,荒井编剧正是以此谱写了一篇深刻而又自私的"悼词",让你我望见的是他们初见映画时的样子,附庸风雅间侃侃而谈的是梦想,"日活"又是多少人拿起摄影机的地方
8.《火之谜》Weston Razooli

就是属于这个时代的野外版《小鬼当家》,16mm胶片的冒险,一颦一笑都如同是童年的那个无忧无虑的夏天里的记忆。完全以小孩子的视角出发,小孩子的眼里:好人坏人都会魔法,生活的地方是童话镇,还会有一座阴森未知的大山,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烤派必须用斑点蛋…最妙的当属反派家的小女孩,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角色,却巧妙地消解了其与生俱来的角色压力,妈妈说出那句"她想待多久就待多久"时谁又能忍住泪水?那个夏天,他们不懂得世界的样子,如火燃烧🔥
7.《野兽》Bertrand Bonello

学会爱、读懂爱,发现野兽。波尼洛交出了魔神级别置换效应的控制,轻松构建世界观是小,多维度表演能量是大,环形段落、空间安排,不确定意识及程序的追踪,同时也是寻找、汲取的过程,由内至外用多种反复包裹,真正达成了技术短暂替代人类,正如科学证明人类无法经历三生三世,程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见了那些漫长的、复杂的、诡异的,再去看见爱的真相,有几种恐惧,就有几种爱,那一声包含了太多的嘶吼,是发现了野兽?扫一扫屏幕的二维码,我们这些野兽就该从这里出去了,回到了我们最普及的信息载体之上,那刻起,波尼洛把影像能量和野兽的概念带到了我们中间,所有人变成了电影的一部分,或许,之于这个飞速前进中情感被最大化的信息时代,这样的科幻电影尤为重要!
6.《帝国》Bruno Dumont

节制的小品,对古朴的新浪潮精神进行维度升级,旧活新整,不遵循任何"反"的规律,仿佛呈现两种杜蒙与世界电影的复习方式,一种更像是去拍一部好莱坞电影,"星战"中的光剑、全息投影、歼星舰以及高度模仿的TIE战斗机,另一种则是继续拍杜蒙的电影,就是他的乡村侦探喜剧和兽性思维的人类行为表演,太空歌剧是必然底色,但是杜蒙的人本学挖掘也未停止,甚至在影像与剧作上追求到了一种滞态,运作两类或三类意识形态去完成分解,那么抵达一个适当句点时便可以停滞,这恰同人类最本质的思维成正比,科学性的难以沟通生物性的,娱乐性的难以沟通思想性的,犹如外星生物发情、地球导演发癫,疯狂渲染自我,达到圈地自萌的极端,无疑《帝国》是一次杜蒙的方法大放送
5.《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宮﨑駿

宛如拓在画板上的伍尔夫,以绘本笔触刻出川端康成的魂!进入异世界前大段的现实描写是预设的一声鸣钟,准备着在经历一段异世界"冒险"后匆匆结尾时叫醒观众这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意识流,一笔带过火美的真实身份和结局也是在一种层面上极力脱离宫崎骏以往作品强烈的通俗魔幻现实主义,而是着落在切实的历史、哲学与生命学的意识中,让所有的意识产物都从现实中来,又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回到现实中去,在战争结束的叙述之后完成谢幕。宫崎骏在晚年创造出新的文本解法,又埋下多处叙事的"诡计",我们也在他的人生之梦中走过丁托列托的天堂、走过梵高的星空、走过梦开始的素描积木,去仰望神秘的"宇宙史",再逃出复杂的"世界史",最后经历残酷的"社会史",似乎是宫崎骏那热烈的原画意识在向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真诚发问"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4.《在溪边》洪常秀

从看到太多这个阶段洪常秀创作的影子,到发掘出新的隽永,是一个简单的牵领过程,开始在溪水边的多处语言交通可以注意到一种试探,各种群戏涌入后,便随着创作者的语调转变短暂忘却,最好的部分,是洪常秀他进行"描边"的地方,趣味横生,引人入胜,也呈现了除魅的镜头表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情绪蠕动,将这一节点的关键情感衔接至最后,才造就了游戏般"追溯"中的高潮与平服相统一,不同于《在水中》《旅行者的需求》去展示一些视觉和听觉(语言)的概念,其延续了《我们的一天》中的稀松,篇幅升级的同时,首尾概念呼应,也完善了结构,既乐在其中,又锦上添花
3.《Single8》小中和哉

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创造了一个空想的宇宙之梦,其精神延续至了特摄作品,这是小中和哉自己的《造梦之家》,在电影里面拍电影,复活了属于昭和时代的特摄道具戏,饱含对SF电影的致敬,同时也是小中和哉对未能顺利完成的"奥特N计划"的精神补齐:与黑暗扎基一战后,孤门一辉变得愈发沧桑,承载了历史的同时也承载了责任,听到那首《英雄》谁又能忍住泪水啊!少年的梦,化空想为映画!小中和哉如青春一样火热的特摄魂,巧妙地排解了少年方寸间的愁绪,正所谓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少年啊,别为情所困了,去大胆地追梦吧,愿原力永远与你同在!
2.《宽恕》Alain Guiraudie

