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旅行后的戒断 之贵州篇

距上次提笔记录2023暑假新加坡之旅已过去一年有余,若再不留痕,就会像烧水,只记得水烧开,却记不清水沸腾时的尖叫和水蒸汽回旋的萦绕。今年暑假和国庆,分别带番踏足贵州和广东两省。去时均是游客最多的旺季,区别是贵州第一次,广东已去过4次。就从相对不那么熟悉的贵州忆起。
起初被贵州兴义的峰峦起伏吸引,到把目的地锁定黔后,却发现没有火车直达兴义,交通甚为不便。手指悬在贵州地图半空,不自觉从黔西南滑向黔东南,那里有千户苗寨入夜后的“繁星点点”,而从武汉到苗寨所处的城市凯里,高铁只要4小时,比贵阳还近一站。根据假期天数,计划先到贵阳,从贵阳到安顺,再从安顺去凯里,全程大交通火车。
贵阳“小布达拉宫”的诗意乌托邦
放下行李就打车过来,师傅问:“你们怎么知道这里的,我都是第一次来”。师傅说的是贵阳富源北路的一家书店,名“无产阶级艺术书店”。探访这里全凭我喜好,番和她爹作陪。
书店前身是一废弃粮仓,如今,红砖瓦和绿植,画作、咖啡与文创,随处可见洋洋洒洒的诗句,自由挥毫的玻璃窗,而窗外是苍绿绵延的山峦,依山而建、层叠错落的民居,说它是贵阳“小布拉达宫”,更像是理想的乌托邦,无产阶级们精神“富足”的共有,一场遥远的抵达。
翻了几页书、无法安坐的原因,不全因为吵嚷着要吃、要走的番。从40度的武汉到被大山环抱的24度贵阳,伴着细雨霏霏,岂能安坐于室内,去阳台深吸几口舒爽清凉的空气,远离闹市,空旷幽静,和填不饱肚子、却让精神世界微笑满足的一切为伍,毫无怨言。
返途时,只为叫不到车愁虑了片刻,就等到从天而降,正巧送客驶进这里的出租车,顺利将我们捎回市区。晚餐,在市中心“甲秀楼”附近,路边流动小贩车上买了一杯现榨黄色“刺梨”汁,首次尝味贵州春卷“丝娃娃”,酥脆的肉臊子“脆哨”。






山有“猴”则灵,还能“0”元看熊猫
山要有灵气,需要有灵性的动物,那这里可够灵的,因为群猴满山。住黔灵山公园对面,方便次日早晨开门入园,乘坐第一波缆车上山,喂精神抖擞、积极讨食的猴们。
低矮密布的阴云让体感清凉,随风飘洒的细雨又使山中的空气更加温润,沁透心脾。一下缆车,猴子们已蹲守步道两旁,垂涎第一波游客携带的食物,假装恭迎人类走近它们的领域。
径直爬向山顶的瞭望亭,一面感概这里有四面纵览贵阳城市天际线的绝佳视野,一面是嗖嗖疾风始料未及。更未及的是迅速靠向我们的一对母子猴,猴崽宠溺在妈妈怀里吸吮母猴一侧的乳头,那双又黑又大的无辜眼,惹人怜,爱泛滥。
想起包里有饼干,一次只敢掏出一块来喂它们。母猴开始还能泰然自若接过、享用,可没多久,只见弘福寺瓦顶上密密匝匝、上蹿下跳的猴群,朝我们这边“大军压境”,令压力陡增。
见我们还有藏而未给的饼干,母猴突然从栏边迅速跃下,化被动为主动,执意抱腿抢夺,害我们吓得惊声一叫。见群猴渐渐围拢的阵势不妙,果断舍给母猴最后一块饼干,趁她专顾着吃时赶忙撤离。
下山时,见一直播的男士,故意将自拍杆伸向猴子面前,激怒了众猴,遭到群殴的报复。可见除了孙悟空,现实中的猴子都不讨喜。人们爱批判猴子的恶习,但其实猴的行为最接近人类。它们脑袋机灵,动作敏捷,常常那些滑稽、卑劣的举动恰似对人类行为的模仿,可直面丑恶一面时,谁都难免心生嫌厌。






