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k Road - 东南亚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古代国家名称
重要城市:
- 三佛齐(阿拉伯语:سريفيجايا,爪哇语:ꦯꦿꦶꦮꦶꦗꦪ,?—1397年),中国古籍又称室利佛逝(梵语:श्रीविजय Sri Vijaya)[1]、佛逝,在阿拉伯文献则称为社婆格或室利佛哲,[2]是公元7世纪中叶在苏门答腊岛代替干陀利国的古国,683年以梵文撰写的格度干武吉碑,是最早的室利佛逝本国记载。室利佛逝无文字,大量出土的碑文皆以梵文撰写。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马来半岛和巽他群岛的大部分地区。三佛齐发源于现代苏门答腊岛上的巨港附近,是东南亚印度化古国之一。三佛齐的建国时代不详,只知道7世纪开始到中国进贡。三佛齐位于马六甲海峡南端,地理位置优越,成为当时马来群岛的香料贸易中心。经济力量雄厚,又是当时东南亚佛教的中心,为当时东南亚的强国。
- 马塔兰(印尼语:Mataram),或称马打兰,是印尼西努沙登加拉省的首府,位于龙目岛的西部,隔着龙目海峡与巴厘岛相望。 沉船黑石在这里附近被发现
高僧义净搭上波斯商人的货船,自广州前往印度。途中在三佛齐停留六个月,学习梵语。经室利佛逝王的帮助,在咸亨四年(673年)2月8日,到达南印度。他在南印度遇见玄奘法师的弟子大乘灯,停留了一年,学习梵语,之后两人结伴,跟随商旅到达中印度,四处游历。上元2年(675年),义净到达那烂陀寺,在此停留了十年。垂拱元年(685年),义净带着自己翻译中的经典,准备由海路回到中国。他在室利佛逝停留了六年,期间回到广州一次,但没有久留,可能是因为当时朝廷政治状况不明朗。永昌元年(689年),义净与四位僧人又从广州回到室利佛逝,一同译经。
虽然佛教在东南亚广为流行,也有来自埃及的商人记录了印度东南部马拉巴尔海岸当地基督徒的存在,他们的牧师是从波斯派往那里的。他还指出斯里兰卡有基督教教堂,这表明海上路线对于基督教向印度次大陆传播的重要性
阿拉伯商人活跃于印度洋。中国和阿拉伯资料记载了从西亚港口到广州的海上航线,途中在印度西海岸、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停留。阿拉伯穆斯林商人及其家属在印度和斯里兰卡海岸大量定居。印度海岸的印度-阿拉伯商业联系成为军事对抗的原因,导致了穆斯林对信德的征服。一份资料记载,军事行动是在斯里兰卡国王安排将在那里死去的穆斯林商人的女儿送回西亚之后发生的。但这艘船遭到了从信德省代布尔出发的海盗的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