人物动线和置景规划的顶级合作,对身体部位于画面中出现的位置或不出现的合理规避亦有细致的设计,在重要出场人物中进行了无数次可察觉与不可察觉的身份置换,阿兰·吉罗迪已经完全让他擅长的剧变滑梯、情节迷宫进化向新的步调,当一转再转穷尽所有,便前卫到无法凝视,更无法溯源,我们参透动机的敏锐被瞬间剥夺,只能沉溺这场于神出鬼没间常平地惊雷的笑话中,笑掉大牙后俯首称臣
1.《云》黒沢清

一部雅库扎暴力片,所以它几乎汲取了《为所欲为》《复仇》《蛇之道》《蜘蛛之瞳》的所有优点,同时将一切动机复杂化并用其他行为加以展示,通过日常的恐怖预兆,一个动作触发一次道具异化频频出现,那些被迫清晰的,也如《毛骨悚然》中的魔术一样内外充满危险,但整体突然简单化,变成了极为欢乐且黑色的杀戮场,奥平大兼化身哀川翔,带着菅田将晖在黑泽清可以无限制掌控和发挥的场域内大杀四方,所有反派也毫不保留地释放DVD映画时代演员的标志性表演,而荒川良良在所有人之外扮演着《X圣治》里的角色,古川琴音作为唯一的女性主要角色其实是承继了黑泽清电影中洞口依子的位置,甚至有过之而不及,在一切结束后回到最原本的主旨阐述,菅田将晖在不断的异化与进化中来到了地狱的入口,没有别的爱,只有暴力是出口……很完美的雅库扎起源故事
遗珠
《二号陪审员》Clint Eastwood

许久未见的各方面周正的主流电影,完成了电影内部整体环境的审判与剧作内容中的审判这两层含义嵌套,当看到《神秘河》般的模糊出现,即笃信对全局机制的质问将显现,不出所料在结尾以人物、案件牵线时间与体制相悖且相撞的命题。公正、真相,皆是现在进行时,于是我们再难从当代老登电影中发掘出这样类似比利·怀尔德的美国黑色遗产,Respect !
《直接行动》Guillaume Cailleau & Ben Russell

当然需要进入,但是杰作。对运动/行动进行多重诠释,以此作为激烈或恐怖的前奏,从劳作多样性的平行变化,到机位与设备的颠覆变化,逐渐默化向活动内容的描写,音乐、动线和语言,在传统意义的节点(也许是时间)到来那一刻,抵抗一触即发,于是慢慢落在了始终没有交出概念的"博弈"之上,中段拍国际象棋真是太好的视觉点子
《七层纱》Atom Egoyan

伊戈扬这该死的濒临毁灭的性张力,依旧鬼魅,依旧性感,用当代视角不遗余力地肢解《莎乐美》的戏剧素养,搭建那种古朴的、夸张的,也是更具社会性的艺术家开化舞台,曾犀利无比的伊戈扬也透出一丝温柔,不再摆布单一的女性困境余震,而是去寻找平衡,女导演斯德哥尔摩的亲情与爱情纠葛,在扭曲并拉扯的剧作排练、演出中找到平衡,女道具师面临的职场性骚扰在高密度媒介社会的女性勇气中找到平衡,王尔德的悲剧,被伊戈扬传唱为艺术中心的黑色剧。阿曼达·塞弗里德表演极好,一半是曾经克洛伊的角色意识延续,另一半则更像当年娜塔莉·波特曼在《黑天鹅》里的走火入魔状态,对艺术的走火入魔,或者,是对畸形家庭关系的走火入魔……
《黎明的一切》三宅唱

三宅唱真的是在一点点凝集自己的长处,并逐渐扩大受众范围,达成了现在这样的,不太需要去考虑填补的完成度,简单的角色互动和小幽默是《无用的人》的升级,然后就是一如既往的思辨意识,在此基础巧妙地实现真挚的关怀,更有理有据地打开剧作尾声走向,其共振能力也是一次升级,温柔至极的,对每个人给予均等的关注,不以作者角度去决定角色,如此真诚,创作者与角色之间的,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大概就是所说的宇宙中永恒不变的那种东西——爱!是啊,黑夜不只有黑,天黑时,请记得仰望星空,那是我们每个人都能看见的宇宙音符
《第二幕》Quentin Dupieux

完全把《达~利!》续上了,无数次跳脱出"电影",继续"欺骗"、继续"洗脑",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抹去了摄影机的存在,几段喜剧小品赚取了观众笑声,随后收尾的几场戏无线推拉,创作者方法论强烈植入,此刻我们才意识到,这并非人工智能时代的行业笑料,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算法",最后我们置身于(摄影)轨道车上,看见了…看见了,那漫长的轨迹,杜皮约也将他的疑惑成功转移到了我们(观众)身上。思考一下,这真是太恰当的开幕片
特别提及(短片)
《这不是我》Leos Carax