下到山的另一边,寻找熊猫馆。黔灵山公园有两只分别出生并旅居西班牙和日本的大熊猫:星宝和海浜,星宝今年11岁,海浜14岁。大熊猫津津有味地享用竹子早餐,而人们隔着玻璃,欣喜激动地追看它们吃播。
不仅大熊猫和满山的猴,黔灵山公园的飞禽走兽种类之多,令人咋舌,还无需门票,这种体验哪怕在任何一个城市的动物园都未曾有。





天空不断变脸,一会儿被阴郁的乌云遮蔽,淅沥的雨丝贴着皮肤,一会儿又蓝得澄澈,大片堆积如雪山的云团,后来我才知这种叫浓积云,不出意外会发展成积雨云。
当时浑然不觉,老天正酝酿一场暴雨,而接下来的一两小时内,我们将因贪多一杯咖啡,赶掉去安顺的火车。
得了咖啡,失了火车
事情起因是明明很赶时间,还偏跑去老城区,寻一口李诞推荐的肠旺面。肠是肥肠,旺是猪血,寓意“常旺”,用小麦粉、荞麦粉加鸡蛋一起和面制成的焦黄色的面条,口感筋道,面上再撒一勺脆哨,配角也增香。
50年老店“老董妈肠旺面”藏在背街窄巷里,一碗二两,娃说她没吃饱。面馆旁的现炸焦糖爆米花给她来一捧,她即刻满足。然后也想同时满足自己,馋涎当地咖啡,一搜贵州头部品牌乔治队长太平路店可步行到达,便果断奔往。

咖啡店里人满为患,好不容易觅到一座,点了杯招牌dirty,等待时被旁座客人点的叫“京都艺妓”的特调吸引,咖啡师从豆子的选用到风味的体会到喝法一一道来,让人更欲一试。可谁知加单后的这位神秘“京都女子”让我等了好久。待终于奉上,将红茶倒入干冰,再混入咖啡,像以薄纱遮面的女子在雾中起舞,不论香气还是口感,层次丰富袅袅,但却来不及安坐细品,火车不等。

到达火车站时,登车无望,受理退票也超时,还因旅游旺季,当日去安顺的车票均以售罄,改签也不可。更悲催的是,车站外突降暴雨倾盆,雨点噼里啪啦击打地面,也像击打在我内疚的心坎上。斌安慰地说,他刚在来时就想好了如果赶不上火车,就叫网约车直接去黄果树的黔首居。
车窗外的大雨滂沱、晴雨交加、远山雾绕已不再让人纠结那杯喝过的最“贵”的咖啡,转而投入地欣赏山峦间高直挺立的苍苍柏树,喀斯特地貌的锥形山峰绵延不断却又孤成一派。





晚餐前顺利到达黔首居,酒店位处黄果树景区内,有直达大瀑布的内部通道。没有计划夜赏瀑布,就先登酒店平台,远眺一眼大名鼎鼎的“银河倾泻”,遥听响彻山谷的气势恢宏,好好与黄果树的夏天拥抱,深深大口呼吸换肺的纯氧,每寸皮肤都注入清透凉爽。
在黄果树景区大暴走
鸟儿清脆啼鸣的清晨,还有整装待发、陆续摔门而出的隔壁左右,旺季为冲一冲人少的飞瀑,连起床都卷。我们仨7点乘黄果树大扶梯进园,朝向巨流奔泻的“黄果树大瀑布”快步前行。瀑布下的平台已被众人挤得密密匝匝,就算勉强挤进去拍照,也躲不开人,索性站到比平台稍高点的栈道上留影,游客也当是一道风景。




