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2024我的年度报告
查看话题 >辞旧迎新|2024年阅读小结和2025年阅读计划

2024.12.31,Day202
时间奇怪得很,往前看总觉得很漫长,往回看却又觉得很短暂。
我们在“时间过得真快”的感叹中告别2024,又在“新年新气象”的期待中迎接2025,却依旧逃脱不了个“年年岁岁花相似”。
只是“岁岁年年人不同”?但又何止是“年年岁岁”呢,实在是“日日新,又日新”。
其实,新与旧不过是一体两面,我们每迎来“新”的一天,便成为又老上一天的“旧”人。
人们需要给岁月盖上一个个时间戳,周年、十年、自然年也好,百日、千日、纪念日也罢,经这么一加盖,再普通的日子也变得特殊起来,好提醒人们,曾经的这一天,遇到了某些特别的事情,又或者某个特别的人。
古人辞旧迎新,自然指的是农历新年,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便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
到如今,元旦与春节皆可以称之为新年,除了小时候的我,没有人会纠结哪个才是真正新的一年。这样的好处是,倘若你旧的一年里任务还没有完成,或者新的一年里的计划还没有制定,便可以将“新年”推迟至春节,从而得到一两个月的缓冲期,这恐怕是中国“拖延症患者”独有的福利。
我没有年末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习惯,日子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过着,可能年初也会有心里的规划,但推着日子往前走的过程中,很快就将这一“负担”丢下,以至于再到年末时,早已忘记出发时所带的行李中有这么一样东西。
虽然完成目标的过程是艰难的,但制定计划的过程却是满足的,索性趁着心血来潮的劲,就针对我的2024年读书过程进行一个小结,并据此对2025年做一个简单的计划吧。
2024年阅读小结
首先是几个数据,2024年共计读完36本书,月均3本,微信读书年阅读时间392小时,日均阅读1小时4分,共整理读书笔记8份。


相较于网上动辄年阅读50本入门、100本及格的标准,甚者在红薯看到某位“大神”年阅读1872本,我这点阅读量实在是拿不出手。好在我读书也不是为了和别人比较,记录也仅用于个人备查与自我激励。
对于一年36本的量,我总体是满意的,毕竟还是打工人,原以为下班之后会有很多时间可以利用,可事实证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白天工作消耗过多,晚上回家只想“躺平”,就像斯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中写得那样:“我在午后就像一条刚吞了只山羊的大蟒蛇,只想歇会儿,专心消化,没力气动弹”。如果再有点其他事情耽搁,能用来专心阅读的时间其实并不多。
毕竟时间如海绵,挤一挤还是有的,所以相较前些年,阅读还是“挤占”了我不少娱乐的时间,这算是一种可喜的转变,但显然做得还不够,常在间歇性自律中挣扎。
另一个转变是,我开始认真整理我的读书笔记,在原来只是简单摘录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并通过发公众号的方式督促自己,但由于开始的时间比较晚,今年只整理了8篇笔记,余下的争取明年补齐。
2025年阅读计划
1.在保持今年36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日均阅读时长,目标年阅读40本。
2.必读的五本书:《西游记》《邓小平时代》《艺术的故事》《世界哲学史》《人生的智慧》。

3.适当减少纯小说比重,增加社科类、哲学类阅读比重。
4.参加阅读365天阅读挑战赛并成功。
5.及时完成读书笔记,定期翻阅复习,并进行月度(或季度)小结。
6.强化输出,深化思考,培养写作习惯。
写在最后
想要记下我最近特别喜欢的一首短诗,以期望分享与自勉,作者是艾米莉·狄金森,译者江枫。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
成为更新的荒凉
最后的最后,祝大家2025年满心欢喜、一切安好!在追求智慧的道路上厚植深耕、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