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玩具店老板到教育专家,他只用了三个月……
每到开放日,刘园长都要专门换上一套蓝色条纹西装,戴副金丝眼镜。他总说这是"营造国际化氛围"。
墙上挂着的"美国儿童教育协会理事"证书是他花2000块钱从网上买的。但他从来不说这是"证书",而是叫"聘书"。旁边还挂着一张他和几个外国人的合影,背景是哈佛大学校门。那是他去波士顿旅游时买的旅拍。
"这是去年我受邀在哈佛做儿童教育讲座。"他对每个来访的家长都这么说,"当时来了不少教授,大家对我们东方的教育理念特别感兴趣。"他每次说这话时都要推一下眼镜,一脸严肃。
教室里的"心理沙盘"是他引以为傲的设施。其实就是从五金市场买来的细沙,被他包装成了"瑞士进口治疗沙"。他对每个参观的家长都要强调:"这沙子里富含66种稀有矿物质,可以激发孩子的右脑潜能。现在欧美最好的幼儿园都在用。"
为了显得专业,他特意在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满了英文原版书。那些书都是他从二手市场买的,大多是育儿杂志,"在研究最新教育理论"。
每个月他都要办一期"国际教育分享会"。有个美国来的英语外教,被他介绍成"哈佛博士"。其实人家只是个普通本科毕业的gap year学生。但每次带家长参观,他都要特意停在那间教室外:"待会儿Dr. Johnson要上STEM课,我们不打扰他们了。"他知道家长听不懂STEM是什么,但就是觉得这么说很有面子。
招生简章上,他给自己发明了个头衔叫"儿童认知教育高级咨询师"。简章最后特意注明:"本园每年只招收80个家庭,已和多家国际学校建立直升通道。"
去年夏天,他组织了个"海外亲子研学营"。其实就是带着几个家庭去普吉岛玩。每天就是在海边玩水,他认真地拍照发朋友圈:"今天和孩子们一起研究了热带生态系统,运用沉浸式学习法,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精神......"
他随时能扯出一堆"专业术语":晨间身心唤醒,生理节律调节,情景式主题探索……
被查出问题后,他立刻包装成了"教育改革者":"体制内的教育太过死板,我们要做新时代的探索者。因为教育理念过于超前,难免受到同行的打压……"
最后勒令停业时,他在家长群里发了条信息:"我们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准备去北欧考察一趟,回来后会分享给大家全球最先进的教育理念……"
第二天他就注册了新公司,"未来星球教育科技"。对老客户说这是要做"数字化教育转型",其实就是打算开个网课平台。
王路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越过边境的少女 (4人喜欢)
- 我哪敢跟领导讨价还价 (9人喜欢)
- 半夜摸鱼的队长和会计 (1人喜欢)
- 林姐的钥匙:一段无法启程的旅途 (2人喜欢)
- 高档会所的合影和离岸公司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