和越来越多向大瀑布涌入的人群背道而驰,我们8点多决定打道回府,用完餐接着乘坐景区摆渡车,去下个点“天星桥”。天星桥分上下段,最精华部分在下半程,可事实证明网上各种教人如何抄近路、省脚力只走下半段的方法,在暑期旺季遇景区管控升级、均不适用。上半程老老实实跟随景区向导走,番以为是在体验游学,紧跟手持队旗的导游小哥,一路听听讲,不累、有趣,还有收获。
看千藤万须从怪石嶙峋里长出,神秘又娇艳的花“北越苹婆”,酷似飞天美女的榕树曼妙起舞,走“数生步”走到刻着自己生日的那块石头上跺跺脚,在各种藤蔓攀石、石林缝隙间穿行,只是石中有水,水上有石,却不见“桥”。无桥,又何以“桥”名之?其缘由,是地底涌动着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暗河,奔流不竭,行走其上不就像行走在无数无形桥上吗。最后以意外收获一只虎斑蝶,开启下半程无比艰辛又漫长、奇险又震撼的徒步。




沿途除了被更密集的峻秀山水、乱石林立所环抱,更多了溪流、涌泉、水潭和飞瀑。在这里,水石相生相依,也相撞相击,一切能想得到的喷涌必翻腾不绝,一切想不到的急流,如“银链坠潭”瀑布,以交错纵横的瀑洒,像圣斗士阿顺的“星云锁链”,像数头凶猛咆哮的银狐,像听着爆裂摇滚甘愿下坠的深邃银河,绝妙至极,只是必要亲临其境。去时正是汛期,水量已达峰值,水势之浩大,让人觉得彷佛再多向“银坠潭”迈近一毫米就会被吞噬,从它面前而过,湿身难免,但想欢呼,“仲夏真爽”。



我们自诩以暴走的方式度奥运。这一路跋山涉水,拥堵在人群,还要不断遭遇如同“会车”般的曲折难行,对体力是挑战,对7岁娃更难,但见她就算喊累也未放弃,和同时进行中的奥运精神莫名契合。一根冰棍能快乐,途中经过的溶洞更让她叹奇,没想过番的溶洞“初体验”会是在“天星洞”。流光溢彩照耀下,石钟乳、石笋、石柱一时成了她眼中的闪烁宝石,像闯入绮丽斑斓的梦幻世界,像翻转发光的彩色万花筒。




出洞后续行,一路再度水声相伴,依次走过“冒水潭”、“水上石林”,顿时声势倍增,不远处便是最为令人叹服“银链坠潭”瀑布,瀑珠飞迸,在此感受最澎湃猛烈、最兴喜至极。然后慢慢归于静,可不知从何时开始?也许当未曾察觉时,当激动被抚平时,才发觉,与你并行的早已是潺潺溪水。
汛期水帘洞关闭,与西游记有关的传说在“陡坡塘”找。86版“西游记”唐僧师徒爬山涉水的画面就行走在宽广的陡坡塘瀑布上,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形成在逶迤105米长的钙化滩坝上。清澈蓝天下,雪白涌动的流云和翻腾如雪的飞瀑连接一起,像一块随浪摇曳的白色帷幕,横挂在两岸葱茏林荫草木间。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想象像唐僧师徒那样阔步其上,也像行“奏”在“水上钢琴”上,踩奏着水流撞击参差岩石的声音,耳畔伴随时而轻柔鸣啭、时而低沉浑厚的风的声音,在“陡坡塘”历经风起云涌,大晴又大雨,因而接受滂沱大雨降临的声音。三只“落汤鸡”细数着石碑镌刻的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的文字与插画,感恩心怀“必取真经”的信念得以战胜一整天长路艰辛,“敢问路在何方”,原来路真“在脚下”。

第二日晨,再去拜会大瀑布,这次站在“上帝视角”,天空比前一日更清朗明澈。这有一处锁闭的“观景亭”,古亭楹联题着两句诗:“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搜索出处,才知引自《徐霞客游记》里“游白水河瀑布日记”(今黄果树瀑布)一段,“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大者”,折服大师文字,只寥寥几笔,已将黄果树大瀑布之壮美广阔描摹得淋漓尽致,而此趟亲眼所见所验,才更体会到何为“捣珠崩玉”,何为“飞沫反涌”,值得。