世界史、电影史,卡拉克斯的一生、德尼拉旺的一生! 褪去《神圣车行》中对艺术当代性的存疑,化为《这不是我》的原点,重新振作一般,开启孩童思维般的老人电影创作。卢米埃尔兄弟-乔治梅里爱-希区柯克-戈达尔-卡拉克斯,《这不是我》所传达的真正电影艺术历程是这样的
《钟声》黒沢清

CURE的续曲,chime的概念由听觉感官引入,而后反其道行之放大了视觉,大量的眼睛、眼神戏,疲软如食材改刀般的杀戮,极度异化的行为动机,刀和易拉罐成为一种精神/情绪开关,结尾再次回归听觉,以门铃声具象化了chime,被摄魂的人,空旷的街道,和那如厉鬼哀嚎的火车疾驰声音,关上门,幽灵就站在门口,一个名为黑泽清的幽灵,太伟大了
华语五佳
《雄狮少年2》孙海鹏
年度华语最佳

扎根于这片土地的野草,被无数次的切割、摧毁,依旧永恒,因为根在这儿。立足于舞狮文化的分解与再创造,剥离出中华传统武术进行创作,本以为是帽子戏法般重复类型套路,却未遵循既定节奏,还原真实生活的反复噩梦,更是反复对抗,对比赛/选拔的当代性存在振聋发聩之声音,是谩骂声的消音与手机铃混为一体的恐惧,也是草丛中隐匿雄狮怒吼的愤懑,终于,不存在了胜利和失败,亦没有"回家吧,有爱就不怕",有的只是烧不尽的野草在上海都市的楼宇间头顶苍穹。这座新旧交织的擂台需要雄狮少年屹立不倒,于是电影作者们用艺术改写类型,展示参天!
《风流一代》贾樟柯
中国记忆

贾樟柯与卡拉克斯不谋而合,在时间和经验的自我厘定中释放想象力,展开以不朽为原点的一轮又一轮的回溯。而真正所担当牵引的抽象概念必然是那被称作"中国记忆"的东西,新中国记忆与当代记忆,传递给我们的感动也是逐一叠加的,用以短暂连贯无休止的音乐勾勒记忆,再将镜头对准每一个人、每一个承载记忆的物,随后较有趣味性的回到那几年,捕捉新记忆,因为寻找过去那些被遗忘的东西的同时,我们不该忘记现在,那一张张佩戴口罩的面孔,摘掉口罩奔跑的人们,正巧对应了《天注定》结尾麻木看戏的中国人,《风流一代》的结尾是一群可爱的、坚定奔跑的中国人
《好东西》邵艺辉
幸福

以《蓝色茉莉》式的关系切入,多线索铺展开的"真心话大冒险"电影,仍具有引线般关键却不屑于点燃的剧作能量,在每一段争吵、玩笑、误会后,都可以绕到某个角色背后窥见无限的惊悚,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更加普世的东西将其取而代之,电影无法向每个人提供解法,但可以捕捉我们未曾察觉的性别、身份、语言、声音甚至是动作能指背后的不同所指,所有的包括但不限于,也是同时之于电影的,因为有几时几刻,我们会在电影里记起我们那些触手可及的"爱",那些能使我们勇敢面对悲剧的"好东西"
《菠萝,凤梨》闫啸林
褪色的“战争”

实在精彩,近乎全部聚焦于母亲角色一个人的情绪、行动、思维,演员表演成功调动起观众的情绪,节奏被镜头所牵引,化手持为"跟踪"的"线索",不断碰撞和挤压出各种不安、矛盾,非常标准的各方面冷静,构成一个无方向的悲剧,在疲惫与窒息中迸发出人类的本能,再使劲浑身力气与困境达成妥协,此刻的她已经看不到任何方向,更无法分清菠萝和凤梨,这种迷惘与无奈正是置于这场褪色的"战争"中,这样的电影力量万钧,力量万钧
《热辣滚烫》贾玲
重生

感动。原作《百元之恋》的文本着力点在于其角色的基因哲学,是惰性基因、情感基因以及潜能基因的三点并行,所以结尾安藤樱选择与渣男和解是符合主题的,而贾玲这次只是拍"觉醒"与"生活",摸索到细微的生命方向是可改变人生的,但改变不了生活,巧妙删除"同事强奸"和"同渣男和解"的情节,而是把重点位移到乐莹生活的困境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放大了社会以及亲朋对其的伤害,这点可以说是非常本土化的改编,一袭长裙在阴雨天上楼的固定机位镜头以及结尾打拳的长镜头能看出贾玲真的用心了,技法虽然很普通,但是真诚,避开贾玲导演演员的身份不谈,她似乎真的像乐莹那样,之于创作没有真正的"打赢",但是赢了曾经的那个自己,曾经的自己在镜中为现在的自己点赞,这是最好的鼓励
结语
在2024年,我一直保持向前的姿态,无数次被各种东西打倒,仍没有放弃,也许伤心和迷茫太多了,所以在无意中积累了许多提升自己的动能,看好多好电影,在自己理想的道路上以归真的模样疾驰,2025要继续这样。
如今我们仍坚信,所有未来是伴随着大卫·鲍伊永恒的音乐,那个奔跑的安妮特
——致2024,在路上的你和我

《这不是我》奔跑的安妮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