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C被取消的背后——教育部白名单赛事观察
最近被刷屏了,相信大家也都已经知道了,教育部取消了四项白名单赛事,那些当初不听劝的家长现在应该清醒了吧?早在几年之前就跟很多家长科普过,但是无奈很多家长听不进去。接下来我来深度剖析一下教育部的这项决策背后的含义以及接下来对科技特长生政策带来的影响。

截止目前,教育部取消的四项白名单赛事有“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全国青少年音乐素养大赛”和“全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其中第二个和第三个大家知道的比较少,毕竟也不太算是科技类的,第一个名头比较响,但是实际上因为没有什么含金量参赛的学生也比较少,尤其是我们江浙这边基本上没什么知名度。跟我们科技特长生类“最沾边”的赛项就是最后一个——全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简称为NOC。这项赛事可以说是坑了一大堆的家长,因为这些利益相关的线上少儿编程品牌营销做的非常好,相当多的家长都入坑了。

现在各位家长其实是可以根据政策做出来一条明智的判断——但凡你接触的这些编程品牌,谁给你推NOC了这些品牌你就可以直接pass掉了。而我在今年的行业年终总结中做的行业洞察也给大家分享了——现在这些直播带货卖编程课的大部分都是推的这个白名单还有考级。但是很多家长不听劝哇,现在教育局出手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清醒更理智。

教育局之所以禁掉这些赛事,核心原因就是这些赛事背后的商家利欲熏心,打着白名单的旗号,把免费的竞赛变成了一门生意,虽然参赛是免费的,但是片面夸大这些比赛的价值,私设参赛门槛,甚至限定器材高价卖课,进行一些内部的培训,想要参赛你就只能接受他们的培训,变相收费,甚至买卖奖项都是有可能的。当赛事方是一堆商人的时候,就没有了教育的价值。但是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我就没必要去发这篇文章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白名单赛事里面还有商业赛没有被牵出来,比如说某杯,活脱脱的也是一个典型的商业买买。一般我都不建议家长孩子参赛。如果说他们不进行内部整顿,继续沿用现在的套路,说不定不久之后也将步入这4个赛项的后尘。作为普通家长,大家一定要慎重,该规避的就规避掉。

那么什么样的赛项才值得各位家长让孩子去参与和锻炼呢?这个我以前也给大家分享过,就两类赛事——科创白名单经典赛事和本土特色科创赛事。比如说典型的科创天花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原名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宋庆龄儿童发明奖等等,当地的科技节、创客大赛等等。我以前也给大家讲过,看一个赛项值不得参加,除了认准这几个赛项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看举办单位是谁?如果举办单位是教育局,科协,电教馆,大家大可以放心去参赛。如果再要加一个,那就是少年宫。大家要记住一点,体制性的赛事绝对不会允许在校外机构报名,只有在学校能够报名的赛项才算是正规的赛事,有保障的赛事。换句话说,凡是能在校外机构报名的赛事,都是属于商业赛,含金量至少要打一半折扣。

希望家长们不要盲目跟风,给孩子学STEAM 一定要理智,结合孩子本身的兴趣和特点合理规划,这样才有可能将兴趣变成自己的特长。成为科技特长生,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但是也都有风险(入坑)。
Bill
2025年1月9日
© 本文版权归 Superman_Bill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