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列传
这篇内容是虚构创作
2000年前,太史公著《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今余以笨拙之姿东施效颦,作此篇《鸡犬列传》,敬先贤,勉自己。
古之明君,皆能辨才识贤,使能者居其位,智者谋其政。然世事多舛,亦有不明事理之主,误认虚表为实才,致奸佞得志,忠良退隐。今闻一府之事,有二人焉,一名犬,一名鸡,俱游学于外邦,归以华而不实之资,为愚主所重。
犬者,初至,言语谦逊,貌若恭谨,颇得上下之人欢心。未几,真性毕露,凡事必先私利而后公义。与同僚交,阳奉阴违,或以巧言令色取悦上峰,或以威吓手段胁迫下属,遂使群情离散,人心不附。
鸡者,学识平庸,善自夸,攀附权贵,得以身居要职。又好大喜功,每见他人之绩,辄据为己有,呈报上司。又擅煽动是非,挑拨离间,使同僚相争,自己渔翁得利。徒恃虚名,实为外强中干者也。
二者并立,联手为恶,无所不用其极。既无治国安邦之能,又乏济世救人之术,徒窃踞高位,压制良才,致使能者噤声,智者退避。久之,风气日下,公论不行,众人畏其势,莫敢直言。
呜呼!用人之道,贵在识真伪,辨忠奸。今此愚主,不察犬鸡之劣迹,反宠信之,岂非失之千里?昔齐桓公任管仲,晋文公用狐偃,皆因其德才兼备,终成霸业。而今领导者,倘不能明辨贤愚,去伪存真,则难逃败亡之数。
余叹曰:犬鸡二子,诚可哀也。以其所学,本当造福一方,奈何心术不正,陷溺私欲,终将自食其果。愿后来者以此为鉴,修身养性,持正守信,勿蹈覆辙,是为至要。