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随笔
- 新年伊始,随笔几句回复一下这两个月的私信问题,祝大家诸事顺心: 1、“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性所谓的“恶”在于其受控于生命底层指令的折磨与摆布、而所谓的“善”则是对它们的克服与躲避;我们一切所见之物、所闻之事,不过是人性集合的波动,它所展现出的性状形式只是看谁在利用它获利、谁又在被利用为害罢了(从个体到群体,任何人性的特质都可以被利用、被引导、被变现……)。 2、人生之所以有诸多不幸,是因为生存环境过载,这种高密度的拥挤环境让个体无法从中汲取养分、也就无法依据其自身的生命属性去成长,只能靠弱肉强食的规则去蚕食弱者、滋养强者。养分被夺走了、受蚕食的弱者就只能通过或躺平或愁怨或扭曲的怪诞来填充人生,社会上种种的负面事件也就不言自明了。低密度的生命集群的生活质量往往更高,所以人口下降是利大于弊的,这个也符合供需关系的原理,“人”只有在供小于求的时候价值才会增加,福利与生存空间才会提升。 3、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信息对于个体是有伤害的,人心之苦或显于言、或显于行,好似脓疮、内有疾而现于表,所有的抱怨、不满、焦虑都是发自内心中的苦怨,这些“脓疮式”的言行传递并伤害着接触者--须避之、勿应之。 4、生命所传递的无非是一段段基因波纹的结合与演变,以人为依托便成了一个个空壳载具,旧载具生成新的载具、新的载具在老化之前再去努力制造下一个载具,这种“造壳人生”对个体的剥削与伤害无法成就其尊严与价值,越出生命的桎梏便是逍遥。 5、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当蛋糕不会增大、变成存量博弈的时候,就是你多吃一口我少吃一口的状态,你手中的财富是别人获取财富的来源。如果你不是游戏规则的设计者去圈别人的钱、就不要进入别人设定的游戏中去,那只会被别人吞噬。 6、经过千年的历史验证,肤色与阶级的鸿沟无法被任何思想层面的主义所弥合,在资源丰盛的时候尚不能掩盖其中的冲突、在经济的下行周期中这些伪善主义则显得更加苍白无力,越是强行去把ta们粘合在一起、反作用力便越强,混乱与暴力也就接踵而至了(现今众多发达国家都被移民和难民搞得焦头烂额、当地民众也对此深恶痛绝)。当内部的矛盾与暴力诉求达到极限值,政府便会以对外挑衅的方式来宣泄其内部压力,因此世界范围内所有对外叫嚣挑起争端的国家都是种族矛盾、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无法调和的国家(尤其是被利益集团绑架的国度,需要把承载这种矛盾的底层群体送上战场、消耗掉这部分潜在的不稳定人群),因此这些国家都是需要谨慎对待的--战争是历史舞台上的巡回演出、观众台的方向只剩富人的身影与笑声。 7、从人类可见的历史来看,除了经济实力外,国家的综合国力可以参考以下十一点(单独参考任何一点意义不大): 第一点是中央集权的程度(权利越集中、国力越昌盛,反之则是衰落); 第二点是领导人的魄力与智慧(反面教材可以看下特鲁多和泽连斯基,政治是国之大计不是作秀更不是选秀,民之生死、国之兴衰皆系于此); 第三点是粮食的自足率(仓廪实是天下安的基础); 第四点是官僚体系的代谢率(官僚必然引发贪污,贪污如癌细胞,发现与切除的效率越高,体系就越健康); 第五点是实用科技的先进程度与生产力(这个世界对科技创造力的需求度在持续增长、相反对传统劳动力的依赖在持续降低,科技是解决老龄化等问题的最终方案而不是依赖人口增长与移民); 第六点是军事实力(抹去所有动听的“主义糖衣”,国际生存只是弱肉强食); 第七点是社会治安(乐业的前提是安居,当安全与稳定都很难保证时,社会上就会祸事频发,并愈演愈烈、直至崩塌); 第八点是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以及主体民族所占该国的人口比例(“没有种族矛盾的社会”对于当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奢侈且遥不可及的,从历史上看种族矛盾一直都是破坏国家稳定的火药桶); 第九点是其文化底蕴与民族特质是否有助于其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当世界经济普遍出现问题、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时,民族忍耐力与民族凝聚力便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第十点是国家是否掌控着重要的战略资源与核心产业,而不是完全让位于资本财团,这关乎社会财富是否能触及社会最需要的地方以及平衡社会的阶层矛盾、让极少数的资本阶层被控制在一个无害于劳苦大众的范畴; 第十一点是地理位置优势,包括国土面积、自然资源、所拥有的战略缓冲区等等。 综上,抛开民族情感不谈、相较于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中国仍是最优选。 在世界蛋糕的洗牌过程中,我国每从中赚取一分利、头部发达国家就损失一分,看看各国的贸易逆顺差就能理解为什么那些发达国家会针对你了,所谓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人家来围攻和恶心刁难你便是常理之事。所以在极右主义逐渐复燃的大环境下,选好阵营、谨防某些西方政府拿弱势族裔的利益与财富去平息其核心族裔的愤怒。 8、性别的平等不在于细微处的争执,而是在于女性所持有的繁衍权力,而婚姻则是对繁衍权力的最大伤害(在传统文化下婚姻是为了服务于生育、看似是在保护女性实则是隐性的强迫繁衍、且规定了女性“牺牲者”的身份),所以想平权最主要就是从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逐渐代谢掉“婚姻”这个形式,只有个体欣然接受孤独的本质是赐福、才能避免婚姻的剥削与迫害。也许 在百年后“婚姻”这种家庭概念会变成只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陋习”,而持续下降的结婚率与上升的离婚率和独身率也佐证了这种趋势。 9、所谓个体的命运就是一系列事件发生概率的叠加态,每个人都会有一条属于自己的主线生活轨迹,你的选择、配偶、认知、工作、健康都是基于这条主线的(即属于个体的大概率事件),即使偶尔发生小概率事件把你往下踩踩或往上拔拔,然后还是会围绕主线发展,很少人能跳出自己的“大概率主线”--我们称其为平凡人生。而每一个事件的发生就像化学反应--某几个要素加上某几个要素便会发生一个现象。在不同场景下我们大概率是缺少某个或某几个要素去激发“成功”这种反应,同理、缺少要素是大概率事件所以才会经常“失败”。“乐天知命”就是不为小概率的得失而烦恼、欣然接受大概率的生命主线。 *分享几张最近路过的地方,这个世界依然色彩、只有人心困于黑白。










-
小能今天不看书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5-01-21 17:06:00
-
美力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5-01-13 08:35:19
-
梦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5-01-13 07:19:22
-
朱理亚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5-01-12 18:20:12
-
柳小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5-01-12 10:48:49
-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5-01-12 04:28:21
-
醉倒在这荷花池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5-01-11 11:33:55
-
王泰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5-01-11 10:25:08
-
风知道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5-01-11 08:45:06
-
智障精神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5-01-10 14:14:17
-
吞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5-01-10 12:46:36
-
游沙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5-01-10 1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