西江苗寨,就“以美丽回答一切”吧
住吊脚楼民宿,房间是面朝日出的,当大多数人还在酣睡的清晨,鸟开始啼鸣,偶有鸡叫犬吠,而眼前晨雾袅袅,层层叠叠的村寨后是绵延起伏的高山,梯田在山山交错间未露绿颜,是因为太阳还未完全升起。当兴奋和期待终于托起太阳,从山凹间钻出脑袋,让阳光映照着山,山的轮廓就更清晰,映照着房子,黝黑的屋顶就更错落,映照着稻田,绿色霎时有了丰富的生机。日出让一切苏醒,从炊烟缭绕到一目了然,从来美都是动图。



而从黄昏起,就在阳台上等候“星光闪烁”的夜晚,阳光和灯光,你方唱罢我登场,沿山而建的千户灯火一盏盏亮起,让苗寨从白天到黑夜没有一刻不是美的,虽然耳畔充塞越夜越喧嚣的欢腾,但当凝望着梦幻“星河”,只叹这朝晨与夜幕美到词穷。



专门选在稻田里体验非遗蜡染,专注手作的同时,也充分置身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绿油油的梯田稻香,棉花糖般的云朵挂在天上好像伸手可得,喝一口入乡随俗的“折耳根”美式,一切仍然美到失语,难怪余秋雨先生曾说西江千户苗寨是“以美丽回答一切”。即便这里如今已商业到沿途皆是旅拍餐饮客栈店铺泛滥,但仍有“余地”显露着古朴和宁静。
烈日午后,我们坐在稻田里蜡染工坊的回廊,等候用番自创图案点蜡的方巾经过浸染、漂洗和晾干,一片片高高悬挂在晒架上的蓝白印花布正随风舞荡,而在稻田旁无忧无虑往下游走的小河,父女俩洗过方巾,男人悠闲地洗刷马匹,孩子在水中嬉闹,飞溅起水花。时间好像慢到静止,直到响起一声尖叫。一条水蛇的闯入。蛇被发现时,正在同色系的麻垫上缓慢蜿蜒移动,女客人被吓得迅速惊跳起,店主则淡定将蛇扫向河里,望向潺潺莹莹的小河,多了分惊恐,还是无知者无畏啊。








“无酸不成苗”,在苗寨体验吃“酸”是必须。因为不吃辣,原本以为来贵州吃不了酸汤鱼和酸汤火锅,但其实黔东南的酸汤有红、白两种,红酸汤更常见更传统,主料是番茄和红辣椒,而白酸汤是以米汤为原料,清香醇酸,对不吃辣的非常友好。涮着酸汤锅,吃着酸汤鱼,喝着糯米酒,还和斌分别体验了一次苗家“高山流水”敬酒礼,苗哥吹笙,苗妹唱跳,同时端着长长壶嘴的酒碗梯次排列,层层叠叠,米酒顺次流入最下面的碗中,好像“酒瀑”,而喝完这一轮并未结束,还要接受苗妹“喂菜”的戏弄,她们会故意夹菜靠近你嘴边,却不让你吃到,好再罚“高山流水”酒一杯,暗示不胜酒力后,再感受一番苗妹左右臀部的热情“撞击”,礼毕。



来时从景区北门缆车入,走时从西门步行出,正当我用手机叫车时,番说她发现了一只很大的蝴蝶。凑近看,只见那蝶停在台阶上,形态非同一般,有手掌那么大,尾巴修长,像丝带,在尾部尖端扭成小小的螺旋状,翅色是明艳的杏黄和粉红,像仙女。斌顺利地捏住它,再一查,学名叫“长尾大蚕蛾”,生活在隐蔽的山林,取食于松杉等植物,成年后的长尾大蚕蛾一般只能存活10多天,生命短暂就更为珍贵。意外遇见并收获,无法解释的缘分。
贵州凯里回汉的火车,我看手机里的照片,还在惊叹苗寨的美,火车经过芷江、怀化、岳阳,心仍在路上,不思归。番和她爹在画画,暑假作业的旅游小报,刚好借“这趟旅行”发挥。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