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4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2024年读书总结之中文书
今年一共读了36本书,27本中文9本英文, 依旧是杂七杂八,这一篇分享一下自己读过的部分四星五星中文图书。
1月份的时候在图书馆借匡扶摇的书顺带借了同排架子上几本几米的和朱德庸的,几米和朱德庸的都很好看不再啰嗦了,分享一下其他作者的。
漫画形式的叙事,最喜欢《老关的理发店》;关于爱情的很多很扎心啊,《不听老人言》也很有感触,最后一个《时间窗口》没看懂。从这一口气活到下一口气,未必就不是一件头等重要的大事。他左耳进右耳出的原因是,中间没有脑子挡着。我肚子里甚至还有一条丈夫做的早餐所形成的一直没拉掉的大便。。。哈哈哈; 他是这个平庸时代的产儿。漫步在充满便利设施的荒原里,为自己相对的富足觉得欣慰。
比《回答不了》好太多啦,每个故事都喜欢,最喜欢最后一个郭佳和郭福顺的故事,让人反思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书籍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独。” “强行从是事情里看出好的一面,不如入看更多事情。“”命若穷,掘得黄金化为铜;命若富,拾着白纸变成布。“”我不要我的孩子为父母的辛苦感到内疚。‘妈妈在做自己特别想做的事情,所以妈妈一点也不辛苦。’“
漫画集,包括《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向日葵花园》还有一些零散的。原来用坚硬的石头、棍棒,怎么砸都砸不碎的牡蛎,用一把小刀就可以轻松地打开,看起来坚强的、坚硬的,似乎从来不会难过的我的妈妈其实拥有和牡蛎一样的“缝隙”。 我种花呢,也未必是要做种花大明星,而是花会让很多人开心,会有很多人喜欢。
小说的话因为读了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便重读了经典的《围城》以及她的《洗澡》一起放在这里。
重读经典的《围城》之后读了这本,借着洗澡改造思想展示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清高的投机的,作者很偏爱杨宓有才有貌遇事情理智冷静,直接一句“我赞成你直说”把揭发她的给弄不言语了。杨妈妈非常有智慧,应该早就看出喜欢女儿的和女儿喜欢的人,用轻描淡写的举动帮助和保护着她。跟《围城》相比文笔更轻快和慈爱些,也能看出两人的相同处,比如嘉宝式长发两个人的作品中都有。我个人觉得不是主角的朱千里应该生活中很有趣的,能带给大家快乐的那种。
杨绛自问自答:人有灵性良知,人生一世就是认识自己,修炼自己。文字有点古典的清明理性,能看出她的柔韧、深自敛抑和心中对文化的信仰和人性的依赖, 也很可爱和有趣,年老的时候也愿意每天都有一点进步,better myself in every way, 过好每一天。
其他杂七杂八:
非常严谨也比较通俗易通,包含勾出一些中国基层社会结构的原则的《乡土中国》,配入当年处境去看种种问题症结并提出积极主张的《乡土重建》,解释了种族、婚姻以及社会继替也让你理解七大姑八大姨行为和处事方式本质的《生育制度》。可能由于经常受到各家批评的缘故,文字稍微有一丝丝不过松弛。
莫里斯真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梦想家,他设计的壁纸和挂毯,灵感来自大自然,以飞燕草、郁金香、柳枝和草莓等田野中常见的花草为元素,具有美感、想象力和秩序; 他修建自己的艺术之宫—红屋,一座漂亮的房子他认为最重要的艺术作品又是最令人向往的东西,“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家充满艺术气息,正如它所必需的那样,我们清除我们的房子里那些永远碍手碍脚的多余之物,不要在家里房任何一件你认为可有可无或者不美的东西”。他创办出版公司,设计书的每个细节,如纸张、油磨、铅字、行距以及空白区域的安排,插图和装饰的结合等,希望书籍拥有美的绝对权利,还设计字体;他创作诗、小说以及奇幻文学(甘道夫这个名字就来自于他的创作).
大多的育儿书是具体的“术”,而这本的角度更像是“道”。教养模式中父母像一个木匠,把孩子按图纸打造成一个工艺品来来符合你最初的计划。本书模式中说父母像一个园丁,致力于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爱且安全、稳定的保护空间,让孩子去探索世界的所有可能。爱孩子并不是给他们一个目的地,而是为他们的旅程提供给养。为人父母,不是教养子女,而是成为一座桥梁,沟通起过去和未来。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奖励不是孩子的成绩和奖杯,甚至也不是他们的毕业典礼和婚礼,而是与孩子一起生活所感受到的身心愉悦,以及孩子与你在一起的点滴快乐时光。前三章读感很不好,有些段落感觉不连贯。
青春期少女成长指南,适合送给青春期女孩的礼物
哲学部分读的似懂非懂,搞清楚了形而上的来历,了解了不少八卦,哈!哲学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答案是什么,而在于不断追问的过程。最好的研究方法是科学—基于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可证伪的理论。这么多哲学家我还蛮同意萨特的:我的本质是不断变化的,我是独一无二的,是我一切选择的总和。
很不错的经济学科普书,经济学研究“事与愿违”,了解了很多基本概念如稀缺、选择、成本和需求等,书里面有很多有意思却和我平时理解的很不一样的例子,如春运火车票、房价、最低工资法等
作者主要提出了神之时间管理术,以专注力X时间二维思维方式来看待一天的时间:早上起床冲个澡,获得大脑的第一个黄金时间,适合专注性的工作(不要查看邮件或接收多余的信息,先对一天的工作时间进行规划,标记高度专注力的工作);中午通过吃午餐大脑重启,开启下午的非专注性的工作; 下午4点或傍晚运动, 再次重启身心, 获得大脑的第二个黄金时间,可用于自我投资;晚上看电影品尝美食和朋友小聚来让一天的24小时收支平衡,保障睡前2小时候的放松时间;睡前15分钟的记忆是一天最牢固的记忆,不要向大脑输入多余的信息。
本读起来超级流畅(相对于很多翻译的极简作品),内容丰富,有物品,空间、财务、社交、精力、瘦身、信息极简。作者很厉害,按电子产品、衣服饰品、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彩妆护肤品、厨房用品等统计了自己所有的物品,她建议分区整理,拆分到每一年每一个月;瘦身原则是忘掉减肥,把吃饭当做放松和探索不看手机。信息极简:盘点你保存过信息的地方,一个类型的文档保存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给所有的文件命名和分类,定期整理信息,删掉无用的截图。不把时间花在划一屏有一屏网页,刷一个有一个app,其实这些时间原本可以使我们拥有一个有趣,充实的生活。 踏踏实实地活做好手头上的每一件事,光是持续稳定地做一件事就可以打败大批的对手。
关于最后一本书,19年6月下旬在一个微信群里听过作者的分享,我学习调整节奏,列了下半年的计划,当时也有加她微信聊过这些,激发了我做周计划,她当时鼓励我分享,说分享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只要做你自己,把你自己呈现出来,把你做事情的想法分享,就会影响到其他人去发光发热。于是我就开始写公众号,大概写了18个周总结吧,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就搁浅了。后来跟作者也联系不多了,知道她出了书也出成长类课程。这次在图书馆无意间发现这本书,正好2025年想把我的年更公众号重新打理一下,也许是一个契机?
最后附一个总图

2025,做一个勇敢正直有阅读量的健身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