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相,人大多是笨死的
昨天跟一个朋友吃饭,他是我们口中的幸运儿,因为他爸2006年,中了彩票,500万,从此过着我想过的生活,可是昨天的饭局中,他跟我想象的不一样,拍着我的肩膀,哽咽的说,“兄弟,我的家就毁在了彩票里。“
06年,500万,除去交税后,还剩400万,其实,已经算是有钱人,他爸还算理智,把钱存入银行,觉得不能一次性取完,跟银行约定,每次40万,分了十期取。可能也怕一次性败光,提了第一笔第二笔钱后,三个月内,他爸就负债30万,因为没享受过,花钱花的太猛了,买车,喝酒,玩女人,醉生梦死,到处赌博。
老祖宗说财不外露,有道理的,因为太张扬,而且不借给亲戚前,他爸的亲弟弟,找人绑架他爸勒索钱,后来报警,他叔被警察抓走了。同时,有个跟他爸有暧昧关系的女人起诉他爸,说这个彩票是我帮他买的,所以要求分钱,还提供了证据,那天一起买彩票,女士付的钱。不幸的是,法院采纳了这个女的建议,要求他爸支付1/3的费用,他爸说没钱,拒绝支付,结果是法院冻结了他爸后面所有的钱。没有钱后,就破产了,后面钱拿不到,前面还欠着钱。家里天天吵架,有一天他爸喝多了,跟他妈吵架,一冲动,拿着刀,把他妈捅伤了,又被判入狱。3年后出狱,一贫如洗。
我听完后竟不知道怎么安慰,原来人的幸福程度与金钱不是必然的联系,而真相就是,一个人在世上过的好不好,其实取决于你认知。人守不住认知之外的东西。其实,越无知越贫穷。
在社会学中,有个非常有趣的观点,叫“五分之一效应”,就是无论你在这个社会上有多离谱的说法,总有五分之一的人相信。看到这我不禁哈哈大笑,因为想到一个心理学案例,叫达克效应。说美国有个贼,特别离谱,拿着枪去抢银行,抢完银行后警察看监控,发现这个贼啊一点都不防备,整个脸暴露在外面,被摄像头拍的特别清晰,抢完就跑。警察觉得不可思议,然后抓到他时候,这个贼非常不解,说你们怎么会找到我呢,我摸了隐形液啊!”警察一脸懵逼,说什么隐形液?“就是柠檬汁啊”。原来这贼在看电视看到一个消息,说柠檬汁是隐形液,蘸着柠檬汁在纸上写字,写完了过段时间就不见了,柠檬汁能隐形。然后把自己全身涂满了柠檬汁去抢劫,我的天哪,蠢贼说的就是他吧,后来这个案例引起了康奈尔大学的教授好奇心,心想:怎么会有那么笨的人?
然后研究这个人的行为方式,后来得出的效应叫达克效应。简单的来说,如果你无知到一定程度,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无知,这就是为什么社会中有很多人,越无知越自信,俗称杠精。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的大脑当中没有足够多的知识时候,其实,他跟幸福的生活会越来越远,与钱无关。
在AI全民时代,我们还需要学习吗?万物皆可搜,我们还需要看书吗?遇到问题,直接搜不就好吗?豆包,kimi,deepseek,这些超级智能体AI都能帮忙,简直无所不能,我们还需要学习吗?
当你拥有AI时候,你似乎拥有了云端的大脑,你忽然又觉得自己像无所不知的先知,你觉得无知看似离你越来越远,其实,可怕的真相是,你的无知正快速的杀死你。
说个名词吧,“谷歌效应”,这个效应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就是,老师上课时,我们很少拿笔记,总是习惯用手机拍ppt,上网课时候 截图,遇到好的视频,不学习先收藏。认为存下来,就是记住了,其实,大家想想,你有多少收藏的东西,从来没翻过。上了那么多公开课,收藏了了那么多经典演讲,你还是毫无长进。然后抱怨,懂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因为知识只有记在脑子里才有用,你知道的那些道理,压根就没被收录到你的知识库里。
紧随这谷歌效应的是“理性无知”就是,现在很多博主说的,如果我追求的这个知识付出的努力大于这个知识带来的收益,我就不愿意学习这个知识。这个无知是理性的,是我选择的。我选择我骄傲,这个观点也是很多网上博主追捧的,少学无用的知识,多学有用的技能。
那么问题来了,知识是目的还是手段呢,有没有一种可能,你说的这个所为无用的知识,只是因为你的无知,没办法感知到他有用呢。比如,你流落荒岛,你发现以前学的生物知识原来可以救命,有一天你真的穿越古代,发现一些化学,物理和数学的知识,可以让你称霸地球的时候,你是不是感慨,我当时为啥好好读书呢?所以,你追求的所为的理性无知,其实就是元无知,就是你压根不知道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因为你分不清。。
美国做过一系列研究,用一系列常识的问题,开始做统计调查。他们提出的问题,大部分例如,美国这届总图是谁?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哪里?爱因斯坦是否参与研发了原子弹等,这些题目都答对了,收入会不会高。然后,这个研究小组最后得出的结论,十道题都答错,平均年收入是4万美元,十道题都答对,平均年收入9.5万美元。一年要多5万美元。那么为什么一些所为无用的知识为什么会成为财富差距呢,
他们小组有几种猜想,1、对很多领域有涉猎,博闻强记,别人喜欢他,觉得他有学问,然后很多好的项目,好的事情会跟他联系。反过来高的收入会使得他们更广泛的去了解知识,因为有钱有闲去学习。
还有一种,知识水平多,说明善于用脑子,善于记忆,学习能力强,社会的机遇,价值给的也很足。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小组研究,幸福状态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美国人在7.5万美元时候最幸福,如果一个人收入很低,他就有很多烦恼,天天吵架,这就是贫贱夫妻百事衰。就是没有钱会有特别多的烦恼,但是当收入到7.5万美元的时候,这个幸福达到峰值,超过了这个数值,幸福感没有显著提升。所以财富不仅仅是幸福衡量的唯一标准。
通过他们的统计,文学素养与收入关系不大,但是可以提高幸福指数。这叫做文科效应。健康知识了解的多,可以让你的身体更健康。理财知识了解的多,可以让你更富有。所以,我觉得在AI时代,要像狐狸一样的广博好过像刺猬一样的专精。
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当你希望通过搜索来解决所有问题的时候,你要知道,有一样东西你永远都搜不到,那是什么东西?就是当你不知道该搜什么的时候就永远搜不到。所以,在AI时代, 广泛的阅读更有效.毕竟,人类进步的阶梯一直都是书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